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68篇
  免费   2716篇
  国内免费   3672篇
测绘学   940篇
大气科学   1187篇
地球物理   1806篇
地质学   12587篇
海洋学   1058篇
天文学   184篇
综合类   1435篇
自然地理   1559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542篇
  2022年   624篇
  2021年   659篇
  2020年   570篇
  2019年   636篇
  2018年   413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668篇
  2014年   1116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983篇
  2011年   1058篇
  2010年   845篇
  2009年   786篇
  2008年   786篇
  2007年   762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534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463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451篇
  1998年   472篇
  1997年   428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431篇
  1994年   356篇
  1993年   349篇
  1992年   413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310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申扎地区石炭二叠系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本文描述的化石采自上下两个层位,下部化石少,以石燕贝类为主, 其组合特征反映了石炭纪腕足类的特点与改则县玛米雪山地区上石炭统所产相似;上部化石丰富,以石燕贝类的Spiriferella和Syrin-gothyris的出现为特征,共生还有长身贝类的Chonetinella,Echinauris,Tylo-pecta等。这个化石组合与西藏其他地区相同时代的化石组合不同。特别是Syringothy-ris在下二叠统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在牙形石生物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吉维特-弗拉斯期的沉积相和沉积古地理。将该期地层红岭山组分为陆棚、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生物礁和丘、礁前斜坡及泻湖六个相及十二个微相.提出西成地区泥盆纪存在-南北两侧均有镶边礁的小型碳酸盐台地.礁间泻湖区是该区铅锌矿成矿的有利部位.也是今后寻找铅锌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993.
漠滨金矿为一中低温贫硫化物石英脉型变质层控金矿床.矿脉产出严格受断裂控制.本文运用有限单元数学方法模拟该矿区构造应力场,结果显示最大主压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分布与断裂分布相一致,且在多组断裂交汇部位,最大主压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值最集中,矿化最好.根据应力值分布趋势可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994.
995.
郯庐断裂带的活断层分段与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在一些工程地震工作中,认为活断层分段在潜在震源区判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科学的、有依据的潜在震源区当能客观地反映构造活动特性和地震活动参数。活断层分段,应给出潜在震源区的边界条件及某些参数。应强调活断展与障碍构造的演化和发育,强调活断层自身的风格和特点:如不同的构造类型;断裂几何学、力学和运动学特点,活动量和活动速率;活动时代;横断层的存在及历史强震和古地震的活动等等。以郯庐断裂为例,在实际工作中,把断层进行四级划分可达到和满足潜在震源区的需要,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确定潜在震源区地震年平均发生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建成  时振梁 《地震学报》1991,13(4):496-504
为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较好地反映大陆内部地震活动的时空不均匀性,按照震级分档和空间概率分布函数的思路,本文选取并量化了多个地震、地质特征,以描述各震级档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性质.为避免同一因素的重复使用和主观作用的介入,文中引入了分量分析方法对特征进行正交变换.对变换得到的互不相关的新特征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再结合七级以上强震发生后的减震作用,确定了各潜在震源区各震级档的地震年平均发生率作为例子,试算了京-津-唐-张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图.该例子说明,本文的分析方法,不仅能反映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时空不均匀性,还避免了特征量的重复使用和专家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在内陆强震活动的起伏中,6级以上地震的大范围长时间缺震,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的研究者已将其作为将发生7级地震前的标志之一。作者系统地清理了1897—1988年8月间中国大陆及其邻区6级以上地震“缺震事件”的始末,较多的震例表明,限定“缺震事件”起止的地震具有中期预报意义。它们在地震构造上的原因可能是代表区域最活跃的破裂,突然处于阻碍、闭锁状态,其持续时间大于10个月,再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为解锁,并随即出现新的一轮大地震活动。故可以作为一种大地震中期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