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304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东海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烃源岩生排烃史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深化西湖凹陷浙东中央背斜带油气成藏过程的研究,优化勘探目标选择,在烃源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动态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层系的生排烃历史,研究表明,浙东中央背斜带主要发育4套烃源岩系,其中始新统平湖组泥岩与煤层为主力烃源岩,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生烃强度与排烃效率,烃类排出具阶段性、多期次幕式排烃的特点汉平湖组为源岩的油气系统应是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2.
千年桐人工林乔木层的生物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物质能源树种千年桐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特征及其分配规律.采用样地调查和标准木收获法测定2a、3 a、5a、7a、9a生千年桐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建立千年桐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回归模型,其全株的相关系数为0.980 1,其他组分相关系数均在0.9093以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a、3a、5 a、7 a、9a生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41.162t/hm2,51.15 t/hm2,58.656 t/hm2,114.005 t/hm2,134.894 t/hm2,9a生林分乔木层生物量是分别7a,5a,3 a,2a生林分的1.183倍,2.300倍,2.637倍,3.277倍.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中,9 a生林分的树杆对乔木层生物量贡献最大,达到41.09%,贡献率最小的是2a生林分,为38.54%;7 a生林分的树枝对乔木层生物量贡献率最大,达到26.1%,贡献率最小的是5a生林分,为22.8%;5 a生林分的树叶对乔木层生物量贡献率最大,为13.72%,贡献率最小的是7a生林分,为10.38%;7 a生林对林分的树根生物量贡献率最大,为23.68%,贡献率最小的是9a生林分,为21.52%.乔木层的生物量主要以树杆为主,杆、枝、叶、根的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随林龄增长而递增的规律.  相似文献   
93.
何志魁  苏兰 《云南地质》2010,29(3):307-310
工作区1∶5万土壤化探Cu、Pb、Zn、Ag、Au等元素异常发育,重力梯度带也显示存在中型Cu、Pb、Zn硫化物中型矿床的可能。研究认为:背斜核地(双脉地带)有较大背景。  相似文献   
94.
古东瀑布     
古东瀑布位于桂林市大坪镇古东村,距市中心约26km,交通比较便利。该瀑布与在漓江畔上常见的山景、水景、洞景相比,它的确是一处比较独持的景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开发利用这一景点,将会使桂林漓江风景更加绚丽多姿。 古东瀑布主要发育在泥盆纪中统东岗岭组(D2d)的白云岩、硅质灰岩夹泥灰岩、砂页岩地层中,其走向近南北方向。该地层的岩性及组合形式虽然不太有利于岩溶发育,但地质构造作用的结果对瀑布的形成却十分有利,而且也很有特点: 首先是由于地层受地壳强烈运动的影响,产生隆起成为南北向背斜构造(如古东东部瀑布发育区)。垂直于该方向,地形被切割成“V”型和“U”型谷,同时还形成许多规模大小不等的呈阶梯状地形或断层崖,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古东瀑布这一独特的岩溶景观——八瀑八潭。成瀑地段大致位于地形标高为250~160m(垂直高度约90m)区间。瀑布有瀑崖和瀑潭之分。瀑崖多为断层崖,崖高一般为5~10m,崖面坡度为60°~80°;瀑潭(或称溶潭)常常发育在瀑崖下方,多数是由于岩石被溶蚀或冲蚀而成,其蓄水面积为25~200m2左右,深度约2~5m。每级瀑布之间通常被一段长约10~30m,宽约10~20m,坡度约3°~10°的溯源溪谷连接。溪谷中还发育有跌水急滩,其规模小,但数量较多,计达数十处。因此,八瀑八潭连接着跌水急滩,由东向西呈阶梯状延伸约达1000多米长,似一条婉蜒巨龙,偃卧于深山峡谷之中。 其次,地质作用形成了瀑源。在古东东部的旺塘村附近,地形上虽属于小流域的地下水分水岭,但在分水岭地带却有岩溶大泉出露,成为古东瀑布源头和唯一的补给水源。泉口地形标高300~310m,高出漓江河谷(其标高为120m)180~190m。枯水期流量为13.0l/s(46m3/h),丰水期流量大于140l/s(500m3/h)。泉水具有较大的承压性,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翻沙现象;水温较高,为23℃。说明该泉的形成与附近南北向区域性深大断裂的影响有关,地下水的来源深、远,补给量也比较丰富。 古东瀑布不仅景色壮观,而且还神秘。地处深山老林的瀑布区,从下往上,瀑水一级一级地往里延伸,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沿着它可到达那遥远的极地的幻觉。 瀑区水汽景色也别具一格。在春夏之交,只要你沿着溪谷行走一小段距离,你便可领略到那分明才见高瀑瀑流哗啦哗啦相激,响声震撼山谷,却转眼间又闻缓地流水潺潺,如歌如泣的山谷情怀。冬季里,还不时见有缕缕雾纱笼罩林涧,令人神逸飘然。 瀑区还有一长约20m,宽约10m,高约8m天然洞穴,洞内残留部分石柱、石笋和钟乳石等,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发育在不纯的硅质灰岩和砂页岩地层中,倒也称是一种奇观。 古东瀑布区四周为古树参天、劲松挺拔的准原始森林。森林内枫树、海芋漫山遍野,空气新鲜,环境幽雅。置身其中,目睹这青山,飞瀑,古松,红叶,无不令人感到从未有过的一种畅快与惬意。 古东瀑布不仅环境幽雅,景观独特,游览观赏性强,而且其所处的旅游区位也十分优越。如瀑区南部为草坪及冠岩民族风情和风景旅游区;瀑区北部为大圩古镇和正在计划开发的金山岩洞穴风景旅游区;瀑区西部是隔江相望的竹江码头及磨盘山码头及其渡假村。这些周边旅游区与瀑区相距仅几公里之遥,旅游环境非常优越。 从九十年代末,桂林古东旅游有限公司对古东瀑布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至目前为止,已建成了从第一级瀑布至出山口的拦河堤坝,蓄水成湖约30000m3,湖中有岛屿及喷泉,游客可从湖上乘坐游艇或竹排航行约500m水路,然后上岸进入瀑区,或者也可以乘坐马车沿湖边直至瀑区景点;建成了花园式假山池,具有民族风格的共占地面积约20000多平方米的生活、购物及停车场等;建造了1000多米长、1.5m宽的平坦、宽畅的沿瀑山道,途中还建了数座亭阁和风雨桥;修造和装饰了瀑区各处景点等,使整个瀑区面貌焕然一新。桂林古东旅游有限公司还计划上二期工程,拟利用瀑区山前古东垌一带面积约1km2的岩溶峰丛谷地开发建设成绿色生态旅游渡假区,其中包括:生活服务区、绿色园植物食用与观赏游览区;建造近20000m2的人工滑草场及水上游乐园等一系列综合旅游开发项目。该区目前已经开展了部分前期工作,可望今年底整个古东旅游开发区能全面对外开放。另外,为增大瀑布枯季流量,规划在源头附近利用自然低洼地形筑坝蓄水,作为瀑布的补水工程,建成后,枯水期瀑布流量可达到120m3/h以上,这不仅使瀑布更蔚为壮观,而且还能保证瀑布流量四季不减,供游人观赏。(李庆松李素萌)  相似文献   
95.
四川盆地威远背斜形成于喜马拉雅期。喜马拉雅运动Ⅱ幕(渐新世末),NW-SE向挤压力使中生代乐山一龙女寺下古生界古隆起南东坡上犍为一安岳基底断层反转活动形成断层传播型的老龙坝一威远背斜。喜马拉雅运动Ⅲ-Ⅳ幕(早更新世始与末),SW-NE向挤压力使NW向的沐川一荥经基底断层和雅安一宜宾基底断层反转活动将上述背斜截成老龙坝背斜和威远背斜。从构造观点看,乐山一龙女寺古隆起下古生界油气勘探目标应选择断裂适度发育的背斜构造。  相似文献   
96.
长江三峡狮子口地区重力滑动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峡工程坝址西南约10km的狮子口地区,发育一个长约8km、宽约3km的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它由下伏系统、滑动系统和前推挤带构成,是一个典型的多层次滑褶型重力滑动构造。  相似文献   
97.
柳钢罗城排刘哲宜同志对平果一带第四纪铁矿成因及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发表了第一篇科学报告,现摘要介绍如下。 她首先介绍了平果一带的地质概况,然后阐述铁矿分布规律与地区构造的关系。她认为有两个现象: 1.构造中部感兴背斜及果化背斜中C_1,及C_2h地层出露的喀斯特灰岩盆地中铁转石较多而向新地层P_1c、p_1m铁转石减少,平果背斜中之转石相对其它两箱状背斜为少,感兴背斜由中部向东部滚石也渐减少。  相似文献   
98.
埕岛地区构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
广西某矿田中硫盐矿物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锡林  章振根 《地球化学》1980,(2):i001-i002
A great variety of sulfosalt minerals occur in signifiennt amount over a wide area within the ore field under consideration.In some deposits in this area,sulfosalts are so abundant that they are even mined as major industrial ores for lead and zine.Ten sulfosalts have so far been discovered,including jamesonite.boulangerite,franckeite,stannite,tetrahedrite.bournonite,berthierite,diaphorite,geocronite and jurdanite,among which jamesoni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00.
南安集海背斜和南玛纳斯背斜属于准噶尔南缘山前中西段第一排构造带,构造变形异常强烈,呈典型的堆跺式双重构造.通过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的构造几何分析方法,用计算机对南安集海-南玛纳斯背斜带内的基干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解析,南玛纳斯背斜是在霍-玛-吐断裂上叠加一堆跺式双重构造组成,向西南玛纳斯背斜上的堆跺式双重构造逐渐消失,同时霍-玛-吐断裂位移量逐渐转换成反向逆冲断层,形成南安集海背斜的复合型构造三角楔.通过构造解析,弄清了它们在三维空间中的过渡转换关系,对后继的南缘山前构造带的勘探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