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26篇
地质学   276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3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山区特大地震往往导致大量堰塞湖,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形成了至少257个堰塞湖,并且主震后发生了大量余震,这些余震可能会影响堰塞坝体的安全状态。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余震及库水耦合作用下堰塞坝体的破坏及溃决机理和过程。共进行了两组不同材料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模拟含黏粒较多且颗粒较小(坝体Ⅰ)和基本不含黏粒且颗粒较大(坝体Ⅱ)的两种坝体。在不同水位条件下进行振动台试验。研究成果表明:(1)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堰塞坝体的主要溃决方式是漫顶溢流,主要溃决过程为地震力使松散的堰塞坝体发生沉陷,库水渗入使沉陷加剧,最终水位上升漫过坝顶发生溢流冲蚀破坏。(2)地震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堰塞坝体的破坏。地震力对坝体稳定性的主要影响是使坝体发生沉陷变形。在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坝体沉陷比单一因素作用下更为剧烈,因此地震作用会使漫顶溢流提前发生。(3)地震和库水耦合作用下坝体Ⅰ沉陷量大于坝体Ⅱ,说明现实中由大粒径岩土体组成的堰塞坝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2.
王心旺 《北京测绘》2014,(6):122-124
根据单线铁路曲线桥墩与路线中线之间的设计关系,以及桥梁工作线、桥墩横向偏心、纵向偏心。基于CASIO fx-5800计算器编制计算曲线桥墩坐标,将结合工程实例讨论曲线桥墩上任意点坐标计算,施工中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53.
朱克文  俞剑  黄茂松 《岩土力学》2023,(7):1995-2004+2027
构造了抗拔桩上限分析机构,对饱和黏土中闭口桩与开口管桩抗拔承载力进行了上限计算,通过与弹塑性有限元、下限法及API方法进行对比说明了其合理性,并与实测资料对比验证了此方法的可靠性。研究了长径比、桩壁粗糙程度、土体强度非均匀性和土塞高度对抗拔承载力的影响,拟合出了闭口桩的抗拔净承载力预测公式。主要结果表明:对于闭口桩,归一化的抗拔净承载系数和单桩长径比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对于开口管桩,开口管桩抗拔净承载力系数与闭口桩抗拔净承载力系数的比值随长径比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管桩抗拔净承载力系数随着土塞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塞对管桩的抗拔承载力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针对一种新型海上风电基础形式-裙式吸力基础,开展模型试验,研究其在分层土地基中的沉贯特性。讨论了土层分布形式(砂土、黏性土、上层砂土及下层黏性土(简称上砂下黏)、上层黏性土及下层砂土(简称上黏下砂))、沉贯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裙式吸力基础在分层土中具有良好的沉贯性能。与传统吸力基础相比,裙式吸力基础在砂土、黏性土、上砂下黏和上黏下砂地基中最终沉贯深度较传统吸力基础分别增加10.0%、2.3%、3.0%和9.6%,沉贯最大吸力值分别增加0.9%、14.4%、66.2%和92.2%。黏性土层位置和厚度对基础沉贯特性影响显著。上黏下砂地层中,基础最大吸力值出现在土层分界面处,最大吸力值随土层分布系数t(上层土厚度与土体总厚度的比值)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最终沉贯深度随土层分布系数增加而逐渐减小。上砂下黏地层中,裙式吸力基础最大吸力值出现在最大沉贯深度处,吸力最大值随土层分布系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终沉贯深度受土层分布系数影响较小。此外,同时抽吸主桶和裙结构内水体进行沉贯,最终沉贯深度大于只抽主桶情况。在砂土、黏性土、上黏下砂( 0.4)和上砂下黏( 0.4)等4种地基中,裙式吸力基础采用同时抽主桶和裙结构的沉贯方式,最终沉贯深度较只抽主桶情况分别增大了13.8%、3.4%、16.4%和4.6%。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阐明吸力基础在分层土中沉贯机制及指导工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
和尚桥铁矿是一个大型露天磁铁矿,由于矿区的特殊位置,建设生态矿山、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生产对环境的扰动势在必行。矿山工业布局、独特的水文地质环境和安全生产需要,均给矿山地下水疏干提出新要求。根据该铁矿露天采矿场不同地段的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地表和地下联合疏干的方法。利用所建立的地下水疏干预测模型,模拟该方案疏干矿坑地下水的可能,为矿山安全生产、地下水综合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6.
<正>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由东向西分为霍布逊、察尔汗、达布逊和别勒滩4个区段,总面积5 856km2,格尔木河、柴达木河等多条内流河注入该湖。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盐湖上形成坚硬的盐盖;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即修建于盐盖之上,后者称作"万丈盐桥"。察尔汗盐湖除蕴藏有  相似文献   
57.
曾维良 《湖南地质》1995,14(2):116-117
湖南省地质建筑基础工程公司,相继利用GPS-15微小钻机,成功地完成了口径为2m和3m的桥桩工程施工任务,为小钻机打大口径基桩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58.
1974年云南省昭通地震破裂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4年5月11日,在云南省昭通地区发生了7.1级地震。震中区位于金沙江下游南岸的山地中。 本文中,作者分析了震区大地测量资料,根据破裂与应变的关系,确立这次地震震源破裂属于逆冲型。依据烈度衰减和余震分布特征建立了矩形滑动断层模式参数,并应用曼辛哈(Mansinha)和斯迈利(smylie)给出的倾斜、有限滑动断层位移场的精确解析表达式,求得平均倾向滑距。结果是:断层走向N6°W,倾向N84°E,倾角60°,断面长20公里,宽30公里;断面顶部距地表深度2.5公里;平均倾向滑距2.8米,地震矩5.4×1026达因·厘米;应力降51巴;释放的应变能下限1.2×1023尔格。 作者还扼要地讨论了P波节面解和这次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并解释了一些宏观地震现象。  相似文献   
59.
郭映忠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564-568
谷德振先生"重视实践"的学术思想是他"重视实践"、"地质力学"、"岩体力学"、"岩体稳定性研究"学术思想中"最重要的,最突出的、放在首位的学术思想"[1].这一思想归结起来就是重视工程前期的工程地质考察和勘查工作;到设计当中去;到施工当中去.本文首先阐述了谷先生"重视实践"的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具体体现;然后,以我国解放后第一座跨越1200m江面的八墩九孔钢结构双用桥岩基勘查和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为工程范例具体、生动地体现他"重视实践"的学术思想;最后,指出长江三峡工程是谷先生生前最为关注并浇灌辛勤汗水的水电工程,谷先生"重视实践"的学术思想已在长江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即将在三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地质勘查、设计和施工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0.
申传庆  唐新明  史绍雨  王鸿燕 《测绘科学》2012,37(2):105-106,109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边形自动生成的改进算法,对不参与组成多边形的弧段和结点进行分类处理,在搜索多边形之前,排除悬挂结点、悬挂弧段、假悬挂结点和假悬挂弧段的干扰,在搜索多边形的过程中,为弧段建立搜索标志,并对桥进行判断和排除,较好地解决了问题,提高了自动生成多边形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