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5篇
  免费   982篇
  国内免费   1659篇
测绘学   261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549篇
地质学   4568篇
海洋学   336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04篇
自然地理   22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230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4年   3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01.
根据文献[1]、[2]介绍了基桩反射波法动测正演问题的数理模型、计算方法及其通用性,并据此计算了完整嵌岩桩及有不同厚度沉渣的嵌岩桩与摩擦桩的理论曲线。提出了在一定物性参数条件下判断沉渣是否超过规定标准的方法,并给出了数个实例。  相似文献   
102.
采用二维有限元整体分析法对深厚软弱地基上相邻的双幢桩箱基础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SSI效应对双幢高层建筑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深厚软弱地基上双幢高层建筑和单幢高层建筑地震反应之间的差异。一般地,SSI效应使深厚软弱地基上相邻的双幢高层建筑各楼层的绝对加速度反应要比单幢高层建筑的反应略小一些,但也可能使双幢高层建筑中部楼层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大于单幢高层建筑的反应。与此相反,SSI效应一般使相邻的双幢高层建筑各楼层的相对位移反应有所增大;但也可能使双幢高层建筑各楼层的相对位移反应有所减小,两者的差异与场地条件、输入地震动特性有关。此外,还探讨了双幢高层建筑的间距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随着间距的增大,双幢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趋近于单幢高层建筑的反应。输入加速度峰值越大,场地土越软,相邻的双幢高层建筑的间距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03.
1995年永登地震山体变形计算机模拟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甘肃永登5.8级地震引起了黄土山梁的酥裂震陷,说明黄土在较小震级下也会有失稳现象.利用三维土体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永登地震山体变形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定量地分析了变形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4.
基于遥感与GIS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用地时空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文章利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和末期全国1:100000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提取城镇用地动态变化数据,利用单元自动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全国城镇用地进行了区划.在此基础上,研究了90年代两个阶段中国城镇用地时空格局.研究表明:90年代前5年东部沿海地区受经济高速发展和开放政策的影响,城镇用地扩展迅速,中西部地区城镇用地扩展较慢;90年代后5年国家加大了耕地资源保护力度,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和耕地资源保护条例的影响下,东部沿海地区城镇用地扩展大幅回落,中部地区城镇扩展也有较大幅度回落,西部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加快,城镇用地扩展回落较小.  相似文献   
105.
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两种,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泥岩压榨水离心流,大气水下渗向心流,越流、越流蒸发泄水和滞流4种类型。地下水动力场的演化具有旋回性,每个旋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盆地沉降沉积时期的泥岩压榨水离心流阶段和盆地抬升剥蚀时期的大气水下渗向心流阶段。随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在平面上呈对称性:总体上大气水由凹陷边缘向凹陷中心渗入,凹陷内部各洼陷为压榨水形成的离心流区,凹陷边缘南部斜坡带和北部断阶带以及凹陷内部中央断裂带为越流泄水区。纵向上,局部水动力单元强度及演化规律与地层的埋藏深度有关。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水动力单元强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6.
宝钢高程监测系统及沉降观测基准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小声 《测绘通报》2003,(3):44-45,53
针对宝钢工程施工和沉降观测中出现的高程异常问题,根据宝钢建设20多年积累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在高程基准点的使用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7.
立交匝道中线及边桩的坐标放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国平 《测绘通报》2003,(10):65-67
推导立交匝道等道路交通中线和边桩在城市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公式,介绍整个线路实现连续统一计算的程序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首先从均匀土层中的单桩着手,建立单桩有阻尼竖向振动的微分方程,利用传递矩阵法分析成层土中单桩竖向振动的阻抗函数及共振频率,并与足尺型桩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还用作者编制的传递矩阵的程序计算上海磁悬浮桩基的共振频率。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是“芜湖青弋江骨坡的抗滑桩治理设计”一文的续文。文中提出抗滑桩设计中还应考虑的二个土体局部稳定性问题及其计算方法:桩间土下滑稳定及桩顶斜坡抗滑稳定。前者采用潘家锋根据杨森(Janssen)理论提出的公式及沈珠江根据极限平衡理论提出的公式计算,后者根据斜坡地质条件采用泰勒(Taylor)曲线计算坡脚圆滑动及半晓普(Bishop)理论计算复合滑动面的滑动。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就反射波法桩身完整性测试的适用范围以及给出的定性及定量参数、滤波对测试波形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求促进反射波法的合理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