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10篇
  免费   6219篇
  国内免费   9942篇
测绘学   1578篇
大气科学   2129篇
地球物理   6551篇
地质学   21314篇
海洋学   3546篇
天文学   432篇
综合类   1679篇
自然地理   2642篇
  2024年   285篇
  2023年   1101篇
  2022年   1287篇
  2021年   1295篇
  2020年   1140篇
  2019年   1498篇
  2018年   1109篇
  2017年   1083篇
  2016年   1099篇
  2015年   1326篇
  2014年   1797篇
  2013年   1422篇
  2012年   1738篇
  2011年   1805篇
  2010年   1738篇
  2009年   1724篇
  2008年   1768篇
  2007年   1748篇
  2006年   1808篇
  2005年   1571篇
  2004年   1464篇
  2003年   1306篇
  2002年   1118篇
  2001年   1054篇
  2000年   874篇
  1999年   768篇
  1998年   784篇
  1997年   614篇
  1996年   537篇
  1995年   496篇
  1994年   437篇
  1993年   440篇
  1992年   432篇
  1991年   334篇
  1990年   282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3年   6篇
  1954年   15篇
  192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准噶尔盆地表层结构基本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勘探区内表层及近地表结构的地球物理特征,往往取决于相应的地质体结构的变化.研究不同表层及近地表地质体的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对地震勘探中静校正方法的确定以及静校正量的求取至关重要.准噶尔盆地就其表层地质结构可分为山前冲积扇、戈壁、农田、沙漠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地质结构体具有各自独特的地球物理特征。  相似文献   
992.
中国西北盆山地区地壳结构及其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训 《新疆地质》2004,22(4):343-350
根据新疆及其它相关地学断面所获资料,论述了中国西北盆山构造地区的地壳结构,已有资料表明,在中国西北盆山地区,山脉和盆地具有明显不同的地壳结构,它们的地壳厚度不同,表现为山区地壳厚,具有明显的山根:盆地区地壳厚度小,同时地壳分层和各层的组分也有所差异,这些地壳本身结构性的差异,以及它们所受到的应力状态和热状态的不同,就是小区各种构造活动产生的根源,最后从区内地质构造形成过程讨论了区内地壳不同结构形成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2-[2-(6-氯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Cl-BTAEB)与Ni2+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5~7.6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及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试剂与Ni2+形成稳定的蓝紫色配合物,组成为n(Ni2+)∶n(6-Cl-BTAEB)=1∶2,最大吸收波长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9×105L·mol-1·cm-1,Ni2+浓度在0~400μg/L内符合比尔定律。用铝合金和合金钢中的微量镍验证该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与推荐值相符,6次测定的RSD<2%。  相似文献   
994.
6-硝基-2-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pH10~12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6-硝基-2-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发生显色反应,生成2∶1的深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3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42×105L·mol-1·cm-1。Cu2+的浓度在0~400μg/L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铝合金及铜矿石样品中的微量铜,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结果相符,6次测定的RSD<3%。  相似文献   
995.
许来生 《铀矿地质》2004,20(4):251-256,250
三氮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关注,NO3^--N是三氮的主体。本文分析了武川一四子王旗地区NO3^-的污染现状及其在水平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研究了污染原因和过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6.
何元斌  李燕 《云南地质》2004,23(2):273-277
通过对深层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性状的简要分析,根据国家现行规范,结合具体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对深层水泥搅拌桩在软土地区地基加固处理中的方案选择、设计、施工及检测中的常见技术要点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安徽铜陵铜官山矿区的燕山期中酸性-酸性小侵入岩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与区内的层控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密切相关。在这些小侵入岩体中,特别是在老庙基、小铜官山和金口岭岩体中,产有二长质到闪长质的同源包体、角闪石堆积岩包体和黑云母片岩残余包体。对这三类岩石包体及其寄主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以及单矿物氧同位素分析,同时收集了相关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资料,为阐明矿区岩浆-热液过程提供了依据。分析结果表明,闪长岩和辉石岩包体的(^87r/^86Sr),为0.7070~0.7073,εM(t)为-9.7,而石英二长闪长岩主岩(^87r/^86Sr)。为0.7072~0.7077,εNd(t)为-10.6~-11.9。铜官山矿区堆积岩包体中的堆积晶、同源包体和寄主岩中的斑晶以及同源包体及寄主岩中的基质的矿物结晶温度分属890~970℃,730~755℃和675~730℃三个区间,对应的深度为24~29km,9~15km和4~6km。它们分别代表了深位岩浆房、浅位岩浆房和岩浆侵位处矿物结晶的温度和深度深位岩浆房的深度对应于岩石圈中下地壳硅镁层的深度,而浅位岩浆房的深度对应于岩石圈中-新元古界浅变质岩系的深度从宕石包体及其寄主岩锶、钕同位素以及岩石学和矿物学资料来看,深位岩浆房中的岩浆可能是由底侵的碱性玄武岩浆与下地壳硅镁层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而浅位岩浆房中的岩浆可能是由来自深位岩浆房的演化岩浆与中-新元古界浅变质岩系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的。二长质同源包体与黑云母片岩残余包体过渡,有时闪长质同源包体与寄主岩过渡,相互之间的界线模糊不清。角闪石堆积岩包体中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共存表明,在堆积岩结晶时已有相当数量的铁、铜和硫溶解在演化的岩浆中。由此可以推断,已初步富集铁、铜和硫的演化岩浆与深度同浅位岩浆房相当且富合成矿元素的变质岩发生同化混染作用,可以富集足够的成矿物质以形成铜官山矿区的矽卡岩型铜铁硫化物矿床,矿区同源包体中斜长石的δ^18OSMOW‰值为9.0~9.2,寄主岩中斜长石和石英为9.4~9.9,矽卡岩中石榴石和石英为3.92~11.84,矿石中磁铁矿和石英为3.84~5.85,而相应的δ^18H2O‰值在寄主岩中为6.87,矽卡岩中为6.85~6.89,矿石中为8.18~12.64。此外,在寄主岩及其岩石包体中同时产有熔融包裹体、熔融-流体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并能见到不混溶包裹体。这些事实结合矿物平衡地质温度计计算结果和收集的包裹体测温资料,表明矿区的岩浆-热液过程可以分为:1)岩浆结晶;2)岩浆流体出溶和出溶流体演化(大致对应于矽卡岩化);和3)成矿热液活动(对应于铜金矿化)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98.
闽西-赣南早-中侏罗世盆地及其火成岩特征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闽西-赣南地区早、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带东起福建永定,经江西寻乌到龙南,断续延伸约250km,宽60~80km.受后期构造破坏和花岗岩浆侵入影响,现呈肢解散碎的残留盆地面貌.盆地边界特征和盆区岩层节理测量统计结果反映该区自晚三叠世以来,先后经历了近S-N向水平挤压(T3-J1E),S-N向垂向挤压、近E-W向水平伸展(J1L-J2),SE-NW向挤压(K1)和近E-W向挤压、S-N向伸展(K2)等复杂的演化过程.早-中侏罗世强烈的拉张-断陷作用导致盆区大量双峰式火山岩的喷发,其基性端员玄武岩的颗粒锆石U-Pb年龄值为170±1Ma,酸性端员流纹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9Ma~165±2Ma.流纹岩具有高的SiO2、Al2O3、K2O含量,ANKC值>1.1;轻稀土富集、稀土总量高,铕亏损,具明显Eu负异常;富集Rb、Th,贫化Ba、Ti、P、Nb、Zr等特点,属富钾过铝火山岩类.与之共生的玄武岩则以富硅贫碱为特征,轻稀土轻度富集,铕异常不明显;弱富集Rb、Ba、Th、Ce,贫Nb、Zr、Y,配分样式呈上凸型,属拉斑系列玄武岩类,反映一种后造山的陆内裂谷环境.闽西-赣南地区盆山格局的形成经历过多期地球动力学演化前中生代近E-W向古亚洲构造域的基底阶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挤压造山阶段,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裂谷盆地阶段,早白垩世太平洋构造域对本区的置换和改造阶段,包括早期的火山-岩浆活动和晚期的伸展断陷盆地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沉降-时间曲线呈“S”型的证明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从一维固结理论出发,严格证明了在线性加载或近似线性加载情况下(这和工程实际加载相类似),沉降-时间曲线呈“S”型。  相似文献   
1000.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四边形网格生成算法。该法在行波法生成平面三角形网格的基础上,将一个三角形单元分解为三个四边形单元。经过优化处理,获得优良的计算域四边形网格。针对岩土工程结构问题,还提出了网格剖分中尖灭不连续面和锚杆及锚索的处理方案。地下洞室和边坡算例表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