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临邑洼陷是一个含油气层系较多,结构复杂的复式油气聚集区。本文重点介绍了临邑洼陷圈闭的类型及其成因,从圈闭角度对临邑洼陷油气藏的形成进行了概述,对临邑洼陷下步的勘探工作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2.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沙四上段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地质和物探手段相结合,宏观和微观方法相结合,对渤南洼陷构造发育特征和沙四上段沉积相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沉积旋回性、韵律性等特征,确定渤南洼陷沙四上段沉积环境为滨(浅)湖-半深湖和湖底扇。根据沉积学标志,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对沙四上段沉积环境为滨(浅)湖-半深湖和湖底扇。根据沉只学标志,测井相标志和地震相标志,对沙四上段湖底扇沉积微相进行了详细划分和描述,将湖底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并进一步划分为5个微相。在上述基础上,揭示了湖底扇的平面展布规律,建立了沙四上段湖底扇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73.
有机质丰度与类型是评价烃源岩生烃潜力的重要依据,其有机质含量高低与类型优劣直接关系到源岩是否具备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能力。利用了有机碳、氯仿沥青“A”、总烃含量等有机质丰度评价指标。并利用了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岩石热解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其有机质类型。  相似文献   
174.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三段古地貌与砂体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蚌湖洼陷是潜江凹陷潜江组的沉积、沉降中心,其两侧砂体的成因与分布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岩心观察、水动力条件及碎屑锆石定年分析,明确了蚌湖洼陷两侧砂体的成因联系;进一步通过连续地层单元内的沉积古地貌恢复,明确了古地貌与砂体分布的关系。研究认为潜江凹陷潜三段沉积时期北部发育荆门地堑与汉水地堑两大物源体系,中部发育蚌湖-王场洼陷,西部发育丫角-新沟低凸起及斜坡带,东部为斜坡带,南部则为缓坡带。潜三段沉积时期,蚌湖洼陷南部的砂体既不是前人认为的“盐湖密度流”越过蚌湖洼陷的沉积产物,也不是牵引流横穿蚌湖洼陷搬运而来,而是牵引流经西部斜坡上的古沟谷搬运沉积下来的。  相似文献   
175.
刘瑞娟 《地质论评》2019,65(Z1):163-164
正油气资源预测的方法很多,地质帕莱托分布法属于统计法中的一种,是勘探实践中时常使用的评价方法之一。该方法是金之钧在前人大量的资源预测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广义的帕莱托分布模型。在此之前,许多的学者研究的是已经发现的油藏的概率分布特征,而地质帕莱托分布法是研究的油藏在自然总体中的分布特征,由于数学模型中加入了地质的参数和时间的概念,因此这种方法更能较为客观的描述将来要发现的油气藏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6.
阳信洼陷火成岩与CO2气成藏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阳信洼陷火成岩发育和分布特征的分析、岩石矿物包裹体主挥发分和气藏组分含量的比较、火成岩的发育时代和岩石类型的不同所造成的含气性差异的分析,说明了火成岩与CO2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阳信洼陷的CO2气主要为幔源无机成因气,幔源CO2气成藏受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的控制,深大断裂的活动为岩浆活动创造了条件,岩浆是CO2气运移成藏的载体,火成岩的发育和分布为CO2气成藏提供了保障;结合阳信洼陷隐伏火山口的发育特征,采用幔源^3He通量法和CO2通量法对阳信洼陷CO2气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为该区CO2气资源的勘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7.
油藏描述中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伟锋  金强 《沉积学报》1995,13(1):94-101
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研究是油藏描述技术中的基础工作。在油田勘探开发不同阶段,对不同类型的油藏所进行的沉积相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不同。勘探阶段以沉积学和地震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开展沉积盆地地震相、沉积相和构造岩相带分析;滚动勘探阶段综合应用地质、地震、测井和钻井资料,进行沉积亚相、砂体做相与油乞富集关系研究,开发阶段以地质、测井、钻井和油田生产动静态资料为依据,研究油藏内不同开发小层的砂体大小、形态和分布。  相似文献   
178.
以车西洼陷缓坡带车40-44块沙三上亚段为例,针对研究区浊积扇体"单期厚度难辨、纵向多期叠置,单个形态难识、横向顺势延展"的特点,在井震标定和分频解释共同确定的等时层序地层界限之内,以沉积相模式为指导,采用地震相分析与地层属性切片相结合的方法,对浊积扇体的横向展布形态和纵向演化规律进行描述和刻画,由此达到对不同期次浊积扇体进行精确识别和精细描述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形成以下几点认识:①Es31和Es34期次顶、底界限由井震结合标定,其等时性可利用分频解释技术确定;②根据地震相的分布位置及特点,发现浊积扇体均分布于同沉积断层下降盘,且"纵向叠置、横向迁移";③通过地层切片与均方根振幅属性相结合分析,刻画出不同期次浊积扇体横向上受地势影响、呈裙带状分布的规律,和纵向上自下而上扇体数量增多且连续性增强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9.
大王北洼陷精细油源对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芳烃、碳同位素和轻烃等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多种方法相结合,详细对大王北洼陷3个油田原油进行了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大王北洼陷原油具有4种成因类型,分别为来源于沙四段、沙三段、沙一段烃源岩的“沙三型原油”、“沙四型原油”、“沙一型原油”和来源于2套或3套烃源岩的“混合型原油”。“沙三型原油”分布于大王北油田和大65油田,而其它类型原油在英雄滩油田均有分布,并且以受沙三段烃源岩影响的“混合型”为主。沙三段烃源岩是大王北洼陷的主力烃源岩,主力油层内的石油主要是由该层烃源岩贡献的。不同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埋藏生烃演化历史和圈闭的发育历史共同影响了原油类型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0.
对孤北洼陷孔店组、沙四段生物、岩石、电性及地震地层等多重地层划分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孔三段属灰紫色冲积产物,孔二段发育典型的暗色泥岩,沙四下亚段为红色砂、泥岩,沙四上亚段主要是灰色泥岩,夹有砂岩;电测结果表明:进入沙四下亚段时电阻率曲线相应抬起,沙四上亚段整体是一个低阻段,沙四段顶界划在下斜坡电阻的底部。孤北洼陷地层划分时要注重多重地层划分的方法,单一资料用于划分地层难于反映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