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1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358篇
测绘学   514篇
大气科学   378篇
地球物理   153篇
地质学   690篇
海洋学   123篇
综合类   180篇
自然地理   11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利用卫星影像编制吉林省植被类型图(1:50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994.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植被气候变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春长 《地理科学》1991,11(4):328-335
  相似文献   
995.
论中国东部第四纪冷期植被与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第四纪的冷期,中国东部华北和东北植物区,因深受干旱因素影响,广泛发展了草原植被。当时在欧亚大陆上,草原、森林草原和苔原可能曾自南欧一直分布到东亚。在南方植物区,亚热带针叶林曾在平原和丘陵广为分布。同时,许多喜湿热的类群则被保存于避难所中。由此看来,第四纪寒冷气候南侵到中国东部的强度和范围,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996.
三江源冻土、植被二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并通过改变土壤水热特性以及地表-大气间的能量和水分交换过程影响局地气候,加快或减缓气候变化,源区的生态安全面临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三江源区冻土、植被特征及变化趋势、冻土-植被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冻土、植被变化的气候效应,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主要认知如下:三江源地区是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的交汇带。植被类型有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等,植被生长季较短。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变化影响下,源区冻土和植被经历了快速的变化。冻土土壤温度明显升高;多年冻土面积减小而季节性冻土面积增加;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及融化期增加而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及冻结期减小。植被物候整体表现出返青期提前,黄枯期推迟,生长季延长的特征;同时高寒植被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的水、热状态是连接冻土和植被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冻土的冻融状态,土壤的水、热过程对高寒植被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影响;同时位于冻土上层的植被,又通过植被特征和生态系统的变化,影响土壤温度、湿度,反作用于冻土的形成和发展。冻土和高寒植被作为三江源两种典型的下垫面,在陆-气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基于NASA提供的MODIS卫星产品MOD13Q1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利用最大值合成法及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到2000-2019年若尔盖湿地植被生长季(5-9月)的植被覆盖度。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月平均的2 m气温、总降水量和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通过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研究2000-2019年若尔盖湿地植被生长季(5-9月)的植被覆盖与气候因子的时空分布及二者的相关程度;研究气温、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对植被覆盖度的共同影响及各自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近20年来若尔盖湿地在生长季(5-9月)的植被覆盖度略有增长;2 m气温有升高趋势,且研究区的西南部气温升高较快;研究区中南部的总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但不明显,在研究区中北部降水量则呈略微增加趋势;研究区北部的土壤湿度显著增加,南部则有变干的趋势。植被覆盖度与3个气候因子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候因子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从大到小依次是2 m气温、土壤体积含水量和总降水量。  相似文献   
998.
Sr/Ca,Mg/Ca:珊瑚岛鸟粪沉积的物源指示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尝试用Sr/Ca,Mg/Ca比值作物源指示计,区分了珊瑚岛屿受到海鸟粪影响的湖泊沉积物中鸟粪、珊瑚砂、植物这几种主要的环境介质对沉积物的相对贡献,据此恢复1800年来西沙群岛东岛海鸟数量变化和植被演化的历史。结果表明,东岛海鸟数量的变化历史可划分为潜伏期、增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历史时期东岛海鸟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与岛屿植被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获得的方法和初步结论为进一步开展西沙岛屿海鸟数量变化、植被演化的广泛对比并探讨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相互联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城市植被制图中SPOT5影像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融合方法用于不同应用目的融合效果不同,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HIS变换以及基于小波变换的主成分分析和HIS变换四种融合方法对SPOT5全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进行融合,并针对城市植被制图特点对融合结果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PCA和HIS变换融合法光谱保持能力最好,但是空间结构特征较差,不适于城市植被零星分布的特点。主成分分析既有较好的空间结构特征,细小地物纹理清晰,同时又具有较好的光谱保持能力,最适合于城市植被制图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MODIS的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数据早已广泛应用于植被观测、生态环境和全球气象变化等研究领域,但即使EVI时间序列数据已经经过严格的预处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噪声。因此,本文开发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重构EVI时间序列数据,减少EVI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噪声,尤其是一些由大气云层和冰雪覆盖产生的噪声。新方法的理论来源于图论,利用拉普拉斯矩阵的关系对EVI中选定的邻域窗口的像元权重进行赋值,得到中心像元的拟合。新方法已应用于2016—2018年的MODIS MOD13A1产品,并与S-G滤波法、谐波函数法、双逻辑斯蒂拟合法和非对称高斯函数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荒漠、草原和林地中,新方法留一验证测试的绝对差值最小,相较于其他方法效果较优;在拟合不同植被类型的EVI时间序列数据时,图论邻点方法呈现出更好的细节拟合曲线;其在5类植被类型中的RMSE值分别为200.59、46.58、63.48、165.47和40.95,在5种方法中均为最小值,在获取高保真和高质量的EVI时间序列数据方面优势更明显有效。本文的方法研究可以给植被遥感时序数据的去噪和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