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利用高频面波反演横波速度一直是浅地表地震工程研究的热点。为深入认识利用高频面波(瑞雷波和勒夫波)评价横波速度的能力,本文首先采取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实现两层模型的瑞雷波和勒夫波数值模拟,并应用τ-p变换形成频散能量图。相比瑞雷波,不同模式的勒夫波频散能量很接近,这说明易于实现多模式勒夫波反演。然后利用线性映射实现广义模式识别这种非线性反演方法对含软弱夹层的四层模型的基模式、多模式瑞雷波和勒夫波的变厚度反演。若初始模型很拙劣,相比勒夫波,瑞雷波基模式反演不能重建地层中含有软弱夹层这一特征,瑞雷波多模式反演则可以重建这一特征;勒夫波基模式和多模式反演都可以重建这一特征。即使在地层的泊松比与估计值相差很大时,瑞雷波多模式反演仍能重建地层结构,但其频散曲线总是存在"模式接吻"现象,容易模式误判;而勒夫波反演则不用估计地层泊松比,也不存在"模式接吻"现象。一系列算例表明:高模式瑞雷波的加入会显著提高横波速度评价结果的精度;而高模式勒夫波的加入会令反演系统对半空间以上异常层的参数过于敏感,造成参数过度估计,但也会显著提升对半空间横波速度的评价能力。最后,应用本文方法实现了对实测勒夫波数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2.
《岩土力学》2019,(Z1):541-548
首次采用能量跟踪法(energy tracking method, ETM)研究岩石破碎对边坡滚石运动轨迹的影响。能量跟踪法是在冲量法的基础上发展多点能量守恒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相比于传统罚函数法,冲量法的优点在于:无需试算确定罚参数取值,减少了模拟计算量;能量跟踪法是解析解和数值解耦合算法,极大提高了计算速度。与传统的序列冲量法和同步冲量法相比,由于能量跟踪法能够模拟碰撞过程中多接触点之间的能量传递,可有效地和准确地模拟数千个碰撞体之间的高频碰撞。运用Weibull分布的破裂模式识别仿真法模拟滚石在下落过程中的破裂过程,并用于预测滚石运动轨迹。结果表明,(1)ETM能够合理地模拟三维边坡滚石运动轨迹;(2)当考虑岩石破碎效应时滚石碎块运动轨迹较之未考虑破碎时发生明显改变,水平侧向位移显著增加,需扩大边坡设计防护范围。研究成果验证了ETM和破裂模式识别仿真法在模拟滚石运动过程中的有效性,为研究滚石灾害的影响范围提供了有效的模拟工具。  相似文献   
123.
王国新  孟海燕 《地震学刊》2010,(Z1):323-326
基于CORA-3算法对辽宁省的滑坡危险区域进行模式识别。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构造、河流水系和年平均降雨量作为滑坡影响因子,在综合分析各因子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滑坡灾害的分布,利用CORA-3算法识别辽宁省内可能发生滑坡的危险区域。结果证明,识别出的区域与历史资料相吻合,更重要的是,识别出了一些尚未发生过滑坡的潜在危险区域。该识别方法可为滑坡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4.
随着天地图项目的深入推进,建立每个城市统一、权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已成为一项基础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各地现有数据基本都是以制图为目的的图形数据,如何快速、高效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对象化并建立标准数据库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模式识别等技术对图形数据进行了快速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5.
矿井突水模式识别是一个非正态、非线性和高维数据处理问题,也是二分类问题。使用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对样本数据降维,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参数优化。该模型对建模样本突水模式识别正确率为90%,对测试样本突水模式识别正确率为100%,效果好于数据不降维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线性回归分析解决二分类问题存在的不足,为矿井突水模式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6.
模糊模式识别理论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希灿  翟伟 《地下水》1999,21(3):121-124
本文提出利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进行水源地水质评价,并根据水质评价的特殊性,对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了改进;实例评价结果说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7.
判别函数模糊模式识别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判别函数模糊模式识别法(DFFPRM),是数理统计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的产物.实践证明,DFFPRM 能克服判别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8.
化探背景与异常识别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化探背景与异常划分涉及系统误差和不同地质体的背景差异,是地球化学找矿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提取找矿信息和化探找矿效果。背景与异常划分方法可分成估值和模式识别两大类,无论使用何种方法,都需要对原始数据作符合地质规律的转换。  相似文献   
129.
基于“数据密集型范式”的研究思路,设计了两种格网模式道路识别方法。一种是基于统计实验区域的道路相交角的方法,另外一种是基于统计实验区域道路网眼格网单元矩形度的方法。经过实验验证,两种方法效果均较好,且易于运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30.
以北京城区近十几年汛期50场暴雨过程为样本,利用动态聚类分析和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单站雨型和降雨整体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北京城区汛期最容易发生的雨型以及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城区汛期主要发生前单峰型雨,峰值集中且极值雨量大,容易造成内涝积水。发生双峰型雨的次数较少,且极值雨量较小,对内涝积水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