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248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兖州煤田为鲁西南地区的主要煤田之一,属华北大型聚煤盆地的一部分。杨庄井田位于兖州煤田的西北翼,总体呈倾斜的单斜构造,井田内构造以断层为主,近SN向,NE—NEE向和NW-NWW向3组断层互相切割,致使煤层错动,影响工作面和巷道的布置,局部煤炭资源甚至无法开采。故应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查明断层的分布规律和延展方向,以充分合理地开发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02.
大峪沟井田滑动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峪沟井田构造、二1煤层及其顶、底板砂岩为研究重点,发现整个井田为一大型滑动构造,并分析了该滑动构造的形成条件,指出了滑动构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规律,为今后类似井田的勘查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3.
廖友常 《贵州地质》2007,24(1):41-46
大竹坝井田全区可采煤层C3,宏观煤岩类型主要为半亮型粉煤,其次为半暗型、半亮型块煤。煤种为中灰中高硫特低磷高热值贫煤。煤层瓦斯含量较高,且具有突出危险性,煤尘具有爆炸性,煤的自燃趋向性等级为Ⅰ级,属“容易自燃”煤层。伴生矿产硫铁矿分散在含煤岩系之粘土岩中,富集程度差,现阶段开采利用较为困难;其它稀散有益元素均达不到现阶段工业利用要求。具有低强度、低还原率、极易磨、弱结渣、高热稳定性、高熔灰分、中等可选的工艺性能。  相似文献   
104.
王仲学 《甘肃地质》2007,16(4):59-67
位于祁连山中段的肃南县法拉沟井田,含煤岩系为晚石炭世浅海型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通过对法拉沟井田煤炭勘探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后,论述了法拉沟井田含煤岩系的岩性、厚度、物性、含煤性及可采煤层的结构、厚度及变化规律、物性等特征,结合区域沉积特征,提出了对该区域含煤建造的几点认识,为今后找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分析了登封煤田白坪井田二1煤层附近的层间滑动构造类型,探讨了其发育规律及对二1煤层的影响.此类见煤异常点的确认在资源量计算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在重新分析了大坑煤矿区产盂井田历次勘查资料后,认为以往的地质报告存在地层划分、煤层对比、构造连接缺乏依据等方面的问题.而钻孔孔斜大,穿层效果差,对大坑组的成煤环境分析不正确等,是造成对该井田煤炭资源赋存状况认识不可信的主要原因.文章认为,产盂井田深部仍具有一定的煤炭资源潜力,值得进一步勘查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7.
金鸡滩井田开采地质条件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方式受开采地质条件控制。开采地质条件包含多种因素,每一因素对采矿方式的适应度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模糊概念。将影响金鸡滩井田煤炭生产的地质因素分为煤层赋存特征、构造发育特征和其他因素3大类以及14个评价因子;采用“降半梯形”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其隶属度和权重值;通过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显示,金鸡滩井田比较适合机械化综采。经与同一矿区内邻近生产矿井类比,评判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8.
同忻井田煌斑岩侵入特征及对煤层和煤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同忻井田煌斑岩的岩性及产状、时代,分析了岩浆上升通道,研究了煌斑岩侵入特征及其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孟庄井田的层滑构造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孟庄煤矿采区所揭露的资料,研究了本矿层滑构造的基本表现形式,阐述了各种层滑构造的特征,提出了层滑构造的形式机制。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在分析沁水煤田上黄崖井田的地质构造发育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井田内煤层厚度的变化、煤质特征和水文地质资料,探讨了井田构造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经研究,认为构造作用对煤层厚度及煤质特征未产生影响;井田东部以褶皱构造为主,褶皱作用导致瓦斯气体在背、向斜核部局部地区聚集,瓦斯突出是井田东部煤层开采的重大问题;井田西部的F334断层极可能成为瓦斯溢出通道和涌水通道,特别是在断层西侧煤层的开采过程中矿井突水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