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本文应用R-N度规,讨论了荷电(或荷磁)天体引力场对引力红移及雷达回波延时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荷(或磁荷)的作用使这两种效应减弱。  相似文献   
72.
铷原子频标中微波功率频移的研究及其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铷原子频标中微波功率频移的传统解释与实验现象不相符合的矛盾,曾提出以ACZeeman效应为核心的新解释.本文以实验检验了该解释,尤其是ACZeeman效应频移公式的正确性,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合;最后探讨了控制微波功率频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
74.
根据红移定义1+z=λi/λ0i,我们认为类星体红移分布ln(1+z)周期性受两个因素影响。首先,决定类星体红移的主要线(如Lα1216,CIV1549,CIII1909,MgII2798,NeV3426,OII3727,NeIII3868,Hγ4340,Hβ4861,OIII5007)固有波长可能构成0.205的周期性;另外,这些谱线的观测波长进入一定光学窗口对红移有一定限制,在一定条件下,它正好在某些红移出现峰值,并与ln(1+z)=0.205预言峰值一致。我们还在这两个基本考虑下进行模拟取样,发现有明显周期性,定量上证实了我们的基本考虑。本文是类星体红移分布的一种解释,它能说明为什么统计分布不同样品能得到不同的结论。进而,我们认为红移分布周期性不能成为内禀红移观点的观测支持。  相似文献   
75.
编者的话:陕西省气象学会正在建设“陕西气象数字科普馆”,向全省气象工作者征集相关科普文章,并择优在《陕西气象》刊载,发此短文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6.
乌鲁木齐平原区的古河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了平原区117个钻孔的含水层作为河深值,确定了悬移质输砂量M值,计算得古河床宽度172个。编制了七个纵横钻孔断面,对大于100m的河宽按埋深划分了六个档次,揭示其垂向和纵向的展布规律,得到不同埋深的古河床8条。并对古河床资料作了分析,为平原区寻找地下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视界”与退行速度大于光速的星系可否被观测到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天体物理学报》1997,17(3):227-238
对于“我们能否观测到退行速度大于光速的星系”这个问题,目前大多数宇宙学家将回答:“不能,因为这些星系处在我们的视界之外”,这里的思想是,相对论宇宙学中的速度必须由相对论多普勒红移公式来定义,然而在宇宙学中,红移是“宇宙学”的而非“多产勒”的,并且有一个速度的独立定义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78.
79.
黄河下游泥沙输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励强  徐小惠 《地理研究》1989,8(2):55-63
本文从数学模型入手,探讨黄河下游在多年平均来水来沙条件下,泥沙输移与泥沙淤积的特性,得出黄河下游泥沙沿程淤积分布不均匀主要是由于粗沙、中沙沿程淤积不均匀造成的,如果使来沙减少42.6%,黄河下游可望达到冲淤平衡.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