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4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1084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260篇
地质学   2820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7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7篇
  1941年   7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中国东部地幔岩中的钨含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56件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及其寄主岩石中的钨含量。结果表明,地幔岩包体和寄主玄武岩中的钨含量分别在0.1~1.0μg/g和0.1~2.5μg/g之间。后者一般高于前者且明显不均一,反映钨是不相容元素,在部分熔融过程中倾向于富集在熔体中,而主要源于软流圈地幔低程度熔融的熔体在上升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岩石圈.软流圈或地壳.地幔相互作用。地幔岩包体钨平均含量接近或仅略高于上地幔钨的丰度,而寄主玄武岩钨平均含量与世界基性岩钨的丰度非常一致,说明我国地幔中钨的丰度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并无明显不同,反映钨矿集中区的形成和分布与地幔中钨的原始分布关系不大,我国钨矿集中区的形成可能主要与地壳演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福建长汀蔡坑地区原划震旦纪丁屋岭组下段的“丁屋岭砾岩”以复成分砾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要岩性的、形成于山间盆地的红色杂陆屑建造为加里东期的磨拉石建造,岩性组合、岩相、变质程度及其形成的地质背景都比较特殊。对它的详细研究对福建省乃至华南地区的基础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新疆阔尔真阔拉金矿一带火山岩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阔尔真阔拉金矿产于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及酸性次火山岩中.该套火山岩为钙碱性岩石,具低FeO、MgO、Zr、Nb及Rb/Sr,稀土总量偏低,ΣREE=42.81~85.82,具正Eu异常(基性岩)和不明显负Eu异常(中性、中酸性及酸性次火山岩).由基性向中性及酸性次火山岩,稀土总量有所增加,δEu有所降低,但中性岩至酸性次火山岩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岛弧环境,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347~343Ma),是由亏损地幔岩经部分熔融形成.  相似文献   
994.
Volcanic rocks in the study area, including dacite, trachyandesite and mugearite, belong to the intermediate-acid, high-K calc-alkaline series, and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akite. The geochemistry of the rocks shows that the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SiO2>59%, enrichment in A12O3(15.09-15.64%) and Na2O (>3.6%), high Sr (649-885 μg/g) and Sc, low Y contents (<17 μg/g), depletion in HREE (Yb<1.22 μg/g), (La/Yb)N>25, Sr/Y>40, MgO<3% (Mg<0.35), weak Eu anomaly (Eu/Eu=0.84-0.94), and lack of the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HFSE) (Nb, Ta, Ti, etc.). The Nd and Sr isotope data (87Sr/86Sr=0.7062-0.7079, 143Nd/144Nd=0.51166-0.51253, εNd= -18.61-0.02), show that the magma resulted from partial melting (10%-40%) of newly underplated basaltic lower crust under high pressure (1-4 GPa), and the petrogenesis is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crust's assimilation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AFC). This research will give an insight into the uplift mechanism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995.
山东迄今发现的蓝宝石砂矿和原生矿位于昌乐地区。根据成因蓝宝石砂矿层分为冲积砂矿层、洪积砂矿层和残坡积砂矿层;洪积砂矿层中蓝宝石最富。蓝宝石原生矿赋存于新生代新近纪临朐群牛山组和尧山组的玄武岩中,与高钾碱性玄武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6.
佛冈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环境初探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地质地球化学》2003,31(1):52-61
  相似文献   
997.
大陆溢流玄武岩成矿体系与基韦诺(Keweenaw)型铜矿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洲基韦诺裂谷与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是全球仅有的两个具完整成矿体系的暗色岩系。基韦诺裂谷位于三个不同块体的拼接住上,周边存在明显的岩石圈结构不连续界面。滇黔边界大规模的自然铜矿化与超大型基韦诺铜矿(储量5000万吨)有很大的相似性。年代学与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成矿往往只与玄武岩喷发结束拖尾阶段的岩浆分异有关。高孔隙度的火山角砾岩、熔结凝灰岩、砾岩与砂岩提供了热液活动和铜沉淀空间。Fe^2 向Fe^3 转化和有机质存在为自然铜形成提供了还原条件。地质和地球化学证据均支持同生热液成矿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8.
西藏波密及邻区松宗、然乌一带,下石炭统诺错组与中上泥盆统松宗组之间的层序不整合界线是藏东南地区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盆地性质转变的重要界面。界线之下的松宗组为稳定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界线之上,以大规模的火山活动、盆地裂解为标志,伴随着沉积盆地的持续沉陷和相对海平面的上升,沉积了以石炭系诺错组和来姑组为代表的向上变深序列,相对海平面在晚石炭世达到了顶点,以来姑组上部的含铁质板岩和大套的浊积岩为标志。其后。以洛巴堆组为代表的晚石炭世末期—二叠纪的沉积记录,则代表了一个缓慢的向上变浅的沉积层序。在这个向上变深再变浅的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火山活动呈现了明显的由强转弱的变化轨迹。中侏罗统马里组陆相红色磨拉石不整合堆积于下伏地层之上,表明本区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经历了一次规模宏大的褶皱造山事件。  相似文献   
999.
热液成矿分带的自孤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了银山和铜厂等矿床分带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热液成矿分带特征,并应用非线性科学中的自孤子理论定性地给出了热液成矿系统的属性, 指出热液成矿系统是活性扩散系统,热液矿床是活性扩散系统中的自孤子, 热液成矿分带具有静态径向对称自孤子特征,是嵌套式径向对称目标斑图.利用具体的反应-扩散方程模拟出的结果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00.
在开展藏北多巴区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申扎地区永珠—雄梅—果芒错一带发现了一套沿永珠蛇绿岩带(?)分布,岩性特征及成因环境较为特殊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建立了日拉组及日拉组索尔碎屑岩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