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7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371篇
测绘学   50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246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7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6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兴神磷矿含磷岩系各类岩(矿)石Sr/Ba,Mn/Fe,Co/Ni,As,Ce/Ce“,Eu/Ell刮,异常Ce,6“C,61‘O等地球化学特点表明,含磷岩系沉积早期受冰)I淡水影响形成合锰白云岩;中期海馒规模扩大,水体加深,在半封闭的低能还原一弱氧化环境中.生物大量繁殖形成磷块岩堆积;晚期出现海退,在大气淡水影响下形成混合岩化白云岩结束整个成磷历史。  相似文献   
112.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形成机制孙德有,许文良,周燕(长春地质学院,长春130026)关键词火山旋回,钾玄岩系列,剪切-走滑-拉伸机制,大兴安岭,中生代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是中国东部中生代三条火山岩带之一,对其岩石所属系列及形成机制众说纷纭。本文在前人...  相似文献   
113.
钾质火成岩,橄榄粗玄岩与金矿的直接与间接的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oell.  D 尉成臣 《世界地质》1994,13(2):6-18,64
世界上许多低温到中温热液和斑岩型Au±Cu产出与钾质火成岩和橄榄粗玄岩相关或产于其中。容矿岩体多以高卤族元素如Cl和F、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贫高场强元素为特征。与钾质火成岩套有关的成矿作用往往限于三类构造环境:晚期大洋岛弧、大陆弧和后碰撞弧。晚期大洋岛弧的实例有巴布亚新几内亚Lilir岛中更新世的Ladolam金矿床,斐济VitiLevu上新世的Emperor金矿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奥陶纪Goonumbla斑岩铜金矿床。大陆弧的实例包括中生代一新生代智利安第斯山脉的许多低温金和斑岩型Cu-Au矿床。后碰撞弧的一个实例是中新世巴布亚新几内亚的Porgera金矿床。对于这些晚期大洋岛弧、大陆弧和后碰撞弧中与金一铜矿床有关的钾质火成岩,其云母斑晶中CL的含量与同构造环境非高钾岩石相比特别高。大洋岛弧中矿化钾质火成岩的云母斑晶中似乎以十分高的CL和F为特征。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熊耳山地区花岗岩出露面积约为404.8km^2,岩体围岩主要为太华群变质岩系和熊耳群火山岩系。这些岩体的年龄值在81-182.8Ma之间。据野外观察、室内岩矿鉴定、数据处理及计算机数学模型模拟,获知本区花岗岩系1型,物质来源于下部地壳太华群片麻岩结晶基底,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120.
四川彭县推覆构造的特征与形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前龙门山区彭县推覆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推覆体内部划分出若干不同的构造带,强烈压缩变形的白水河断裂带为其“根带”。它们主要是旱第三纪末的陆内俯冲挤压导致的褶皱-逆冲作用以及随后的重力滑动作用形成的。推覆体在滑移过程中发生变形,并对原地岩系的构造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