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23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新疆东天山香山岩体橄榄石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东天山香山镁铁-超镁铁杂岩体位于东天山镜儿泉-黄山镁铁-超镁铁质岩带的西段,由香山东、香山中、香山西3个岩体组成。其中香山中产出中型铜镍矿,香山西为小型铜镍-钒钛铁复合型矿床。香山岩体橄榄石为贵橄榄石,Fo值多为81.90~85.66,Ni含量为638×10-6~2 283×10-6。模拟计算得出香山岩体母岩浆w(MgO)=10.70%,w(FeO)=10.66%,属于高镁玄武质岩浆。香山岩体橄榄石中Ni含量的最大值为2 283×10-6,母岩浆中Ni含量为326×10-6,是由原始地幔发生14%的部分熔融而成。香山岩体在橄榄石结晶过程中伴随硫化物熔离,隙间硅酸盐和硫化物对橄榄石作用明显,造成早期结晶橄榄石成分改变。  相似文献   
42.
陈鸣 《地学前缘》2005,12(1):23-27
橄榄石高压多形林伍德石被认为是地幔过渡带的主要矿物。天然产状林伍德石主要在发生强烈冲击变质的球粒陨石冲击脉体中出现。目前还没有在地球岩石中发现林伍德石的报告。陨石冲击脉体的温度压力历史和矿物组合特征研究表明,林伍德石形成后,高压下淬火是使林伍德石不发生退变作用的重要条件。陨石中有利于林伍德石保存的淬火时间仅为数秒到十多秒。在地球上任何地质事件中,均难以实现在如此短的时问内使位于地幔过渡带的林伍德石被带往地球表层。寻找地球产状的林伍德石,关键是要在岩石和矿物中存在有利于林伍德石保存的条件,特别是当这些岩石和矿物仍处于高温的环境时。  相似文献   
43.
为了了解含水含铁橄榄石在地球深部的物性变化特征,探讨深部低速层的成因和地球内部结构,应用基于密度泛函数理论(DFT)第一性原理模拟方法,系统的计算了高压下,水和铁组分对橄榄石及其高压多形相(瓦兹利石(wadsleyite,β-相橄榄石)和林武德石(γ-橄榄石,ringwoodite))弹性、体积、相变等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橄榄石矿物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橄榄石是上地幔含量最丰富的矿物,对其弹性性质的研究对解释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动力学过程至关重要.近年来,对橄榄石矿物弹性的研究,无论是实验测试还是模拟计算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橄榄石弹性的主要方法,然后从铁、镁不同配分比例下橄榄石的弹性性质,水对橄榄石弹性的影响以及橄榄石各向异性等三个方面,对近年来橄榄石弹性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做了介绍.实验方法方面主要介绍了1)超声共振谱法(Resonant Ultrasound Spectroscopy,RUS);2)X射线衍射法;3)X射线照相法;4)超声干涉法;5)布里渊散射法.  相似文献   
45.
橄榄石和辉石以及它们的高压相是地幔转换带主要矿物,系统研究橄榄石和辉石在转换带底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相变的差异是认识660km地震不连续面位置和形态的关键.本文使用多面砧压机开展了橄榄石和顽火辉石在压力为21.3~24.4GPa,温度为1600℃的相变实验研究.地幔转换带底部,橄榄石和顽火辉石相变主要的差异在于钙钛矿出现的压力不同.在橄榄石体系中,后尖晶石相分解发生在23.8GPa,与660km不连续面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而在顽火辉石体系中,钙钛矿出现的压力小于23GPa.研究结果表明,橄榄石后尖晶石相变与辉石中钙钛矿的出现之间有约0.5—1GPa压力差.因此,在受大洋俯冲带影响地区(例如中国东部),辉石体系中发生的秋本石(钛铁矿).钙钛矿的相变能够合理解释660km地震不连续面向上的起伏或分裂.  相似文献   
46.
阿尔泰南缘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贺  张招崇 《矿物学报》2012,32(3):386-397
阿尔泰山南缘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岩极为发育。本文对富辉橄玄岩和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和橄榄石斑晶进行了矿物化学分析,并结合矿物的地质温压计和岩浆结晶模拟,约束了两种岩石中矿物的形成过程,推测了原始岩浆的演化过程。提出富辉橄玄岩和玄武岩的原始岩浆属于拉斑玄武系列,富辉橄玄岩中的高压单斜辉石来源于深部(40~50 km),其结晶早于橄榄石;玄武岩中单斜辉石大多属于岩浆房结晶产物(30~40km),其结晶晚于橄榄石;两种岩石中橄榄石均属于岩浆房结晶产物(30~40 km)。  相似文献   
47.
王梦玺  王焰 《矿床地质》2012,31(2):179-194
扬子地块北缘~635 Ma周庵超镁铁质岩体是一个新发现的含铜镍硫化物矿化的隐伏岩体,主要由二辉橄榄岩组成。文章通过研究周庵岩体中橄榄石、铬铁矿和辉石的矿物成分变化探讨了岩浆演化过程和含矿岩体成因。根据岩石的矿物组合和蚀变程度,岩体从上到下分为3个部分:上部绿泥石-蛇纹石化二辉橄榄岩相带、中部二辉橄榄岩相带和下部绿泥石-角闪石化二辉橄榄岩相带。根据岩体中部带橄榄石和铬铁矿的成分,计算得到母岩浆的Mg#值为0.63,MgO/FeO摩尔比值为1.72,w(Al2O3)为10.2%~11.7%,w(Ni)为476×10-6,说明其为高镁玄武质岩浆;岩体中部带原生铬铁矿和粒间相铬铁矿核部的Cr2O3和Al2O3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铬铁矿与粒间硅酸盐熔体发生了平衡交换,铬铁矿的高w(TiO2) 和Cr#值与拉张环境中层状岩体的铬铁矿特征一致;根据辉石温压计得到岩体中部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共结温度为1 017~1 077℃,压力为(3.6~4.5)×108 Pa,暗示形成岩体的浅部岩浆房深度约为12 km。岩体上部和中部带的橄榄石Fo值大部分集中在80 mol%~85 mol%,w(Ni)介于2 255×10-6~4 455×10-6,说明这些橄榄石是从没有经过强烈分离结晶和硫化物熔离的岩浆中结晶出来的。岩体下部带橄榄石的Fo值(67 mol%~68 mol%)和w(Ni) (1 500×10-6~2 000×10-6)都低于岩体上部和中部带的橄榄石相应值,说明岩体下部带的橄榄石可能形成于演化程度较高、并经历了硫化物熔离的岩浆。因此,笔者认为周庵岩体是由相对原始的和演化了的高镁玄武质岩浆两期侵位形成的。  相似文献   
48.
辽宁东部早元古宙辽河群变质岩系底部硼矿床,是我国已知的大型热液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矿物岩石特征研究表明,辽东硼镁矿是层控热液交代矿床.其基底混合花岗岩强底劈上涌作用,促使其近接触带的矿物岩石产生热液交代作用,地层中的电气石分解重组,硼酸根交代蛇纹石、镁橄榄石、大理岩,形成硼镁矿,这一成矿化学反应特征的发现,为辽宁东部...  相似文献   
49.
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橄榄石是地幔橄榄岩和辉石岩的主要组成矿物,但也经常以斑晶和捕虏晶的形式出现在玄武质岩石中。结合近年来在地幔橄榄岩的主要元素(如Mg和Fe)组成特征以及Li、Mg和Fe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对橄榄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演化过程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讨论,旨在加深对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演化过程的理解。现有研究表明: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矿物学特征、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能够很好地指示岩石圈地幔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克拉通地区的地幔橄榄岩来说,橄榄石的Mg#通常可以指示岩石圈地幔的属性,古老、难熔的地幔橄榄岩中的橄榄石一般具有较高的Mg#(>92),而新生的岩石圈地幔橄榄岩中的橄榄石则具有较低的Mg#(<91)。因此,地幔橄榄岩中橄榄石的Mg#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年龄意义。橄榄岩中橄榄石的Li、Mg和Fe同位素组成也可以明确指示岩石圈地幔的属性及其所经历的演化过程,正常地幔的δ7Li、δ26Mg和δ57Fe组成相对均一,如果上述同位素组成偏离正常地幔值,则说明岩石圈地幔经历了熔体/流体的交代作用。华北克拉通地区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橄榄石的Li、Mg和Fe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该区的岩石圈地幔经历了多个阶段、不同来源的熔体/流体的改造过程。  相似文献   
50.
富Ca,Al包体、球粒和蠕虫状橄榄石集合体都是早期星云事件的产物。本文探讨了4个富橄榄石的富Ca,Al组分集合体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并对它们进行了对比。矿物岩石学特征表明含橄榄石边的富尖晶石-辉石型包体和富Ca,Al组分蠕虫状橄榄石集合体都属于星云直接凝聚的产物,而富钙长石-橄榄石型包体(POI)和富Ca,Al组分球粒经历过熔融结晶过程。矿物模式组成表明POI包体和富Ca,Al组分球粒可能是认识典型富Ca,Al包体与球粒之间相互关系的钥匙。蠕虫状橄榄石集合体GRV022459-2C1中尖晶石普遍具有高的FeO含量,表明其蚀变发生于高氧逸度的星云环境。球粒与粗粒富Ca,Al包体可能属于同一热事件的产物,粗粒富Ca,Al包体形成于富Ca,Al矿物富集的区域,Mg,Fe质硅酸盐球粒形成于富Ca,Al矿物缺失的区域,POI包体和富Ca,Al组分球粒可能形成于上述两个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