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03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61.
鳞毛蕨天山云杉林粗死木质残体贮量及其分解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丰富我国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研究的对象类型,并为探讨粗死木质残体在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中的生态作用奠定基础,借助粗死木质残体5级分类系统,采用临时标准调查法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养分含量及其分解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鳞毛蕨天山云杉林粗死木质残体体积贮量为337.61 m3/hm2,生物量为87.98mg/hm2;倒木树干是粗死木质残体的主体组成部分,占总体积的98.09%;(2)以基本密度(比重)为衡量指标,倒木腐朽等级越高,其密度越小,倒木分解符合单项指数衰减模型,分解常数为0.01174.5个不同腐朽等级倒木的平均滞留时间依次为4年、18年、38年、68年和92年.在自然状态下,倒木分解50%、9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59年、196年和255年;(3)倒木有机碳、全N、全P、全K、Na+的平均含量依次为55.93%±1.42%、0.34%±0.07%、0.12%±0.01%、0.06%±0.01%和0.03%±0.002%,Ca2+、Mg2+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6.74±4.87 g/kg和34.89±3.66 g/kg,不同养分的变化趋势不同,但同一养分在不同腐朽等级倒木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2.
李昌荣  朱勇 《华南地震》2014,(Z1):85-89,101
用SAP2000大型通用软件建立一个空间正放四角锥桁架模型,模型材料分别采用胶合木和钢材,通过比较这两种材料制成的桁架的受力性能的差别,探讨木桁架工程的可行性。同时,由于一般研究都将桁架的节点简化成铰接或者刚接,但这种简化方法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不够理想,因此,在节点处理上采用半刚性节点模拟实际的连接方式,比较半刚性连接与铰接和刚接的差别,得出一些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63.
铜钵庙组是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早白垩世发生初始裂陷的记录。铜钵庙组沉积早期,受强烈起伏的基底地貌和同生正断层活动的双重控制,塔南凹陷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铜钵庙组沉积晚期,断裂活动趋于平息,研究区发育扇三角洲相和湖相。笔者系统总结了塔南凹陷铜钵庙组的扇三角洲相和湖相沉积特征,分析了沉积相带的平面展布特征。铜钵庙组沉积时期塔南凹陷出现雏形,沉积中心多且相对孤立,至南屯组沉积时期因同生正断层的进一步活动而连接成北东向条带状延伸的沉降带,盆地向西扩大。  相似文献   
164.
新疆塔木铅锌矿成矿流体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塔木铅锌矿赋存于石炭系碳酸盐岩断层破碎带中,矿体和手标本尺度呈现管/脉构造特点。管/脉壁主要由闪锌矿、方铅矿构成,管/脉中心充填白云石Ⅱ,管内可见钡-钾长石微粒,暗示成矿流体淋滤下伏地质体。充填期白云石Ⅱ较第Ⅰ期白云岩化灰岩表现出贫13C、18O的特点,反映成矿过程可能存在贫13C、18O的物质加入。鉴于白云石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9~191℃、闪锌矿流体包裹体存在CH4、C2H6、H2S气相组分、邻区达木斯乡和什拉甫剖面下石炭统有4个沥青显示点和24个荧光显示点、麦盖提斜坡海相石炭系曲1井、麦3井原油δ13C介于-34‰~-31‰之间及流体包裹体液相组分未见SO42-,可以推测成矿作用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SR)过程相关。综合上述因素,可以认为新疆塔木铅锌矿为后生的与TSR作用相关的矿床。  相似文献   
165.
东昆仑地区金矿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金腰带",瑙木浑金矿位于该区昆北加里东弧后裂陷成矿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与金矿体空间关系密切的石英闪长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火成岩的构造属性。获得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227.84±1.13Ma;获得石英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235.8±0.8Ma,形成于三叠纪中期,与阿尼玛卿洋向北俯冲作用有关。研究认为石英闪长岩对瑙木浑金矿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印支期是东昆仑地区金矿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166.
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辉石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炳 《地质与勘探》2017,53(5):867-879
夏日哈木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在矿床规模、成矿时代及成矿区带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辉石作为最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广泛赋存于该矿床的各岩相中,在橄榄岩相中多为填隙相,而在辉石岩相及辉长岩相中多呈堆晶相;总体上,斜方辉石含量大于单斜辉石含量。辉石Cr_2O_3含量在橄榄岩相、辉石岩相、辉长岩相具有依次降低的趋势,说明从早到晚含矿的橄榄岩相、辉石岩相、辉长岩相先后结晶,并非所有辉长岩相的结晶均早于橄榄岩相和辉石岩相;单斜辉石SiO_2、TiO_2及Na_2O含量之间的关系显示夏日哈木矿床母岩浆属拉斑玄武质岩浆,较高的Al_2O_3含量(2.55%~10.61%)暗示岩体形成过程中与富铝围岩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167.
为了研究夏日哈木镍矿区深部构造特征与电性特征,选择音频大地电磁测深(AMT)法在夏日哈木矿区开展深部勘探技术试验。首先,根据已知地质资料对勘探模型进行了二维正演模拟,然后对正演数据进行一维和二维反演,说明所选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AMT法勘探试验结果地质成果资料对比,两者基本吻合,说明AMT法深部勘探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8.
塔北隆起西部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及粒度资料分析,研究古近系塔北隆起西部库姆格列木群底砂岩段的碎屑与蒸发盐类沉积特征,分析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盐湖等沉积相类型,在盐湖环境下三角洲滑塌变形构造较发育且形式多样,波状层理和火焰状构造成因及表现形式特殊。三角洲可划分为进积和退积两种旋回,盐湖可划分为扩张和萎缩两种旋回;受湖平面控制,底砂岩段4个砂组发育3期三角洲,表现为一个进积到退积的旋回,其中3砂组三角洲向盐湖推进最远,盐湖面积最小,而1砂组初期,三角洲完全退出研究区,盐湖面积最大,三角洲和盐湖沉积存在进退耦合关系。该研究结果为塔北西部碎屑岩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基岩地区进行水文地质钻探大部分采用潜孔锤钻探工艺。这种工艺优点是效率高,而缺点是一次性投入较大,尤其是大口径潜孔锤钻进。  相似文献   
170.
华夏植物群是晚古生代全球四大著名植物群之一,鳞木属(Lepidodendron)广泛分布于四大植物群中。华夏植物区鳞木属因叶痕较大、叶痕下无通气道痕而被视为地域特征显著的东方型鳞木,区别于具有通气道痕的欧美植物区鳞木属。山西太原西山地区是华夏植物群的重要分布地之一,本文对太原西山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的4块东方型鳞木化石进行鉴定和描述。结果表明,它们分属三种鳞木属叶座化石,即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Lepidodendron cervicisum和Lepidodendron cf.aolungpylukense。根据鳞木属的大化石记录和相似属的研究成果,推测该属可能在晚泥盆世晚期起源于华南板块,跨洋流到达土耳其小亚细亚一带后开始分化,一支向西北到达欧洲西部并扩散至美洲北部,另一支从土耳其一带向北扩散至西伯利亚,最终散布到东欧、中亚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