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488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33篇
地质学   1213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气泡具有密封性好、其内部水汽平均扩散距离小的特点, 因此, 其内部很容易达到水汽平衡, 利用这个特点的气泡法饱和盐湿度发生器, 与通常饱和盐湿度发生器比较具有效率高的突出优点。该文重点定量分析了气泡内水汽平衡条件; 定性分析了在发生湿度过程中其他重要物理效应。利用General Eastern公司M4型露点仪作为标准器, 实测试验装置输出湿度与试验装置标称湿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1.0%。  相似文献   
992.
内蒙古羊草草原碳交换季节变异及其生态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涡度相关技术测量了内蒙古羊草草原2003和2004年两个生长季生态系统CO2交换通量.观测表明,两个生长季的CO2通量存在明显差异.内蒙古羊草草原生态系统CO2通量的日变化特征根据其吸收高峰出现的时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具有两个吸收高峰,其特点是在午间出现了碳交换通量的降低,这种现象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午间降低现象一致;另一种类型是只有一个吸收高峰出现在午间.CO2通量的吸收和排放的日最大值在两个生长季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2003年均发生于7月,分别为-7.4 g·m-2·d-1(白天)和5.4 g·m-2·d-1(夜间),而2004年发生在8月,分别为-12.8 g·m-2·d-1(白天)和5.8 g·m-2·d-1(夜间).2003年128 d的植物生长期内,整个生态系统白天固定了294.66 g CO2·m-2,同时期夜间释放了333.14 g CO2·m-2;在2004年116 d的生长期内白天固定了467.46 g CO2·m-2,夜间释放了437.17 g CO2·m-2.根据两个生长季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在影响生态系统碳交换的生态因子中,水分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是两个重要的生态因子.连续的降雨会引起生态系统碳交换能力的降低;在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下,决定白天CO2通量的主要是PAR,二者呈双曲线关系;土壤水分胁迫情况下,CO2通量显著低于适宜土壤湿度状况下的CO2通量,且当PAR>1200 μmol·m-2·s-1时,生态系统出现了光饱和现象;CO2通量明显地被高饱和水汽压差(VPD)所抑制;夜间CO2通量主要依赖于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提高绳索取心钻进效率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绳索取心钻进效率要做到:一是根据孔深、钻孔孔径、钻孔所遇地层及其岩性的完整程度、构造特点、风化带发育深度等选择套管的直径及下入深度;二是采取措施克服轴向压力预防孔斜;三是根据钻遇岩石的可钻性级别选择钻头,按照一定顺序依次使用,并合理控制时效及提钻间隔;四是根据地层特点,钻孔深度,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钻井液技术参数;五是根据钻井过程中遇到的特殊现象及钻井液漏失程度判别漏失类型,并采用合理的堵漏方法,实现安全钻进;六是定期检查钻具,更换破损、变形部件,作好维修保养工作。  相似文献   
994.
2006年10月中旬在成都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这次年会对几十个地球物理学术理论与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学术交流,其中一些地震勘探新技术,值得从事煤炭地震勘探的同行们借鉴,如饱和激发、山地高精度定位、精细表层调查等复杂山地地震采集技术,振幅补偿、叠前时间偏移、层析静校正等资料处理技术,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解释技术以及基于CMP理论的横向分辨率控制方法等.  相似文献   
995.
大坝泄洪下游水体溶解气体超饱和理论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溶解气体的传输过程,对大坝泄洪导致下游水体溶解气体浓度超饱和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引入溶解气体的有效饱和浓度、气泡被卷吸进入水体的有效水深等参数,认为下游水体中溶解气体的来源不仅依赖于大气在自由水表面的传质,而更多地依赖于气体在气泡界面的传质.把难以测量的气体传质系数、气泡尺寸等参数与水流的紊动特性参数建立定量关系,以美国Ice Harbor大坝为例,采用该定量关系式计算了下游水体中溶解气体浓度的分布,实测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6.
震电效应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本池 《物探与化探》2007,31(4):333-338
震电效应是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开展震电勘探研究是当今地球物理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笔者基于当前国内外大量室内和野外试验资料,对震电效应及其产生机理、探测方式、勘探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震电效应应用于油气勘探开发,特别是在寻找“剩余油”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针对饱和粘性土地基,分别采用振击、锤击两种技术方法、工艺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布桩方案和用料条件下,振动(φ550)沉管桩较锤击(φ377)沉管桩加固效果更好。同原天然地基土相比,二者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提高幅度分别为94.0%5、2.9%和65.0%、21.5%。主要因为前者有利于地基土颗粒之间的剪切与重组及其土的三维结构改变,有利于桩间土排水固结和挤密作用的发挥,且置换因素亦有较大作用;而后者不利于地基土颗粒之间的剪切与重组及其土的三维结构改变,虽然成桩密度较大,但该致密桩体却不利于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与桩间土排水固结作用的发挥,且由于所成桩径较小,桩体置换作用和径向挤密作用相对均较弱。  相似文献   
998.
在煤层气钻井施工中,基本上采用石油钻井工艺。根据煤层气开采要求及相关技术标准,对钻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如针对井斜因素的防斜措施,在工开钻进时的井液控制,煤层钻进时的钻进参数调整;下套管深度及接箍位置以及固井方法。这些措施,可有效提高钻效,提高成井质量。  相似文献   
999.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黏弹性动力人工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iot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本构方程,采用平面波和远场散射波经验叠加来反映外行波传播,以经验参数反映人工边界外行波动的衰减和多角度透射特性。在人工边界处分别施加反映固相和液相介质传播效应的弹簧及阻尼来模拟人工边界以外的无限域介质对来自有限域的外行波的能量的吸收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黏弹性动力人工边界。数值算例表明:边界的精度和稳定性高于现有的黏性边界、黏弹性人工边界及一阶透射边界。  相似文献   
1000.
平面P波在饱和半空间中洞室周围的散射(II):数值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入射平面P波在饱和半空间中洞室周围散射问题,分析了入射波频率和角度、边界渗透条件、孔隙率、泊松比等参数对散射的影响。研究表明,平面P波入射情况下,饱和半空间和单相(干土)半空间中洞室附近地表位移幅值的差别很大,干土情况的水平位移幅值相对较大,饱和情况的竖向地表位移幅值相对较大;由于波在洞室附近的干涉,饱和情况与干土情况的地表位移出现相位漂移。随着孔隙率的增大,洞室附近水平地表位移幅值逐渐减小,竖向地表位移幅值则逐渐增大;当孔隙率较低时,边界渗透条件对地表位移幅值的影响很小,而当孔隙率较大时,边界渗透条件的影响则不可忽视,不透水情况下,水平和竖向地表位移幅值的峰值均相对较大;随着入射频率的增加,孔隙率的影响逐渐增大,而且不透水情况下孔隙率的影响相对较大。随着泊松比的增大,洞室附近水平地表位移幅值逐渐降低,竖向地表位移幅值则逐渐增大;泊松比较小时,边界渗透条件对位移幅值的影响较大,泊松比较大时,边界渗透条件对位移幅值的影响则较小;随着入射频率的增加,泊松比的影响逐渐增大。当孔隙率较小时,半空间地表和洞室表面孔隙水压幅值较小,但空间变化比较剧烈,随着孔隙率的增大,孔隙水压逐渐增大但空间变化逐渐平缓;随着入射频率的增加,孔隙水压幅值逐渐增大,且孔隙水压的空间变化逐渐变得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