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8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577篇
测绘学   405篇
大气科学   323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1574篇
海洋学   386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258篇
自然地理   20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北京测绘》2007,(2):53-53
<正>2007年5月25日,《北京测绘》第七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暨《北京测绘》创刊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召开。北京测绘学会领导、编委会成员、部分老同志等30多人出席了会议。中国测绘学会副秘书长易杰军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92.
关于土屋-延东铜矿区成矿时代的看法不仅不同, 而且均属于海西期. 成功获得9个锆石和7个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其中锆石年龄为158~289 Ma, 磷灰石年龄为64~140 Ma. 区内成矿作用亦是同期构造作用的反映, 两者相符. 鉴于本矿区成矿温度为120~350℃, 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封闭温度为250℃, 退火带温度为140~300℃, 所以, 认为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可以代表本区的成矿时代. 计识别出3个成矿期: 289~276, 232~200和165~158 Ma, 表明印支期和燕山期成矿作用的存在. 与之相对应,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40~132, 109~97和64 Ma, 反映了成矿后100℃左右的时代. 3个成矿期从250℃到100℃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46, 108和100 Ma左右, 具有从早到晚持续时间变小的趋势. 裂变径迹模拟表明, 具有3阶段地质热历史, 其中在白垩纪期间较为稳定, 白垩纪之前以及20 Ma之后均较快冷却.  相似文献   
993.
姜金华  胡非  李磊 《高原气象》2007,26(1):83-91
在非均匀下垫面情况下, Mosaic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广泛运用于模式中计算地表通量的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 下垫面的非均匀分布会引发局地环流, 非均匀分布的空间尺度较大时, 所引起的环流甚至可以达到海陆风的强度.这种环流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次网格地表通量的计算.次网格地表非均匀分布, 尤其是大尺度模式中的次网格非均匀分布, 必将影响地表通量的计算.本文针对次网格地表非均匀问题, 设计了高分辨率的Mosaic试验和非均匀试验, 开展了不同背景风情况下的一系列数值试验, 以探讨这种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 在土壤湿度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 运用Mosaic方法计算得到的地表潜热通量偏小, 背景风较小的时候偏差较大, 背景风增强时偏差减小.  相似文献   
994.
阐述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2工作组第四次评估中与决策相关的重要发现。本次评估体现了当前关于气候变化对自然、管理和人类系统的影响、这些系统的适应能力及脆弱性方面的科学认识。该评估基于此前IPCC的评估,并吸收了第3次评估以来的新认识。评估报告认为:从所有大陆和多数海洋得到的观测证据表明,许多自然系统正在受到区域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的影响;人为增暖可能已对许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可辨别的影响;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环境所造成的其他影响清晰可辨。当前关于未来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可以更详细地评估未来气候对各类系统和部门,以及对世界各大区域的影响,也可以对全球升温的影响进行估算,预估极端天气气候所带来的影响。必须采取更广泛的适应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够降低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兼顾适应和减缓的措施,能够减低气候变化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995.
闽中地区是福建省金银成矿集中区,其上规模成矿主要集中于晚侏罗世次火山活动阶段。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的形成,矿、热、水“三源”是基本必要条件,北西、北东向两组构造带的复合是成矿定位的关键。在断隆带、坳中隆、坳中凹不同构造环境中,相应地递次形成(次)辉绿岩-闪长玢岩、(次)英安斑岩、(次)流纹斑岩等区域次火山-热液金(银)矿床成矿系列的3个亚系列;在垂向空间分布上,自上而下构成(微)细粒浸染型、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隐爆角砾岩型、次火山岩型等工业矿床类型分带序列。金矿资源潜力在50t以上。  相似文献   
996.
997.
铜陵凤凰山铜矿床南区化探数据分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铜陵凤凰山铜矿床南区不同标高、不同地质体中成矿元素Cu的分形特征的详细分析研究,确定了本区成矿元素Cu的异常下限为224.274×10-6,并对成矿元素Cu的富集趋势进行了尝试性分析,认为地下较地表、深部较浅部、石英二长闪长岩较花岗闪长岩所经历的成矿期次要多,样品间的差异性要大,成矿元素的富集趋势要强,因此,深部有石英二长闪长岩是本区最有利的找矿区段。  相似文献   
998.
纳米计量学的基础技术组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ASTROD激光宇航动力学任意概念计划的高精度要求,以及实现新质量标准,我们开始进行次纳米激光测长与纳米定位控制的研究。本文将回顾我们在清华大学与工研院测量中心的研究成果,介绍如何利用外差式激光干涉仪,挠性微动台与压电陶瓷,进行次纳米激光测长与纳米定位控制。此研究成果将做为ASTROD计划中,无拖曳航天技术的研发基础。之后讨论如何将纳米定位控制系统与扫描穿道显微镜进行整合,完成计量型扫描穿隧显微镜,进一步将微结构的测量尺寸直接追溯至长度标准。  相似文献   
999.
遗传算法及其在GOMS模型反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几何光学交互遮蔽模型(GOMS)是一种重要的遥感前向模型,它较好解释了“热点”现象,具有较强的前向模拟能力。但由于其固有的非线性性,给反演带来困难。本文尝试采用近年来兴起的并行随机全局寻优算法-遗传算法对GOMS进行反演,并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在使用相同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将该算法与目前最有效的约束非线性最优化确定性搜索算法-逐步二次规划法对GOMS模型的反演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逐步二次规划法搜索效率较高,但结果受初值的影响很大,初值选择不当,易收敛于局部最优解,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最优的收敛效果,但局部搜索效率较差。在某些对精度要求不高,而对搜索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采用遗传算法与确定性搜索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姚大全 《中国地震》2001,17(3):322-325
1⊙蛏巾镀拭婊疃诖魏臀⒐刍铺匦员曛尽 ⊥暄蛏巾镀拭娴卮χ乃匏?-枞阳断裂北东延伸段 ,该断裂附近历史上曾发生数次中强地震。在铜陵羊山矶第三纪红色砂砾岩中发育走向 40°~ 6 0°、倾向北西、倾角 55°~ 6 0°的一组压剪性断裂 ,砾岩标志层被错移约 1m。断面间形成灰白色断层泥 ,局部断层泥中夹梳状方解石脉 ,后者边缘又有错动和变形现象 (图 1 ,2 )。综合分析认为 ,该断裂曾发生 2~ 3期活动。图 1 宿松 -枞阳断裂羊山矶剖面中充填的断层泥和方解石脉图 2 宿松 -枞阳断裂略图这是由于断面的错动研磨产生断层泥 ,这以后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