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疆西天山那拉提韧性剪切带的包札墩达坂-菁布拉克地区,断裂构造运动十分发育,规模较大的断裂达20余条,构造活动强烈,延续时间长,具多期演化的特点.依据岩石变质变形以及遥感影像特征,对其进行了研究和区分.区域性断裂既是不同地层环境分区界线,又是不同成矿带的分界线,同时控制着研究区内各种矿产的分布和成矿元素的运移.地球化学异常显示,不同方向的构造交汇部位是各元素富集的有利地段,区域性断裂表现出控矿构造的特点.区内广泛分布的韧性剪切带作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控矿因素,制约着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的地质和成矿条件,表现出明显的可比性,是寻找穆龙套式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52.
乔耿彪  王萍  赵晓健 《地质科学》2016,(4):1114-1136
布孜完达坂岩体位于新疆西昆仑地区的中酸性岩浆岩带中,其主要岩性为不等粒石英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通过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合锆石阴极发光图像(CL)和U、Th元素特征,获得布孜完达坂岩体的年龄为225.5±2.3 Ma(n=18,MSWD=1.6),时代属晚三叠世(T3)。石英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均含有角闪石, 副矿物中出现少量榍石, SiO2含量为61.41%~73.01%,全碱变化于6.64%~8.25%;铝饱和指数A/CNK为0.98~1.04,属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为6.38~43.73,负Eu异常,δEu为0.53~0.85;富集Rb、Th、K和LRE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贫Ba、Sr、Ti、Nb、Zr等元素,属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系列。根据岩体的成因类型并结合区域构造环境演化,分析认为随着古特提斯洋在中三叠世晚期向北消减直至最终闭合过程中,岩体温度在707℃~718℃的条件下,地壳较深处且受一定程度幔源物质混染发生部分熔融作用,于晚三叠世后碰撞演化形成了布孜完达坂岩体。  相似文献   
53.
喀腊达坂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多金属成矿带内发现的一处大型铅锌矿床(铅锌铜金属资源量82.88万吨,平均品位:Zn 4.14%、Pb2.52%和Cu 1.10%)。相比找矿勘查取得的重大突破,对其成矿作用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目前有关该矿床成因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本文试图通过硫化物电子探针和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合元素Mapping面分析,查明闪锌矿和方铅矿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以期为理解该矿床成因提供有益信息。分析结果显示:闪锌矿相对富Fe、Mn和Cd等元素,贫In、Sn、Ga、Cr、Ge和Co等元素,Cu和Pb的含量变化大,Fe、Mn、Cd、In、Ga和Cr在闪锌矿中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而Cu和Pb则可能既以类质同象形式又以显微包体形式存在;方铅矿相对富Bi、Sb、Ag和Tl,贫Cd、Cu、Sn和Te为特征,其中前者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方铅矿中。达坂闪锌矿的颜色以红褐色、灰白色和米黄色为主,其Zn、Fe、Cd、Ga和In含量及Zn/Cd、Zn/Fe和Ga/In比值显示闪锌矿的形成温度为中温。基于闪锌矿-方铅矿共生矿物对Cd地质温度计获得的温度范围为277~321℃,平均值为290℃,亦说明达坂矿床硫化物的形成温度不高。与全球不同成因铅锌矿床的微量元素及相关比值相比,达坂铅锌矿床硫化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VMS型矿床(如Marketorp、Eskay Creek、澜沧老厂等)更为类似,但达坂矿床的闪锌矿中黄铜矿"病毒"结构十分发育,加之矿体变质变形特征明显。因此,本文认为达坂铅锌矿床以VMS型成因为主,但不排除后期热液对其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研究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的西部,北邻阿尔金造山带,南与巴颜喀拉褶断带接壤。笔者对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的物质组成及其特征、微量元素特征及稀土元素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对其构造变形特征进行阐述和分析,并通过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与晚三叠世喀勒拉组火山岩角度不整合接触,最后将形成时代厘定为石炭纪—二叠纪。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历经了自华力西—印支旋迴的多期、多体制、多层次的构造变形,显示强烈的多期构造混杂特征。并探讨了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的构造属性,认为鸭子泉火山岩岩组火山岩形成于板块汇聚俯冲的岛弧环境,岩浆可能来源于俯冲消减和地幔楔形区物质的局部熔融。  相似文献   
55.
在新藏公路奇台达坂东约10km、海拔5600m的晚三叠世花岗岩之上发现厚约10m的玄武岩和粗面英安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该火山岩高碱,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Eu中等负异常,高Sr,低Nd,属钾玄岩系列,可能源于壳幔混合层。测定全岩^40Ar-^39Ar坪年龄为8.27Ma±0.32Ma(900-1400℃,^39Ar累积释放量为66%),与受火山岩烘烤后花岗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7.9Ma±1.0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该火山岩喷发于约8Ma的晚中新世,与相邻的大红柳滩火山岩的时代(7.97Ma±0.14Ma)~近。新藏公路奇台达坂晚中新世火山岩的发现丰富了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岩浆活动的资料,表明在晚中新世-上新世康西瓦-泉水沟一带火山活动非常频繁。并显示火山活动与大型断裂带运动的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56.
洪银  陈根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4):406-408
伊热达坂铅锌矿床位于东天山地区,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共同控制的气水-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矿区围岩蚀变发育,主要类型有硅化、萤石化、孔雀石化、重晶石化,方解石化等。以野外观察和分析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对矿区的铅矿化与主要围岩蚀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硅化、萤石化、孔雀石化与铅锌的成矿关系最为密切,蚀变总强度与矿化强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7.
肖爱芳  黎敦朋 《地质通报》2010,29(203):237-242
在新藏公路奇台达坂东约10km、海拔5600m的晚三叠世花岗岩之上发现厚约10m的玄武岩和粗面英安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该火山岩高碱,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Eu中等负异常,高Sr,低Nd,属钾玄岩系列,可能源于壳幔混合层。测定全岩40Ar-39Ar坪年龄为8.27Ma±0.32Ma(900~1400℃, 39Ar累积释放量为66%),与受火山岩烘烤后花岗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7.9Ma±1.0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该火山岩喷发于约8Ma的晚中新世,与相邻的大红柳滩火山岩的时代(7.97Ma±0.14Ma)相近。新藏公路奇台达坂晚中新世火山岩的发现丰富了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岩浆活动的资料,表明在晚中新世—上新世康西瓦—泉水沟一带火山活动非常频繁,并显示火山活动与大型断裂带运动的关系非常密切。  相似文献   
58.
南天山地区的科克铁克达坂组是保存于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南侧的一套晚志留世地层,总体出露较好,研究其物源区大地造背景对南天山造山带志留纪岩相古地理及构造背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剖面测制,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及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对科克铁克达坂组物源区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物源区为过渡陆壳源区、隆升基底源区,大地构造背景为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