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622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1988篇
海洋学   403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22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72.
微区分析是现代分析技术在地质研究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电子探针对矿物的微区分析,提供了矿床成因理论研究的新依据。本文以金银互化物的研究为例,讨论了在不同在因类型矿床中,金-银构成一个连续的类质同象系列,且变化是有规律可循,其微量元素的含量与该矿床成矿地质环境和相应的地球化学场有关,从而为找矿提供了新的地质信息,拓宽了寻找同类伴生元素矿床或发现新类型矿床的途径。  相似文献   
73.
综合物探方法勘查福建贵安地热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东南沿海地热田主要受断裂控制,温泉多为中低温水热系统,适用于直接供热。在该区典型地热田之一的贵安地热田进行了4种物探方法试验研究:大地电流和声频大地电磁测深、自然电场法、地面磁测、一米测温。由于温度并非是影响电阻率变化的唯一因素,因此仅仅根据电阻率值并不能区别高温带与低温带。研究表明:大地电流和声频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定性和定量解释所获取的电阻率分布可确定断裂构造出在地表以及向地下延伸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4.
黑龙江省砂金指纹(化学成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黑龙江省84个砂金,7个岩金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通过R型聚类分析、探讨了不同元素之间相关性及其地质意义。通过Q型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品进行分类,探讨了砂金样品与已知岩金样品之间的成因联系,并对砂金的可能原生金源的剥蚀程度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75.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地层水中的苯系物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极性聚乙二醇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苯系物,在线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地层水中的苯系物。讨论了色谱柱、载气压力、液相体积、顶空压力、顶空加热温度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该方法实现了地层水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等各组分的完全分离,方法的检出限在0.07—0.23μg/L,8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2.98%-4.91%,加标回收率为95.2%-104%。方法可用于地层水等液体样品中苯系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76.
药用滑石粉酸中可溶物测定方法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药用滑石粉酸中可溶物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耐用性 ,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比较酸溶物提取液滤过介质对测定结果差异的影响 ;采用重量法随机测定酸溶物含量和室间差异。两种滤过介质处理对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室间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30批样品平行测定结果的 RSD值范围为 0 %~ 18.2 %。酸中可溶物测定法存在重复性和耐用性不佳的问题 ,应相应调整酸中可溶物含量限度  相似文献   
77.
阐述了改造型含煤盆地煤储层被改造的两种形式;煤体结构的改造及构造煤的形成原因;后生充填物对煤层孔隙的改造及形成原因。提出了以构造煤发育程度作为改造型含煤盆地改造强度的一个指标。概述了华北克拉通盆地由中生代剪压应力转化为新生代剪张应力和拉张应力,而在盆地内形成以挤压构造为主到伸展构造为主的演化历程,及不同构造类型的区域分布,指出这种演化极易形成构造煤和后生充填物。提出将华北克拉通含煤盆地分为3种改造类型及其分布区域,分析了各自区域的煤储层物性及对煤层气开发选区的影响。提出应重视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层的煤层气.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78.
基于物方影像匹配和概率松弛的断面自动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基于物方影像匹配的断面提取,为了提高匹配的可靠性,引入了概率松弛法,最终获得了高精度的断面.  相似文献   
79.
远源细粒辫状河广泛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其形成的致密储层是深入挖潜油气面临的挑战。结合现代远源细粒辫状河演变的遥感记录影像,运用基于泥沙水动力学的沉积过程数值模拟软件Delft3D正演远源细粒辫状河的生长演化过程,并探讨物源供给对远源细粒辫状河形态的影响,深入剖析和解释远源细粒辫状河心滩坝演化与河流分叉的交互作用和沉积过程,并进行了现代沉积验证。研究表明:①河道沿下游方向由窄变宽是触发远源细粒辫状河形成的主要地形条件。河流流速和河岸牢固程度是决定河流宽度的重要因素。②远源细粒辫状河心滩坝演化与河流分叉的交互沉积过程是心滩坝泥沙与河流流水交互作用的沉积演化过程。心滩坝泥沙与河流流水交互作用具体包括泥沙在河流中的沉积作用和河流对泥沙的侵蚀作用。③远源细粒辫状河心滩坝演化与河流分叉的交互沉积过程包括3种:河道内心滩坝加积导致河流分叉、心滩坝与河岸分离导致河流分叉、心滩坝的局部冲裂分解导致河流分叉。该研究丰富了远源细粒辫状河沉积理论,并且有助于分析远源细粒辫状河沉积相的储层空间展布规律并应用于油气的深入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80.
恩平组是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已经获得勘探证实的主要烃源层系。对其物源的清晰认识是潜力烃源和有利储层发育研究的重要基础。基于大量的三维地震解释和有限的钻井资料分析,提出白云凹陷恩平组时期不仅有来自北部盆外物源的输入,同时存在来自南部隆起的物源贡献。已钻井岩石学特征、古地貌分析、地震剖面特征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表明,白云凹陷西南部恩平组具有砂地比超过80%、粒度较粗、发育NE向大规模高角度"S"型前积地震相、具有物源通道的古地貌以及碎屑锆石以中生代岩浆锆石为主的特征,这与凹陷北部盆外具有NW向较平缓的"叠瓦状"前积地震相和较老的前寒武纪—古生代的碎屑锆石年龄的特征截然不同。综合分析认为,恩平组时期白云凹陷的南部隆起物源为白云凹陷西南部提供了充足的陆源物质供给,对白云西南部的优质陆源海相烃源岩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同时云开低凸起恩平组砂体埋深浅,粒度粗,是重要的潜在优质储层,具有重要的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