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345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91.
本文采用量子统计方法,得到了声子熵的计算公式和初步结果,同时还提出在硅酸盐体两种阴离子结构团的缔合反应中,声学支声子所提供的声子熵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2.
一种计算NaAlSi3O8熔体粘度的理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永峰  赵永超 《岩石学报》1997,13(2):173-179
硅酸岩熔体的结构特征是制约熔体粘度的主要因素,熔体结构的变异是其中粘流作用发生的原因,化学成分对熔体粘度的控制是通过改变熔体结构而实现的。SiO2熔体中仅存在Si-O键,而NaAl-Si3O8熔体中存在Si-O键,Al-O键和Na-O键,Na-O键在熔体结构中通过O与Si-O键相联结,并且使与之相联的Si-O键的键强变弱。因此,熔体结构单元中与Na-O键相联结的Si-O键最易断开,并因此导致流变作用的发生。文中计算了不同温度条件下NaAlSi3O8熔体中Si-O键的键强,以SiO2熔体中的Si-O键的键强和SiO2熔体的粘度为标准,建立了计算了NaAlSi3O8熔体粘度的理论模型,依此理论模型求得的熔体粘度在合理的地质温度范围内与实验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93.
硅酸盐熔体中的(SiO4)四面体借助于共同氧连接形成结构基团,使产生这种基团的作用称为聚合作用,聚合作用程度的差异是硅酸盐熔体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原因,聚合作用随温度降低而增强。熔体结构在局部与其相应的晶体结构很相似,但在整体上,不象晶体那样,其原子在三维空间内连续有规则的排列且只含一种结构简单,而是多种结构单元可以共同存在于同一熔体中,且其位置和排列方式随原子不规则的热运动而不断地改变,在一定的温度  相似文献   
194.
碳酸岩流体及其稀土成矿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火成碳酸岩熔浆可侵入到大陆和洋壳构造环境 ,多数大陆构造环境下的碳酸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地壳减薄事件有关 ,高温下它具有极强的搬运碱金属、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能力。碳酸岩中可能出现的原生包裹体有两相水溶液 (气 +液 )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 包裹体和CO2 +盐水溶液混合多相包裹体以及硅酸盐玻璃质熔融包裹体等。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中赋存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也可分为气液相、含碳水溶液相和气液固多相包裹体 ,包裹体中稀土子矿物的出现是该类矿床最显著的特征。富碱碳酸岩流体中REE ,Sr ,Th和Fe等都具有极高的溶解度 ,水岩反应和流体不混溶是造成成矿热液中REE及Fe等沉淀成矿的关键因素 ,REE的迁移沉淀可延续到低温、低盐度的成矿晚阶段  相似文献   
195.
玉龙斑岩铜(钼)矿床是亚洲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床,包含多种矿化类型,成矿作用复杂。作为典型的斑岩型矿床,岩浆熔融体的性质在玉龙铜矿床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分别从岩浆熔融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出发,解释玉龙矿床为何能成为玉龙成矿带中唯一一个超大型矿床的原因。在熔体演化方面,笔者主要通过对熔体密度、粘度的计算获得有关数据,以了解熔体运移、含矿流体分离的过程,以解释玉龙铜矿床为何能形成如此规模的矿床。  相似文献   
196.
钨在水流体和硅酸盐熔体相间分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800℃,15×10~7Pa条件下,以天然花岗岩为试料,对钨在水流体和花岗岩熔体相间的分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主要考虑了挥发分和温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7.
以中国东部宽甸、汉诺坝和明溪含有幔源包体的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巨)晶为研究对象,采用最新的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计对单斜辉石斑(巨)晶-熔体进行了平衡温压计算。结果表明,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结晶温度和压力高于共生的亚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单斜辉石巨晶的结晶温度和压力高于单斜辉石斑晶。这说明碱性玄武岩的形成深度大于亚碱性玄武岩,单斜辉石巨晶是更高压力下的结晶产物,单斜辉石斑晶在岩浆上升的不同深度均有晶出。回归分析表明,尽管携带幔源包体的玄武岩浆上升速度较快,但并不是绝热上升。单斜辉石斑(巨)晶的结晶温压条件与同一地点幔源包体平衡温压条件的对比表明,单斜辉石巨晶和碱性玄武岩中的部分单斜辉石斑(巨)晶的结晶温压大于幔源包体的平衡温压,表明了包体寄主岩浆的来源深度大于包体的深度。因此,幔源包体是寄主岩浆上升途中捕虏的上地幔碎块,而非寄主岩浆形成源区的残留体。  相似文献   
198.
在华北地块东部,河南鹤壁新生代玄武岩中的耐熔橄榄岩捕虏体被认为是克拉通地幔的残留;山东山旺饱满橄榄岩捕虏体被认为是新生代玄武岩所捕获的新生地幔物质,对它们全岩的常量、微量元素,组成单矿物的常量元素和透辉石微量元素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代表古老岩石圈的鹤壁克拉通型地幔和代表新生岩石圈的山旺“大洋型”地幔分别相当于原始地幔经历15%一25%和1%一5%熔融的产物.它们在熔融之后又都遭受了硅酸盐质碳酸岩熔体的交代改造作用,但前者明显强于后者.古老岩石圈橄榄岩的固相线温度受地幔熔/流体的长期交代而降低.由于早中生代时华北地块受扬子地块碰撞的地幔热扰动和软流圈上涌影响,促使橄榄岩熔融.所融出的基性岩浆主要垫托在地壳底部,形成壳-幔过渡带并实现大规模的壳-幔物质和热交换.第三纪以后的热沉降使抬升的软流圈物质冷却垫托在岩石圈底部构成新增生的岩石圈.因此,发生于东部的中、新生代(相对于古生代)岩石圈减薄不是软流圈抬升所引起的简单岩石圈厚度变小,而是伴随着新生地幔物质对古老地幔的置换过程.  相似文献   
199.
大气传播延迟是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在射电波段中性大气延迟的影响可从几米到几十米变化 ,即使通过目前某些模型的修正 ,也不能完全消除大气的影响 ,特别是湿大气部分由于变化随机性强 ,很难用模型估计。本文研究了在球对称大气模式下 ,与余误差函数形式相联系的中性大气折射延迟的母函数 ,讨论了与其有关的一些展开式 ,并对各种映射函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0.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深熔-就地成矿作用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民武  赫英 《矿床地质》2003,22(3):301-308
文章通过研究矿石冶炼过程中矿物种类、含量、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态、嵌布特征、颗粒大小和生成环境以及矿物在高温条件下的物理化学反应等,并使之与铜镍硫化物矿床特征对比,认为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深熔—就地成矿作用过程为从深部到侵位的持续熔离。岩浆上侵过程中由于高熔点富镁橄榄石及铬铁矿陆续在岩浆房侧边析出固结,使得岩浆房逐渐变小,硫化物不断富集,最终使得小岩体容大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