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302篇
地球物理   209篇
地质学   538篇
海洋学   219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从温度对缓冲气体碰撞频移和弛豫率的影响出发,对充有Ar和N2这2种缓冲气体的POP(pulsed optically pumped,脉冲激光抽运)汽泡式铷原子钟的温度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Ar与N2的气压比为1.6时,60℃的线性温度系数为0;不同温度时,布居数差弛豫率1和相干弛豫率2各不相同,若1 2,则POP铷原子钟Ramsey条纹包络在微波场与原子跃迁失谐为0附近为凹陷,信噪比较差,反之,为凸起,信噪比较高。研究结果对设计POP原子钟的缓冲气体气压比和工作温度,以及提高POP原子钟的中长期稳定度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含沙量对过饱和总溶解气体释放过程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坝泄水常为高含沙水流,对含沙水体过饱和总溶解气体(TDG)释放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探讨泥沙含量以及紊动强度等特性对过饱和TDG释放过程的影响,设计了静置水柱、搅拌诱发紊动以及明渠水流3种实验条件,通过对不同含沙量工况下过饱和TDG释放过程的观测研究,分别计算各工况下的释放系数。结果表明,泥沙含量和紊动强度均对过饱和TDG的释放起着促进作用,而且随着含沙量和紊动强度的增大,释放系数逐渐增大。本研究对于过饱和TDG数值模拟研究中释放系数的取值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过饱和TDG影响的减缓措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卫星高光谱技术可以监测到大震前后地下气体释放引起的气体地球化学异常。利用AIRS标准产品数据中CO和O3月平均数据构建全球9年(2003—2011年)平均CO月背景场和O3月背景场,运用差值法(地震发生当年数据—背景场数据)开展震例研究。通过调研全球自2003年以来7级以上震例,系统地进行2003年以来全球7级以上地震的震例分析,对典型震例进行分析,总结CO和O3时空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994.
《地理教学》2014,(13):64-64
当人们越来越关注雾霾,对全球变暖这个问题关注度似乎就降低了。但是从王不境保护方面来说,雾霾和全球变暖有密切的关系。过去100多年,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远远超过了自然界固有的变化。而过去50多年,全球升温50%以上则由人类活动造成。根据世界气像组织100多年连续观测的资料,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在过去100年中大约上升了0.7~0.8度。  相似文献   
995.
《西部资源》2014,(5):1-1
<正>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15%左右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全文。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个国家专项规划,该规划明确了2020年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总体部署、重点任务和政策导向。规划提出,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全  相似文献   
996.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WGI)报告的亮点结论,是过去7年全世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成果凝练出来的精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半以上是人类括动造成的。1971年以来人为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热量的93%进入了海洋,海洋还吸收了大约30%人为排放的CO_2,导致海表水pH值下降了0.1,等等。采用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模式,预估未来全球气候变暖仍将持续,21世纪末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在1986—2005年的基础上将升高0.3~4.8℃。限制气候变化需要大幅度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将1861一1880年以来的人为CO_2累积排放控制在1000 GtC,那么人类有超过66%的可能性把未来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相对于1861一1880年)。  相似文献   
997.
<正>1.《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是受国家气候委员会委托,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气候变化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2.本刊设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对策论坛"、"调查研究"和"简讯"等栏目,并定期就某一专题组稿、约稿,以专栏形式发表.综述类论文以约稿为主,一般不接受自由投稿.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填补《2006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有关湿地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清单编制方法学指南的空缺,IPCC于2014年2月底发布了《对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2013增补:湿地》。该指南在考虑人类活动影响以及对湿地定义进行重新梳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湿地排干、还湿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的估算方法;同时,也增补了滨海湿地、用于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的估算方法。该指南的发布为清单编制者估算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湿地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提供了较全面的方法学。当然,受到科学认识水平与文献的限制,该指南在随排水流失的颗粒有机碳损失量的估算、随还湿来自于湿地外其他生态系统有机碳的进入所产生排放量估算等方面存在着需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999.
正日本的一个研究团队日前发表报告说,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日渐增强。近10年来,在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各因素中约有70%源自人类活动。东京大学副教授渡部雅浩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新一期《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报告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上述相关比例约为50%。目前来看,这个趋势正不断加强。研究小组利用计算机模拟了全球规模的气候变动。他们先假设从工业革命前开始至今,地球温室气体浓度一直没有上升。然后,再输  相似文献   
1000.
We present a study of a fossil cluster,SDSS J0150–1005(z 0.364),with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based on the imaging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Chandra observations.The Chandra X-ray image shows a relaxed and symmetric morphology,which indicates that SDSS J0150–1005 is a well-developed galaxy cluster with no sign of a recent merger.According to the isothermal model,its global gas temperature is 5.73±0.80 keV,and the virial mass is 6.23±1.34×1014M⊙.Compared with the polytropic temperature model,the mas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isothermal model is overestimated by 49%±11.The central gas entropy,S0.1 r200=143.9±18.3 keV cm2,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 of normal galaxy clusters with similar temperatures.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SDSS J0150–1005 formed during an early epo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