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4篇
  免费   754篇
  国内免费   797篇
测绘学   352篇
大气科学   3231篇
地球物理   449篇
地质学   617篇
海洋学   18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72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3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图片新闻     
《国土资源通讯》2008,(14):F0002-F0002
7月26日至27日,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通报了上半年国土资源工作进展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进展情况、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情况、上半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进展和下半年工作安排以及部“三定”规定有关情况,讨论研究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主持座谈会。部领导鹿心社、负小苏、汪民、王世元、甘藏春、王瑞生出席座谈会并分别作了通报。中央组织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央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二组、审计署资源环保审计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22.
2008年2月下旬,随着气温逐日回升,冰冻雨霜天气已告结束,但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仍有千亩受冻红树林在天气回暖之际反应异常,面临死亡。  相似文献   
23.
袁纯清会见姚引良参加座谈本刊讯(记者王文昭通讯员刘万翔)5月23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陕西检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强调,要加强地质灾害排查巡查,恢复完善群测群防体系,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4.
5月24日上午,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在四川成都召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总结了前一阶段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的情况,听取了部系统支援四川开展地质灾害应急监测和调查的情况汇报,就灾后重建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部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总指挥长甘藏春主持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25.
6月1日~2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带队赴川送服务上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商国土资源支持灾后重建政策。徐绍史强调,国土资源部将举全部之力支持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急灾区之所急,想灾区之所想。要继续支持开展地灾应急排查,恢复矿业生产,做好灾后重建土地规划和地灾防治规划修编。要确保灾后重建用地,启动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实行特殊供地政策,加大灾毁耕地复垦力度,维护群众土地权益。四川省人民政府蒋巨峰省长主持座谈。副部长、部党组成员汪民参加座谈并陪同考察慰问。  相似文献   
26.
6月3日至4日,带着对巴渝灾后重建和三峡库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心,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前往重庆商议灾后重建支持政策,检查地灾隐患排查,并深入重庆、湖北三峡库区检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7.
7月26日至27日,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传达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通报了上半年国土资源工作进展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进展情况、支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情况、上半年国家土地督察工作进展和下半年工作安排以及部“三定”规定有关情况,讨论研究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28.
太湖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历史的重建:以Pb、Cd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太湖是位于长江下游的一个大型浅水湖泊,通过对4个代表太湖不同沉积环境的湖底沉积剖面的137Cs和210Pb沉积定年,重建太湖湖底沉积物和太湖来水流域土壤Cd、Pb的污染历史。结果显示:1980年以前,太湖底积物中Cd、Pb含量与流域内的自然背景含量相当,1980年以后,湖底沉积物中的Cd、Pb含量显著增高,这与我国大规模工业化进程的起始时间基本一致,推测工业化进程是湖底沉积物中Cd、Pb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1900年以来太湖湖底沉积物中累积含有Cd和Pb分别为146t和25980t,其中苕溪来水提供的Cd和Pb分别为40t、6777t,宜溧河来水提供的Cd、Pb分别为36t、6023t,其他来水(洮、滆、运河)提供的Cd、Pb分别为71t、13179t,其他来水是太湖Cd、Pd累积的主要输入途径。Cd、Pb累积的高峰期为20世纪80—90年代,1980年以来,运河来水Cd、Pb的输出通量为28.26t、3419t;苕溪流域Cd、Pb的输出总量分别为13.70t、1585t,其中人为源的Cd、Pb为8.90t、610t,人为源输出的Cd、Pb通量占总输出量的64.96%和38.47%;宜溧河流域Cd、Pb的输出总量分别为10.09t、1063t,人为源的Cd、Pb分别6.96t和500t,人为源输出的Cd、Pb通量占总输出量的68.68%和47.08%,表明太湖流域人类活动所导致的Cd已超过自然剥蚀过程,因此削减工业化进程中的Cd、Pb排放总量,控制太湖运河来水的输出通量是改善太湖底积物Cd、Pb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9.
土地更新调查成果与二次调查数据衔接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实际,论述了在调查工作中对原土地更新调查成果的利用,对需补充、完善的调查内容逐一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对如何处理两次调查数据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30.
基于关联信息的灰色沉降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用背景值的迭代计算构造方法来改进GM(1,1)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关联信息的灰色沉降预测模型.最后将其应用于沉降监测点的恢复重建中.试验结果表明,新的背景值构造方法足有效的,所建立模型的拟合及预测值较传统方法更加精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