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6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658篇
测绘学   336篇
大气科学   216篇
地球物理   186篇
地质学   1537篇
海洋学   378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75篇
自然地理   34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4篇
  1977年   2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1927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71.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1992年10月到1998年12月连续75个月,230个重复周期的有效波高资料对南北大西洋的波高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频数密度峰值对应的波高成分因子在夏季为1.4左右。冬季为1.2左右,其他季节为1.3左右。7,8,9月份大西洋含涌浪的波高成分占频数密度累积率的比例约为90%左右,其中涌浪成分占优约为65%左右;其余各月占85%左右,其中涌浪成分占优约为60%左右,表明大西洋海域常年有涌浪场存在。  相似文献   
972.
我国淡不优质草食性鱼类的营养和能学研究:Ⅰ.草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973.
气相色谱法分析海洋沉积物中多糖的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水化合物是海洋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海洋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聚合物的形式存在,其分子组成信息对研究它们的来源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析了海洋沉积物中多糖的组成。利用2.0mo1/L三氟乙酸,在80℃水解8h,把沉积物中的多糖水解成单糖,从而把单糖萃取到水相中。水解液在60℃旋转蒸发除去三氟乙酸,用等量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合柱脱除残留离子,以Milli—Q水洗脱。洗脱液经蒸发、干燥后,用吡啶溶解,在0.2%LiClO4吡啶溶液催化下,于60℃经48h达到互变异构平衡。平衡异构体经Regisil试剂衍生化成三甲基硅醚(1MS),用HP5890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使用长30m、内径0.32mm的HP—5石英毛细管柱,配FID检测器,进样口和检测室温度保持在300℃,采用无分流进样,以N2作载气,流速为2.0ml/min,柱箱在140℃保留4min,然后以2℃/min的速度升温到220℃,保留10min。以每种单糖的相对保留时间定性;选择每种单糖中分离效果好、组成占优势的异构体峰面积作为单糖定量的依据,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应用这一方法分析了厦门港沉积物样品,确定了沉积物中7种主要中性单糖的组成。方法的样品加标准回收率为77.0%一115%,相对标准偏差为1.8%一11%;空白加标准回收率在93.8%一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6%一9.5%;当信噪比为3时,各单糖的检出限为0.02一0.06mg/L;内标戊五醇的全程回收率为79.8%(n=6,RSD=5.2%)。  相似文献   
974.
为建立适用于近岸海域水质的评价模型,依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构建了1个包含13种水质指标信息、共计400个假设采样站位的数据样本。通过计算其KMO统计量、球形检验及相关矩阵发现,各水质指标间存在较大相关性,故可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针对13个水质指标,仅前2个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是有效的,且它们可以代表原假设数据81.25%的信息。利用前2个主成分建立了可完全区分四类水质的自动分类图版,即水质评价模型。根据上述水质评价模型绘制了2010年雷州半岛近岸海域的水质类型专题图。分析表明,雷州半岛的湛江港湾、鉴江口海域及铁山港区为第四类水质,东海岛西南、鉴江口外海、徐闻东北角海域、流沙湾及江洪港海域为三类水质,其它区域为一、二类水质。本研究较好地反应了雷州半岛近岸海域水质分布状况,可为该海域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及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75.
应急状态下海洋溢油源鉴别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实例对应急状态下如何对海洋溢油源进行快速地判断筛选进行了研究-先运用气相色谱法从数量众多的可疑溢油源中初步筛选出几个,再利用气-质联用做进一步的鉴别.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有利于应急状态下溢油源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976.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珍珠进行加热、紫外线照射、汗液、沐浴露和防晒霜等腐蚀实验,分析了这些腐蚀手段对珍珠颜色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对珍珠彩度降低的影响最小,而防晒霜和沐浴露的腐蚀效应最大。金珍珠在各种腐蚀手段下表现出最为明显的彩度下降。在珍珠腐蚀前后的化学成分分析中发现,各种腐蚀手段普遍导致珍珠表面Ca含量升高、Si含量显著降低。Mn和Sr的含量变化与珍珠种类和腐蚀手段相关。探究不同外界条件对珍珠色泽变化的影响,可为博物馆展览保存、消费者选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7.
为了积累和完善贵州湄潭湄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中植物的基础数据,采用调查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湿地公园内湄江湖及其上游河流和沼泽湿地中的植物开展了野外调查,分析了湄江湖及其上游河流和沼泽湿地中维管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地理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湄江湖及其上游河流和沼泽湿地中,共记录了82科191属242种维管植物,其中,有2种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有15种为外来入侵物种,有2种为贵州省特有分布物种;植物群落主要由被子植物组成,禾本科(Gramineae)和菊科(Compositae)物种是广泛分布的物种,分别有22属26种和21属27种;湿地中的维管植物主要由草本植物组成,草本植物的物种数量占维管植物总物种数量的70.66%;湿地中维管植物的地理成分复杂,中国特有分布属匮乏,维管植物区系的个性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978.
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六六六和滴滴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酮~石油醚提取,以浓硫酸净化,用带电子捕荻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α-六六六1.6ng/g,β-六六六3.2ng/g,γ-六六六1.7ng/g,δ-六六六2.0ng/g,P,P’-DDE3.1ng/g,P,P’-DDD3.2ng/g,o.P’-DDT3.4ng/g,P,p’-DDT、4.1ng/g。测得精密度RSD(n=6)≤9.0,回收率89.0%~99.9%。  相似文献   
979.
针对社区治理粗放、社区网格事件缺乏有效分析手段等问题,以A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在街道层面进行社区网格事件区域弱势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对各维度弱势性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社区网格事件区域弱势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社区网格事件数据挖掘分析进而服务于社区网格化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0.
为全面探索河流溶解性有机碳(DOC)与二氧化碳(CO2)动态及驱动因素的相关关系,以我国三峡库区河流——澎溪河为对象,于雨季和旱季采集表层水体水样,分别通过原位和室内测定,明确水文参数(水温、pH、碱度和流速)、DOC浓度和营养元素(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并计算水体CO2分压(pCO2)、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和营养元素化学计量比(DOC:TN、DOC:TP和TN:TP)。以河流CO2、DOC和营养状态动态变化为基础,通过对DOC、TN、TP、营养元素化学计量比和荧光峰(B、T、A、M、C、D和N)与河流pCO2的多维分析建立及评估潜在的耦合关系,从而揭示特定区域河流CO2的来源与驱动因素特征。结果显示,澎溪河水—气界面CO2交换速率在3.75~22.9 m/d范围内,雨季((9.91±4.93)m/d)>旱季((6.69±4.30) m/(d),pCO2在65.9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