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460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是针对凝析气藏和挥发性油藏地面回收内容而讨论的,主要提出了一套选择最佳分离条件计算方法和公式,这些方面包括地面条件涉及合理利用地下天然能量内容,可以做为类似油气藏使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52.
川东石炭系气藏的封盖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153.
中国最古老的气藏--四川威远震旦纪气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研究了中国最大的气田--四川威远气田的气体组分和碳、氢、硫、氩、氦同位素组成。其特征如下:(1)震旦纪气藏相对于其它气藏具有高氮(9%),高CO2+H2S(5%)和高氦(0.18%),高氩(0.05%)的特征;(2)震旦纪气藏的氩同位素组成为4400-9255,平均7000,显示了很高的年代积累效应。3He/4He比值低为n×10-8,这意味着威远气藏中的氦主要来自壳源物质;(3)He/Ar丰度为5.39-6.14,是笔者研究过的天然气中的最低值;(4)N2/Ar,N2/He浓度具有较好线性关系;(5)碳、氢、硫、氩同位素丰度比可将三叠纪、二叠纪、寒武纪、震旦纪气藏明显加以区分,证明各自属不同气源。(6)震旦系岩石吸咐烃和储气层气体的C2/C3有良好的对比性。因此,笔者认为:震旦系气藏为自生自储。稀有气体不具地幔物质特征,但不排斥有幔源物质加入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参数显示出煤成气的特征为高-较高的甲烷化系数、低-较低的C2 组分含量、低凝析油含量、烃类组分均相对富同位素 13C、轻烃(C5~C7)中高环烷烃含量等,其源岩无疑是石炭-二叠系(C2b-P1s)海陆交互相腐殖型母质为主的煤系气源岩.天然气地球化学参数中的甲烷化系数在平面上和纵向上的变化趋势与气层组的热演化程度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反映出上古生界低渗透储层天然气的"广覆式生(供)气、持续运聚成藏"特征,天然气的主要成藏时期与气源岩的大量生、排烃时期(J2-K1)相匹配.局部地区的石千峰组发育晚期(K1抬升后)形成的天然气藏.气源岩母质的非均质性、成熟度的差异、运移与成藏特征等多因素叠加作用是引起天然气地球化学参数的变化在总体上的规律性与局部的复杂性共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5.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标志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问题是迄今尚有争议的重要问题。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该气田天然气混源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标志,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了气藏的气源。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具有高一过成熟干气的组分和同位素特征。天然气的来源比较复杂,既有以石炭一二叠系来源为主的煤成气,又有以下古生界来源为主的油型气。该气田东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中部气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  相似文献   
156.
笔者利用川西远源气藏中流体包裹体形成温度和成分信息等,得出大量对预测气藏有利的地质认识。包体温度表明储层建设性溶蚀作用发生于燕山晚期,气藏中的有利储层分布在燕山晚期构造高部位的有利微相砂体中;断裂、裂缝发育具多期性;气藏中的烃类流体信息反映出川西远源气藏成藏具有多期性。  相似文献   
157.
深盆气藏地质特征与研究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深盆气藏位于构造下倾部位或盆地中央,上部含水,是具有特殊成藏地质条件的非常规气藏,深盆气藏具以下特征;气在水在上的气水倒置,气藏流体压力低于静水压力,烃源岩与气藏紧密伴生,源岩生气量大供气充足,油气热演化程度高,储层具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单井产量低但地质储量大等,本以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为例进一步阐明深盆气藏的特征,国外对深盆气藏研究极为重视,天然气的产量也占有很大比重,在我国研究程度较低,深盆气的深入研究对我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8.
深盆气成藏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之钧  张金川 《地学前缘》2002,9(3):208-208
深盆气藏通常是指在非正常遮挡条件下所形成的气水倒置关系型天然气聚集。根据北美实例研究,该类气藏通常储层致密、面积巨大义多出现于盆地向斜中心、构造深部位(如前陆盆地中的前渊带)以及盆地边缘部位缓坡带的下倾方向等。由于深盆气藏的气水分布与常规圈闭气藏差异显著,在成藏机理上也就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9.
浅层气田提高低渗气层的采收率,降低储层的损害程度非常重要。浅层气因其产层埋深浅,地层压力低,储层物性较差等,生产作业中更易造成损害,形成伤害后使得单井产能急剧降低,甚至不能产出天然气。因此,开展必要的储层损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大量的敏感性实验分析,认为新场气田蓬莱镇组浅层气藏储层为弱速敏、中等水敏,临界盐度为(0.35~0.45)×104mg/L气藏,临界pH值在7~8之间变化,并提出对降低各种敏感性的作业条件。  相似文献   
160.
新疆牙哈凝析气田产能变化试井解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牙哈凝析气田是目前国内已投入开发的规模最大的整装凝析气田,投产以来开发效果很好。但目前牙哈凝析气田全面进入反凝析生产阶段,提气稳产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生产过程中的矛盾逐渐暴露。使用现代试井解释方法,应用KAPPA公司的Saphir试井解释软件对牙哈凝析气田9口生产井历次压力恢复试井、产能试井进行了试井解释,分析了牙哈凝析气田产能变化规律及反凝析现象对产能变化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一般储层渗透率为20×10-3μm2,测试点测试产量在25万m3时,为产能测试曲线出现负斜率的分界线;(2)反凝析现象的存在造成试井解释模型多采用径向复合油藏模型。这些对正确认识气藏开发动态及生产特征、加强动态监测技术研究、获得良好的注气效果和显著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