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06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51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大同盆地高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查明控制大同盆地高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地球化学过程,对大同盆地地下水高区31个水样进行了水化学特征及因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中均检测出,且含量高,最大ρ(F)达10.37 mg/L.该区高地下水以Na-HCO3型水为主,具有典型的富Na特征.PHREEQC饱和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中萤石为不饱和状态,地下水中ρ(F)主要受到萤石溶解影响.因子分析研究表明,水一岩相互作用、碳酸盐矿物溶解沉淀及Na- Ca离子交换作用是控制大同盆地地下水富集的主要水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432.
寿光市曾经是山东省地病防治的重点地区,通过在病区开展野外调查和岩土、水样测试等工作,总结了该区地病分布及地球化学环境特征,探讨了地病与地层岩性、土壤、地形地貌、浅层地下水、生活用水等的关系。在系统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当地高地下水的成因,认为岩石、土壤、海水是高浅层地下水的主要来源,高浅层地下水形成可能有海侵富集型和蒸发浓缩型。分析了地下水中富集的因素与过程,提出了地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33.
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中氟含量与锶同位素组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河北平原深层高地下水进行了研究,发现地下水中的含量与锶同住素组成(^87Sr)在水文地球化学性质上有3个相似点和一个明显的差异:①wsr和F一有相同的矿物来源,例如黑云母、角闪石等,这可能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参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的^87Sr值和其中的F含量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高值区都分布在子牙河附近及其以东的地区;(3)^87Sr/^86Sr比值(或^87Sr)与F-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都是水-岩作用“时间积累效应”的结果。二者的差异在于最大值的分布区不一致:δ^87Sr最大值分布区在子牙河一带,而F-含量最大值的分布区在吴桥-东光-沧州一带。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锶同位素对研究高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生态效应的良好示踪作用。  相似文献   
434.
碳酸岩可分为原始地幔原生碳酸岩和广义“碳酸岩”——富钡型碳酸岩。相对于原生碳酸岩,富钡型碳酸岩含有大量挥发分和碱土元素,产出了众多稀土矿床,具有较高的成矿潜力。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在碳酸岩岩浆演化过程中,挥发分和碱土元素是岩浆发生不混溶作用的关键因素,而且不混溶作用相对结晶分异作用更利于成矿元素的富集。因此,可以推断挥发分和碱土元素是富钡型碳酸岩的成矿的关键因素,不混溶模式是富钡型碳酸岩岩浆演化和成矿的主要机制。但是,这仅为理论推断的结果,而且许多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未发生稀土矿化的碳酸岩,数据的说服力较弱。在我国富钡型碳酸岩矿床中,山东微山稀土矿床具有成矿元素高度富集,代表了富钡型碳酸岩成矿强度大的特点;而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则代表了富钡型碳酸岩成矿规模大的特点,二者相辅相成,是研究富钡型碳酸岩成矿效应的理想对象。  相似文献   
435.
新型饮用水除氟吸附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馈足  陈慧  李洋 《地下水》2008,30(5):85-87
吸附法是目前饮用水除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而吸附剂的特性是决定除成本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将工农业废弃物、天然矿物及生物制剂作为除吸附剂,可简化吸附剂加工环节,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除成本。基于对国内外新型除吸附剂研究现状的介绍,提出新型饮用水除吸附剂的后续研究应侧重预处理和使用后的处置方法,以及工业化应用理论基础研究,以寻求经济、高效的治理工艺,早日大规模应用于饮用水水处理中。  相似文献   
436.
近年来浙西南萤石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相继勘查出常山岩前(八面山)和开化黄山两个大型萤石矿床,对区内(隐伏)萤石矿床的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床类型,结合区域地质矿产、物化探异常特征等并简要探讨了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37.
合成金云母多型种类与含量对云母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在X射线粉晶衍射(XRD)制样过程中云母00l基面极易产生择优取向,严重制约了云母多型组成和含量的分析。传统撒样法可促使晶体取向随机分布,但制备的试样表面不够平坦。本文对传统撒样法进行改进,在撒样过程中使样品架均匀旋转,从而获得表面平坦的试样。XRD测试结果表明,旋转撒样法取向指数(OI=I_(001)/I_(060))为3.9,与无择优取向的理论值4.5接近,明显优于正压法和侧装法(OI值分别为38.7和18.1),表明旋转撒样法能够显著减弱云母择优取向。这主要是由于旋转撒样法使晶体颗粒之间形成犬牙交错分布,提高了云母各晶面随机分布概率。Rietveld全图拟合分析显示,旋转撒样法获得的XRD数据精修效果较好,计算出本文合成的金云母样品中1M和2M_1多型含量分别为86%和14%,8个工业合成的金云母样品中1M和2M_1多型含量分别为57%~72%和28%~43%,并且存在较多的堆垛层错。总之,旋转撒样法减弱择优取向效果显著,为研究云母晶体生长、多型成因以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38.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高氟地区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健康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中毒性地方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关注污染源分析及暴露途径研究的同时,开展暴露途径评价健康风险研究也十分必要。据调查,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地区表层土壤含量高于当地区域背景值,本文针对当地存在超标导致地方病的实际情况,重点采集了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地区表层土壤、地层岩石、农作物、地下水等样品,主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分析方法对相关元素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高超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运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谷物和蔬菜暴露途径健康风险指数HQ<1,没有非致癌风险。当地人体暴露风险主要途径为饮用地下水摄入,相关的健康风险指数HQ>1,这表明通过饮用超标的地下水,可能具有潜在的非致癌风险。年度总健康风险为1.69×10-8,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建议的最大可接受年健康风险水平5.0×10-5,属于人类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根据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本文提出该地区饮用水安全性方面还需多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439.
韩久虎 《安徽地质》2021,31(3):276-279,285
淮北市地下水中铁、锰、含量存在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水标准的问题.铁、锰、含量具有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受控于水文地质条件,属于原生环境自然异常,可以通过加快地下水循环进行改善或采用生物、物理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440.
《气象学报》1935,11(2):89-90
雨量过常,天气阴凉,洪流泛滥,几遍全国;雨次(?)风上陆,灾情益增严重!上月十日,长江流域琖始之霉雨,至本月一日而暂行停顿。四日,一低气压中心形成于长江上流,绕道华南向东行,九日抵长江之口。同此期间,于东南海滨,亦有二低气压中心先后出现;是故四日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