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06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51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81.
作者根据1984年6月的现场调查,研究了黄河口及渤海西南部水体中的含量和行为,结果如下: 一、渤海西南部海水的F:Cl比的平均值为3.8×10~(-5)(S≥25),其值随盐度的降低而增加。 二、黄河水含量为0.54mg/kg,高于世界上一些未污染的河水及长江水。 三、黄河口水含量与盐度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因此河口水中是一保守成分  相似文献   
482.
波浪操纵说     
(一)通论谈天气学者,挽近可分三派:曰挪威派创自皮叶克纳司(V.Bjrk-ncs),其说以为天气之变化,其主因仅限于对流层内,是为极面学说(Polarfront-Theorie)。曰弗朗克孚(Frankfurt a.M.)派,以为天气之变化,其主因并不在于对流层,而在平流层中。此说导源于费干(H.v.Ficker)及德芳(A.Defant),但发挥而光大之,则为弗朗克孚大学已故教授司徒沸(G.ve)及其助手米盖(R.Mügge),是为平流层操纵说(Stratosphrische Steuerung)。曰来布齐(Leipzig)派,创自魏克孟(L.Weickmann),以为天气之演变,由于大气中波浪之起伏,此种波浪,既可导源于平流层,亦可导源于对流层,是为波浪操纵说(Wcllen-  相似文献   
483.
墨西哥各区含水层的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砷浓度和浓度都高于饮用水标准,调查表明,污染物是原生的;而少数区域的监测结果表明,污染主要是由于对水特殊处理后,将一些有毒元素释放到地下水中所致。在墨西哥北部Comarca Lagunera,就砷对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且在这些区域还发现了高水。这些地方砷的来源问题仍有争议。天然的和人为排放的砷污染了采矿活动频繁区域的地下水。墨西哥中部Zimapan裂隙石灰岩含水层被富砷矿物污染。尾矿和富含烟气的沉积物的冶炼污染了浅层小颗粒含水层(granular aquifer)。在SanAntonio-El Triunfo采矿区、加利福尼亚南部Baja和San Luis Potosi州的Santa Maria de la Paz也报道砷污染的情况。水文地球化学和统计学手段调查表明,即便不采矿,毒砂氧化也可能污染水体,如墨西哥高原的Independencia含水层就是这样的实例。在Los Azufres、Los Humeros和Acoculco地热区也有高浓度的砷检出,在Aguascalientes、Los Azufres、Los Humeros和Acoculco州调查了斑牙的发病率。水中的化物导致酸性的火山岩分解。墨西哥大部分居民都饮用地下水。目前对墨西哥地质概况的调查表明,在所有的水富集区,必须把测定地下水砷和化物浓度的工作提到日程上来,进行学科间的研究,评价污染物的来源。  相似文献   
484.
本文在调查搜集乾安县中毒病情基础上,结合对饮用水的质量浓度实际检测数值,对全县中毒与饮水的质量浓度之间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与探讨,确定了两者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485.
胡颖萍 《云南地质》2009,28(4):468-470
法测铜较其他碘量法快速、准确。提出以三价铁沉淀完全时,作为中和溶液调节所需PH值的指示,直观方便,容易掌握。  相似文献   
486.
大荔县为地方性中毒病高发区,主要因长期饮用含量高的地下水所致。通过分析大荔县269件地下水样品中含量,查明地下水含量为0.01~11.8mg/L,均值为1.91mg/L,含量高于1.0mg/L的水样样本达70.6%。调查分析发现,大荔县地下水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北高南低的特征,富集最严重的区域出现在渭河二、三级阶地的东端,高地下水区域占到全区总面积的63%。大荔县丰富的源、特定的地形地貌、干燥的气候环境以及缓慢的地下水力更替过程是造成地下水中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87.
不同茶园茶叶氟含量及土壤氟的形态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我国中西南产茶区12个茶园土壤样品和茶叶样品的采集,探讨了不同茶园茶叶含量和茶园土壤的形态分布规律。老叶和嫩叶含量分别为221~1 504 mg/kg和49.0~602 mg/kg,老叶含量是嫩叶的2.5~8.1倍。各形态含量随土壤层次加深没有统一变化规律,但各层土壤不同形态含量均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态>有机结合态>水溶态>交换态。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对茶园土壤的形态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老叶和嫩叶含量随水溶态含量的增加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但与其他形态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88.
土壤地质环境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大骨节病、克山病、中毒三种多发地方病区的土壤地质环境因素的研究,初步查清三种方病发病机理与土壤地质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发病区域内的气候、地形、土壤类型、植被、水文及水文、地质特征,并给出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89.
鲁西南地区高氟水分布规律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中毒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为典型的地方病之一,查明高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及其成因是除改水、防治害的前提。通过对鲁西南地区不同层位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及水文地质、地质条件等多个环境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查明了鲁西南地区高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影响浅层和深层高水形成的环境因素。浅层高水呈片状分布于洼地、缓平坡地等地势较低的区域,占鲁西南地区总面积的47%,大部分地区高离子含量为1.2~2.0 mg/L,局部大于4.0 mg/L,其形成受气候、地质环境、地形地貌特征及水化学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成因类型为溶滤-蒸发浓缩型。深层高水具有水平分带性,占鲁西南地区总面积的65%,大部分高离子含量为2.0~4.0 mg/L,离子含量分布与晚更新世沉积相带呈现很好的相似性,推测其为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古地下水。  相似文献   
490.
2013年9月4日福建仙游(25.6°N,118.8°E)发生MS4.8地震,福建水化学台网震前有多项前兆数据出现异常变化,异常测项随着临震而增加,异常集中出现在6—9月;水化学异常大多表现为中期异常,其次为短期、短临异常。其中,离子高值异常显著,异常井多,时间长;在时间进程上,有些前兆异常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在异常形态上,多井异常形态变化显示一致性和不一致性,个体与群体异常形态变化显示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