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34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是一个非线性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首先,针对其评价指标参数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随机性等特点,在充分考虑岩溶隧道水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Jousselme距离的指标信度测度动态赋权理论,实现不同的实例、不同的指标实测值对整个系统的动态赋权,降低实际工作中由于指标实测值误差或错误导致评价结果偏差的风险;其次,运用云理论优化集对联系度,与所得权重加权得出系统综合云联系度,并与等级评价区间期望加权平均得到危险值,同时生成对应的等级云图判定隧道水害危险性等级,进而判定岩溶隧道水害危险状态,实现水害危险等级判定的可视化;再次,基于大气降水为岩溶隧道水害主要来源的视角,选取年均降水量、入渗系数、汇水面积、渗透系数和单位涌水量5项指标作为集对云评价指标,并以6条典型岩溶隧道为样本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发现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的评价结果相吻合,证明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最后,将模型应用于京珠高速公路媲双坳岩溶隧道水害事故中,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采取与评价等级相对应的处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水害治理效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工程实用价值,评价流程可操作性强,为岩溶隧道水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我国煤矿防治水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水害致灾地质要素综合探查技术与装备、水害致灾地质条件综合改造治理技术与装备、突水灾害快速抢险救援技术与装备三个方面。这是在近日召开的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成果交流推广现场会上有关专家透露的。据了解,我国煤矿水害防治存在探查技术方法不足以做到精确定位、多手段综合配套探查应用不够、探查工作的持续性和信息的累积性分析不够等问题突出。为此,科研人员积极攻关:在物探、化探和钻探与水文试验方面,已有一  相似文献   
103.
灰色系统理论在煤矿水害防治决策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正林 《矿井地质》1990,(2):23-27,36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煤矿底板突水系数评价系统总体框架的介绍,并以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古交矿区为例,阐述了钻孔数据库的建立与查询系统的生成,着重说明了等值线的绘制过程,然后结合大量抽水试验数据,自动生成底板含水层等水压线和底板隔水层等厚线图,最后利用GIS叠加分析功能,根据突水系数的计算公式,生成了突水系数图。根据突水系数图的分析,划分出矿井底板的突水危险地区,对矿井防治水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潘谢矿区几起典型出水事故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工作面顶板砂岩出水具有出水时间短,水量迅速增大,储量以静储量为主等特点,分析了影响顶板砂岩涌水的主要因素(砂岩的发育厚度、埋藏深度、地质构造的影响、地下水对其补给的条件、煤层采动对覆岩的破坏程度、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钻孔的封闭质量等),并提出防治煤层顶板砂岩水害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6.
煤矿突水灾害的预警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我国煤矿的水文地质务件和矿井生产的需要,本文提出了煤矿水害的预警系统,论证了煤矿水害的预警原理煤层底板递进导升突水的突水机理、陷落柱的厚壁筒破坏突水机理、老塘的土坝溃决突水机理,提出了各类突水的判别标准和预警级别确定方法,同时还介绍了水害预警的实现技术和远程监测技术.该项技术在淮北煤业集团已得到成功应用,显示了其在煤矿安全、高产、高效生产上的作用和在我国煤矿水害预测预报上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7.
重庆松藻煤矿茅口灰岩岩溶水害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述和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5):65-67,77
松藻煤矿井下+335大巷C6岩溶裂隙出水点,由于接受地表汇水洼地水源的补给,最大涌水量达3 500m3/h,对矿井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通过物探、巷探、施工截流巷等勘查方案揭露了C6'岩溶裂隙通道,经过高压帷幕注浆阻断下渗通道等治理措施,排除了困扰该矿20多年的水害威胁,为煤矿类似水害的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8.
大型地下工程中涌(突)水成灾的大部分属于岩溶涌(突)水。岩溶含水介质类型、岩溶蓄水构造与地下工程岩溶涌(突)水形式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将岩溶含水介质划分为快速紊流和渗流两大系统,分析了典型的岩溶蓄水构造及其对地下工程施工运营的影响,然后给出了大型地下工程中岩溶涌(突)水的典型模式,最后对岩溶区大型地下工程防水工作的程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9.
因采动白垩系红层压覆下的煤层,从而破坏了白垩系底砾岩岩溶裂隙水的动态平衡,导致白山坪矿白采动前的矿井南翼水量50m^3/h,突增至3700m。/h(1996~1997年),造成矿井6次穿水,2次淹井严重后果。1997年采用帷幕注浆治理,并经近10年运行及多次洪水考验,目前矿井南翼矿井涌水量稳定在150m^3/h之内,一般120m^3/h。帷幕注浆治理矿井水害获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10.
应用逻辑回归和逐步回归方法对青藏铁路青海段由降水引发铁路水害气象风险评估进行研究,以青藏铁路公司提供的铁路沿线水害统计资料为依据,选取2000—2014年青藏铁路沿线青海境内14个气象站点和28个加密气象站降水资料,开展降水引发的水害气象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水害的发生不仅与降水量级有关,还与降水的性质和持续时间有关,铁路水害主要集中在7—8月,高发路段是乐都-平安、湟源-海晏段。导致青藏铁路沿线水害的主要降水类型为区域性强降水和连阴雨。考虑到降水持续时间对水害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出的铁路水害诱发指数和水害有效降水因子,且距水害发生时间愈近,日降水量对水害发生的作用就愈大。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判断青藏铁路青海境内各区段水害的发生有无,其预测模型总判对率均超过86.2%,其次运用逐步回归评估模型计算出水害预报等级,经检验对最高级别1级的预报准确率达88.9%。可见,逻辑回归模型和逐步回归评估模型在青藏铁路青海境内铁路水害预报和评估工作中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