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2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1163篇
测绘学   197篇
大气科学   1855篇
地球物理   138篇
地质学   1609篇
海洋学   387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81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71.
利用涡度、风场,结合地形,对2000-07-11-14日陕西省大范围降水形成洪灾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揭示了大降水与主急流东移后的弱急流有密切关系,得出:低层源源不断的水汽、高空弱冷空气以及地面上风切变和特殊地形的共同影响,地表植被破坏严重,是造成这场洪灾暴雨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972.
2000年北疆地区初雪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疆地区一次初雪天气的分析表明,在高空横槽转竖过程中强烈的冷平流使得降水时温度迅速下降并维持较低,为雨转雪提供了基本条件,充沛的水汽和较强的上升运动是大降水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3.
我国南方MCC的涡度、水汽和热量收支平衡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康凤琴  肖稳安 《高原气象》2001,20(3):333-339
采用合成分析方法 ,将我国南方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生命史划分为 7个子阶段 ,详细探讨MCC演变过程中的涡度、水汽和热量收支平衡演变特征 ,着重分析了中小尺度系统在MCC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 1)在MCC过程中 ,中γ尺度和中 β尺度系统活动是引起涡度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2 )在MCC初始阶段有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消耗MCC的水汽、热量而积极活动 ,造成MCC的视热汇、视水汽汇。成熟阶段的源区域表明有中小尺度系统的活动造成MCC的视热源、视水汽源 ,这是MCC具有长生命史的原因。MCC后期 ,中小尺度对流系统活动造成的视水汽汇和视热汇 ,与有利的大尺度天气条件的逐渐消亡 ,使MCC渐渐消失。 ( 3 )MCC的形成和启动受大尺度环境场的控制 ;一旦MCC开始活动 ,对流层低层、中层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对MCC的发展与持续过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MCC前期 ,中小尺度对流活动消耗MCC的总能量而启动 ;在成熟阶段中小尺度对流活动释放总能量造成了MCC的长生命史 ;MCC后期 ,大形势发生改变 (如位势不稳定度的变化等 ) ,积云对流活动和(或 )中尺度对流活动的作用与大尺度形势趋势一致 ,致使MCC消亡。 ( 4 )在MCC前期 ,潜热释放是主要加热因子 ;而后对流垂直输送水汽和热量的作用比对流凝结加热的作用大。  相似文献   
974.
许彤 《贵州气象》2001,25(3):10-11
对1996年12月14日桃仙机场出现的一次全天雾影响的低能见度天气进行分析,为复杂天气情况下的低能见度预报和飞行保障寻找出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975.
对流层中上部水汽对高原低涡形成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98年8月4日那曲低涡形成前的卫星监测水汽图像的分析,用η模式对该低涡进行的数值模拟,及对高原以南及洋面上空对流层中上部增加水汽的数值试验,得出:印度洋阿拉伯海是这次高原低涡形成在对流层中上部一个重要的水汽源,印度西部-阿拉伯海上空对流层中上部水汽增加,可使高原上出现有利于低涡形成的高底场,温度场条件,用卫星监测的水汽图像改善在高原以南及洋面上空对流层中上部水汽条件,对数值预报结果有改进。  相似文献   
976.
高中地理上册(人教版)167页第二自然段指出;“地球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而不是氮和氧。”而现行高中生物教科书(人教版)则称;“一般认为,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甲烷、氨、水蒸汽、氢,此外还有硫化氢和氰化氧。”同是原始大气,两种教材表述的主要成分却出现差异.使学生对原始大气主要成分迷惑不解。  相似文献   
977.
江西修水地区震旦纪前后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和物质来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凌洪飞  刘继顺 《岩石学报》1992,8(2):190-194
本文报导了江西修水地区前震旦系与震旦—寒武系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前震旦系浅变质沉积岩:~(143)Nd/~(144)Nd=0.512000~0.512214,ε_(Nd)(t)=-2.57~3.91,t_(DM)=1563~1859Ma;震旦—寒武系沉积岩:~(143)Nd/~(144)Nd=0.511710~0.511902,ε_(Nd)(t)=-8.04~-9.99,t_(DM)=1833~2426Ma。两者之间的显著差异反映了震旦纪前后沉积岩物质来源的不同及沉积构造环境的改变,前震旦纪地壳活动性强,沉积岩中含有较多的幔源物质;震旦纪以后地壳活动性减弱,沉积岩以陆壳再循环碎屑为主。  相似文献   
978.
979.
980.
白面山锡石硫化物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白面山锡石硫化物型Sn、Zn、Sb等多金属矿床,处于广西姑婆山复式花岗岩岩体南部接触带的内凹部位。矿床北东部出露有岩体之主体,西、南部出露有主体之补充侵入体(浮船岭岩体)和一组走向NE的中酸性岩脉。赋矿围岩主要为中泥盆统信都组碎屑岩类和东岗岭组碳酸盐岩类。地层褶皱构造简单,主成矿构造为近SN走向、朝西陡倾的F_2断裂带。矿体形态以似层状为主,次为穿层脉状,少数为不规则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