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酒泉盆地位于祁连造山带北缘西部,是走廊盆地群西端的一个重要的富油气盆地,酒西盆地是酒泉盆地的次级盆地之一,下白垩统已钻获多口中、高产工业油井,显示具备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白垩纪酒泉盆地的成因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对酒西盆地红柳峡早白垩世地层的实测剖面沉积相研究,得出当时的沉积环境具有由深湖亚相向前扇三角洲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到扇三角洲平原亚相的演化序列,说明盆地发展经历了初始断陷阶段、断陷扩张阶段和坳陷阶段,是具有典型的断-坳双层结构的盆地。在结合盆地勘探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对比,提出白垩纪酒泉盆地与我国东部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类比中国东部早白垩世伸展断陷盆地的成因,提出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及西伯利亚板块向南漂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闫斌  朱祥坤  张飞飞  唐索寒 《地质学报》2014,88(8):1603-1615
通过分析宜昌峡东地区九龙湾剖面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黑色页岩的微量元素和Fe同位素组成,对埃迪卡拉纪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行了制约。黑色页岩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富集系数以及U/Th、V/(V+Ni)、V/Cr值等在陡山沱期存在着明显的演化趋势。这些趋势显示陡山沱组二段下部水体处于氧化的状态,陡山沱组二段上部水体处于还原状态,陡山沱组四段黑色页岩发育在氧化环境中。同时,陡山沱组二段下部黑色页岩富集重的Fe同位素,表明黑色页岩来自于海水的铁主要是以Fe3+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形式沉淀的,进一步说明这个时期的水体处于氧化状态。综合黑色页岩微量元素和Fe同位素信息,显示在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早期海水经历了先氧化后还原的过程,陡山沱晚期海水变得氧化了。这种特征与埃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生物群的出现和演化相对应,说明海洋的氧化为埃迪卡拉纪生物的出现和演化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3.
四川宣汉百里峡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艳梅  周申立  韩敏  刘斌 《安徽地质》2006,16(4):273-276
四川宣汉百里峡地质遗迹景观地区位条件优越,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构造剖面典型,轮廓清楚,岩溶地貌发育,峡谷以及奇峰怪石,地质水体众多。配以人文景观资源,景观特点突出,具有极高的科研、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扬子地台北缘─-宜昌峡东黄陵背斜东西两翼若干条晚震旦世陡山沱组剖面的系统研究,发现并获得了丰富的微古植物及宏体生物化石;并依次描述了其类型特征,总结了其在垂向地层中的分布演化规律,建立了两个宏体生物化石群落。最后,初步讨论了区内软躯体动物和具骨骼等后生动物的起源。  相似文献   
85.
季泽龙  刘晓峰 《地质学报》2023,97(6):1753-1765
前人普遍认为峡东地区成冰系仅发育南沱组,缺失古城冰期和大塘坡间冰期相应地层。笔者发现峡东地区青林口剖面原先划定的南沱组包含上、下两套冰碛岩及之间的页岩夹含锰灰岩,应解体为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本文在剖面实测的基础上,对比了青林口剖面含锰灰岩与长阳古城村剖面菱锰矿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分析了CIA、CIW和PIA等化学风化强度指标的垂向演化。结果表明,青林口剖面和古城村剖面成冰系均由两套冰期地层夹一套间冰期地层组成;青林口剖面大塘坡组含锰灰岩与古城村剖面大塘坡组菱锰矿具有相似的岩石学和稀土元素特征,指示两者应为同时期地质作用的产物;青林口剖面与古城村剖面大塘坡组在形成过程中所遭受的化学风化强度显著高于冰碛岩地层。因此,峡东青林口剖面成冰系包含成冰纪古城冰期、大塘坡间冰期及南沱冰期的沉积记录,为完整的成冰纪地层序列。  相似文献   
86.
基于高分辨的卫星资料和再分析资料,本文采用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带通滤波等方法研究了季节内时间尺度上东太平洋峡谷风的变化,并首先发现冬季东太平洋峡谷风存在4~16 d的季节内变化周期。进一步分析表明在该时间尺度上峡谷风异常与局地海温异常之间的关系存在由负相关到正相关的明显转变,在峡谷风强度达到最大之前及最大时,峡谷风异常与局地海温异常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大气对海洋的强迫作用,北风分量的加强使中高纬度干冷空气进入峡谷风地区,海表面的净热通量损失使得海温降低。在峡谷风强度达到最大之后其与局地海温异常的关系则转变为海洋对大气的强迫作用,冷海温异常可一直持续到峡谷风强度达到最大后的第六天。冷海温异常的维持使得湍流混合受到抑制,导致其上的海表面风速减小。此外,峡谷风的季节内变化可能与东太平洋至北美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演变有关。在湾区峡谷风达到最大之前,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正异常逐渐东移南下并在其最大时到达墨西哥湾上空,使得北美高压增强,湾区两侧气压差增大,对应湾区峡谷风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7.
豫西西峡地区原秦岭群南缘解体出一套浅变质地层,并将其新建定名为峡河岩群。本文就岩石组合、变形—变质等地质特征为基础,对其生成环境和构造演化历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8.
有机锡化合物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及其生产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特别是食用植物油因甘油三酯(脂肪)含量较高,约占植物油的95%以上,给分析检测带来较大的基体干扰。本文采用低温冷冻提取结合固相萃取技术,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植物油样品中二丁基二氯化锡、二苯基二氯化锡、三丁基氯化锡、三苯基氯化锡同时分析的方法。实验对比了甲醇、乙腈、乙醇三种有机萃取溶剂分别在低温冷冻提取和常规液液振荡提取条件下的提取效率,并考察了PSA、中性氧化铝、弗罗里硅土及活性炭四种净化材料对食用油提取液的净化效果。确定了食用油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净化方案为:以10 m L甲醇为提取溶剂在低温冷冻条件下充分提取两次,并通过50 mg活性炭净化提取液。为评价该方法的准确性,对食用油样品进行三个不同水平的添加回收实验,各有机锡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74.2%~99.5%之间,接近或优于现行国标及相关研究(70%~120%),可应用于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玉米油及调和油等不同基质的食用植物油中有机锡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9.
黑沟峡火山岩位于南秦岭勉(县)略(阳)构造带略阳地区,由拉斑玄武岩及少量钙碱性安山岩组成。对黑沟峡火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黑沟峡安山岩LA-ICP-MS U-Pb测年结果为807±13Ma(MSWD=36,n=14),限定其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中期。玄武岩SiO2含量为43.54%~5451%, 富Na贫P, 稀土配分曲线整体左倾, 整体表现出N型洋脊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 其源区受到再循环物质的改造。安山岩SiO2含量较高(57.92%~60.71%), Na2O和K2O含量变化大, Nb、Ta、P、Ti等负异常明显, La/Yb、Sc/Ni、Th/Yb等微量元素特征表现出大陆边缘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较高的Mg#值(40.40~60.72)以及变化较大的Cr、Ni含量、A/CNK值(0.58~1.62), 表明安山岩为壳幔混合成因。本文研究表明,黑沟峡火山岩并非前人认为的晚古生代“双峰式火山岩”,而是新元古代勉略洋盆存在及俯冲作用的产物。结合区域资料, 认为勉(县)略(阳)地区存在新元古代早中期弧—盆体系, 且洋盆北向俯冲作用持续到800 Ma左右, 该过程很可能是对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的响应。  相似文献   
90.
水洞峡蛇绿岩主要由辉石岩、辉长岩和玄武岩组成。玄武岩的Sm-Nd年龄值为492.9±22.6Ma,表明为早奥陶世岩浆产物。玄武岩具有较高的SiO2和TiO2含量,LREE富集,基本无铕异常,具有较低的Th/Ta比值,和较高的Ta/Hf的值,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与WPB相似,与OIB有区别,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玄武岩均投入WPB区域。根据上述特征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认为可能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