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289篇
地质学   1112篇
海洋学   16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26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31.
云南老王寨金矿田金的迁移形式和富集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成矿过程不同阶段形成的包裹体温度、压力及成分,在了解成矿热液的成矿过程中温度、压力及其组分变化的基础上,将实验地球化学与热力学方法相结合,研究了金矿田成矿热液在成矿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迁移形式及金沉淀富集的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金在热液中主要以AuCl4^-、AuS^-、Au(HS)2^-、AuAsS3^2-、AuSbS3^2-的形式迁移,并在物理化学条件t、p、pH、fα2、fs2降低的情况下富集。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地下水中铜元素迁移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铜元素的迁移富集与含水介质及其上覆土层中的铜元素含量、地下水的酸碱度、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和氧化还原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
铅的成矿机理新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郑大中 《云南地质》2003,22(4):382-394
通过对铅及其氢化物的理化性质,铅矿床矿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内生锡矿物的化学成分、铅矿物的共伴生矿物特征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认为铅氢化物,铅合金氢化物是铅成矿的主要迁移形式。在强还原、富氢、高压环境下,可随岩浆、热液、热气迁移至地壳浅部。在减压,贫氢,富硫的相对氧化环境;硫化成铅的硫化矿物及其硫盐矿物,或在氢逃逸氧化的贫硫环境;形成铅的单质及铅的合金矿物,并在长期地质事件中叠加,富集成铅矿床。  相似文献   
34.
森林沼泽区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浚  丁汝福  陈伟民 《物探与化探》2003,27(6):431-434,448
通过景观调查和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试验,对我国东北森林沼泽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存在形式、迁移富集机制、影响因素、采样介质、采样粒度、采样方法等理论和方法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该类地区元素表生分散富集的某些地球化学规律和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35.
介绍了呼和浩特市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区土壤次生环境进行了质量分区划分,探讨该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元素迁移概略,提出了土壤环境地球化学治理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36.
岩石断裂作用的复杂性和混沌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裂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体系,受到岩石结构、反应、流体迁移、应力、岩石变形和力学等多种地质因素和过程的耦合控制。本文建立了断裂体系的反应-输运-力学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编制了模拟程序。以湖南水口山矿区为例,通过动力学模拟表明不同地层岩性的断裂渗透率大小和演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断裂作用促使岩石渗透率的空间非均匀性增强,从而有利于流体的局部汇聚和矿体的形成。断裂中压力随时间呈现出非周期振荡变化,反映了断裂演化的混沌特征。  相似文献   
37.
研究讨论了云南强震活动的时空特征,指出区内M≥68级地震呈现活跃与平静;主体活动区东西交替及时空轮回迁移等特征。据此指出1988年云南地区进入了M≥68级地震强震活跃期,主体地区在云南西部,1995—1997年存在发生6—7甚至7级以上地震的危险。同时讨论了孟连73级地震前相关区地震活动,滇西北、滇西南有关b值、小震频度、调制比异常等8种地震学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进程等特征。特别指出了1994年9月至1995年5月滇西南地区M≥47级地震形成的时空密集现象,及其在短临阶段对震级及地点方面判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氡迁移的接力传递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扩散和对流等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解释氡法探寻深部矿藏、预报地震和研究地球动力学带等方面的氡迁移的接力传递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镭传氡和氡传氡,也可能是借助于其它的物质或自然力来传递,传递方式有二棒接力和多棒接力.扩散和对流等10多种作用.一般地说,只能使氡气作短距离的迁移,而接力传递作用则可以解释氡作长距离的迁移.  相似文献   
39.
迁移方程原原子核物理,气象预报和人口理论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此类问题的逆问题更具有其实用性,作者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应用奇异积分方程理论,给出了求解此类问题的具体表达式。  相似文献   
40.
张麻井铀钼矿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与火山岩有关的热液铀矿床,围岩蚀变广泛发育,其中黄铁矿化在该矿床分布虽 较为局限,但是与铀钼成矿关系密切。为了研究黄铁矿化蚀变与铀、钼成矿的亲缘关系,文章对张麻井的黄铁矿化蚀变岩 进行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选择Yb作为不活动组分,使用质量平衡迁移计算方法, 利用Grant公式对其组分迁移进行定量 计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铁矿化蚀变岩的TFeO含量极高,介于11.24%~24.57%之间(平均18.45%),其中Fe2O3含量 10.78%~25.25% (平均18.64%)、FeO含量1.43%~1.90% (平均1.69%),Fe2O3/FeO比值平均为10.99,有可能受到后期氧 化。黄铁矿化蚀变岩在Isocon图解上等浓度线斜率小于1,表明整体发生了组分的带入,带入的主要组分为大量的TFeO (131倍),成矿元素Mo(884倍)、Pb(11倍)、U(4.9倍)、V(2.8倍)、Ta(0.44倍)、Cu(0.64倍),碱金属Na2O(0.45 倍),以及Cd(424倍)、Bi(13倍) 等;带出的主要组分有碱金属Li(-0.73)、K2O(-0.17),成矿元素Zn(-0.38)、Cr (-0.37),以及Eu(-0.58)、Sc(-0.25) 等。其中SiO2略微减少(-0.03),带入的Mo含量远大于U的含量,据此认为黄铁 矿化与钼成矿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