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7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测绘学   145篇
大气科学   553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2230篇
海洋学   2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5篇
自然地理   10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马玉信 《地下水》1990,12(1):3-7
本文用详细的数据介绍了河北省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并通过分析指出,山区是整体有余,局部超采,而平原区则反之。河北省目前的地下水资源潜力主要在:1)芋怀盆地的5.51亿m~3地下水可开采资源;2)坝上的8.81亿m~3调节资源;3)中、东部平原约12亿m~3的浅薄层淡水;4)13.31亿m~3的微咸水,5)70%的并灌面积达到防渗标准化后的10亿m~3节水量;6)合理的地面水调度。  相似文献   
993.
秦佩瑛 《水文》1990,(3):22-27
  相似文献   
994.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对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昌马、双塔和花海三大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各不相同。昌马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高级阶段,开发潜力最小,进一步开发应以深度开发为主,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均处于中级阶段,进一步开发潜力较大,其中花海灌区开发潜力最大,水资源开发方式应逐渐从广度向深度转变,耗水型向节水型过渡。研究结果对疏勒河流域灌区尺度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王秀颖  刘和平 《水文》2016,36(3):50-55
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浑河流域2005~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并基于各评价指标对浑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3年浑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不显著的下降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现波动变化;流域一直处于水资源生态赤字状态,仅在2010年出现盈余;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指数低于可持续发展足迹指数范围,但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持续下降。总体来看,流域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但2010年后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并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96.
根据2015年10月份开展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有机污染指数和富营养化指数对秦皇岛主要入海河口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秦皇岛市入海河口的首要污染物为DIN、DIP;大蒲河口、汤河口和新开河口的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大蒲河口、汤河口和洋河口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其次为戴河口、新开河口和石河口。建议对入海污染物进行严格的总量控制,加强对港口、船舶的环境污染监管,从而进一步改善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97.
中亚地区水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中亚地区地处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匮乏,是国际上水问题十分严重的地区。本文收集了自2000年以来近15年的相关文献,从文献数量、研究机构、研究方法和主要水问题等方面,综述国内外中亚地区水问题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分析得出以下认识:① 中亚地区水问题是地理学研究热点之一,中国、德国和美国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水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流域水环境两个方面,中国在跨界河流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丰富;② 气温升高与降水增加是中亚地区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受气温升高影响,陆地水储量与河川径流减小趋势明显,水资源日趋短缺;③ 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加剧了土壤盐渍化和土地退化,加重了水环境污染,加大了流域水环境的压力;④ 复杂的地缘政治使中亚地区跨界河流管理成为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从已经获得的成果还可以看出,基础数据获取方法、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分析、气候—水文—社会—政治相互作用机制等将是未来中亚地区水问题研究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8.
杨孙本 《台湾海峡》1989,8(1):79-83
本文根据福建沿海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分段简述了该区水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对今后的开发利用方向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刘洪滨 《海岸工程》1996,15(1):39-45
扼要论述了青岛市水资源面临短缺的严重形势,认为解决青岛地区水危机仅靠传统开发水资源方式已很困难,必需积极利用青岛的科技、资源优势,开发新水源。  相似文献   
1000.
福建主要港湾水体中几种悬浮物质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福建主要港湾水产养殖容量研究”项目成果,报道了2000~2001年福建15个港湾水体中几种悬浮物质含量的调查资料,讨论了它们的分布状况.这几种悬浮物质含量与养殖生物的生长状况有着密切相关,也是某些生物的营养源,现场调查的结果为计算贝类养殖容量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