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长江宜昌段水系沉积物镉高值带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贡献因子和富集因子等方法对长江宜昌段水系沉积物Cd的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层对宜昌段水系沉积物Cd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震旦系>二叠系>泥盆系>志留系;前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则对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形成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利用贡献因子、富集因子和MapGIS空间分析综合研究表明,震旦系和二叠系含矿富Cd地层的风化产物是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主要自然来源。区内锌矿、煤矿和磷矿开采过程中的尾砂、废水的堆积和排放是长江宜昌段Cd高值带的重要人为污染源。  相似文献   
62.
石家庄大气污染与沙尘天气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2—2006年石家庄市逐时气象资料和环境监测资料,分析了8次典型沙尘天气对空气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尘天气的首要污染物均是可吸入颗粒物,春季中度以上污染日平均出现在沙尘日当日或次日;造成石家庄沙尘天气污染源分外来型、本地型以及二者共同影响型3种;其中,本地型沙尘污染多受冷锋影响,PM10浓度与风速呈正相关。而外来型污染多处于弱气压场控制,PM10浓度与南风呈反相关,而当风向转偏北时则利于污染物积累。  相似文献   
63.
黄石市罗桥地区土壤镉污染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石市罗桥地区土壤中镉元素污染的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研究表明:1)罗桥地区土壤Cd的背景值为0.068×10-6. 2)不同性质的土壤中,Cd的全量及有效态含量也有差异.其含量大小依次为:排放污水水沟污泥 > 水稻土 > 岗地土. 3)距污染源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中Cd的污染程度也不同.Cd污染主要集中于土壤的表面,很少向下迁移.污水样品中的Cd含量也随着排污上游到下游因污水的净化能力增强而降低. 4)对于各污染土壤样品,土壤中各形态Cd含量关系依次为:残余态 > 交换态 >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 水溶态 > 有机态.5)因污水排放及污水灌溉引起的水型污染是罗桥地区土壤Cd污染的直接来源.大冶有色金属冶炼厂废气排放也是罗桥地区土壤Cd污染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4.
地下水水质模型的直线图解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温季  周新国 《地下水》2000,22(1):29-32
本文对在一维均匀流场,平面二维弥散,瞬时投源情况下的弥散试验资料进行适当变换后,可得回归直线方程,应用回归直线的斜率和纵截距分别求出污染源(x0,y0,t0),传导系数(DT,DL),含水层流速(μ)及瞬时投入单位含水层厚度上的示踪剂的质量(M)。  相似文献   
65.
66.
围绕当前中国源头治理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脱节严重的突出问题,在编制行业小类污染源全覆盖且取值简便的产强系数等级划分表的基础上,构建全国行业小类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生活源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氮(TN)污染物产强环境准入基准体系,并以青岛市为例,评价污染源产强环境准入基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聚类分组和归并,“全国产强列表手册”编列的3022个COD和1734个TN亚小类污染源归一化产强系数都可划分为13个等级。对于“全国产强列表手册”编列的321个COD和133个TN行业小类,产强准入基准等级构成有显著差异,分别有10和12个等级,其中不同等级占比分别是II-2和IV-6最高,V-9和VI-12最低。根据产强系数检验性监测结果按从严标定准入基准表明,对于青岛市254个COD和109个TN行业小类,产强准入基准构成与全国有所不同,分别有10和11个等级,其中分别有77和14个低于全国准入基准等级。根据青岛市陆源COD和TN产污数量比较分析表明,分级比分类产强核算结果平均相差约6%,远远低于产强系数检验性监测偏差(49%)和13等级产强等级内变幅(39%)。这说明,在按“全国行业小类COD和TN污染物产强环境准入基准体系”建立完善中国污染源产强环境准入制度中,不仅按产污数量分级产强核算结果具有相当的准确性,而且按从严标定准入基准的原则也具有相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7.
Matty  JM 《国外地质与勘测》1994,(1):F003-F003,F004
  相似文献   
68.
地下水水质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地下水由于分布广、水质好且开发费用低而成为全世界重要的供水水源。中国北方生活供水的一半来自地下水,地下水也是干旱期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然而,地下水水质日益面临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威胁。地下水水质监测是评价水质状况最可靠的方法,并可作为供水水源保护的早期预警系统。它为水管理部门和水用户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世界上正在执行两个巨大的地下水质监测和评价项目:一个是欧盟的水框架计划;另一个是美国的国家水质评价计划。文章评述了地下水水质监测的现状,介绍了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地下水污染源分级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方法。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是土地利用规划和供水水源保护的基础。地下水污染源分级结果为污染源治理提供了优先顺序。地下水污染风险分区图圈划出地下水污染的高风险区,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污染监测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9.
水体污染的遥感方法及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介绍了水体污染的遥感机理、方法,并探索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随着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增加,水体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反射率逐渐降低。经比较发现,先对图像数据进行对数变换、IHS变换和KL变换后再进行密度分割及图像分类,可以更好地区分和识别水体污染。采用这一方法,制成了广州地区水体污染时空分布卫星影像图,并结合地面实际分析和调查资料,初步总结了珠江广州段水体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污染变化趋势。通过对最新遥感数据的处理,结合区域或流域水污染的变化趋势和污染源研究,利用GIS技术建立区域或流域污染预警系统,为污染的宏观监测和研究以及水资源保护的决策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70.
王善堂 《甘肃地质》1997,(Z1):102-105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出浅层地下水中酚的主要污染源。并以试剂示踪方法,演译了酚在包气带和饱水带中的运移过程,推算出弥散系数、迟后补给因子等有关参数,为预防地下水有机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