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赵忠贤 《地下水》2009,31(4):135-138
灌区水文地质是灌区各项规划设计及技术改造的基础工作。初步提出了灌区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纲要,划分了灌区水文地质勘察的基本类型,拟订了灌区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2.
石家庄污灌区土壤中As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石家庄污灌区土壤的平面和垂直剖面土壤样品中As含量数据,制作了As分布图,总结当地As元素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石家庄污灌区内表层和深层土壤中As的分布都受到强烈的外源影响:表层As的分布受到污水排放源位置的控制,深层土壤也受纳了从上层向下迁移的外源As,在表层和深层都形成了若干高值区,各高值区具有独立成因;垂向分布上As主要富集在深部粘土层。  相似文献   
63.
郭健  郭琳  张兵 《地下水》2011,(4):46-48
根据孔雀河流域下游平原灌区自然地理特征,分析盐碱地形成的原因,探讨实施治理盐碱地改良利用应遵守的原则,提出以水利土壤改良为先导,配以农艺改良和生物改良等治理综合措施。以期达到盐碱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4.
王怀国 《地下水》2011,33(3):93-94
位山灌区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通过发展井渠相结合灌溉技术,推广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控技术,应用渠道衬砌等高效输配水技术,鼓励发展微灌、喷灌等田间灌水技术,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为农业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65.
张利民 《地下水》2011,(6):98-99
黑河引水灌溉工程是继黑河金盆水库枢纽工程、输水工程、城市净水厂工程、城市配水管网工程建成之后又一项充分利用黑河水库调节功能、合理开发区内地下水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灌溉工程.依据灌区水资源的平衡分析研究,认为在保证城市供水前提下,优先利用地表水,适当开发地下水,分区分片采用渠灌、渠井双灌等不同灌溉开发方式是解决灌区水...  相似文献   
66.
依据科学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等级分类体系和解译标志.通过对三期塔里木灌区土壤盐渍化信息数据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了该区土壤盐渍化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活动促进了盐渍化的发展;塔里木灌区土壤盐渍化主要分布于盆地的北部和西部,危害重点地区是喀什、叶尔羌河流域等地.并由老灌区向新灌区、中重度向轻度...  相似文献   
67.
5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1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在人口密集、灾害易发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应采用国家标准的上限,并可视城市发展实际适当超前提高有关建设标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68.
以河北省石津灌区为研究对象,以2007-2009年两季冬小麦生育期为研究时段,基于Hydrus-1D和Modflow模型模拟分析了井渠结合灌溉模式下冬小麦的净入流量水分生产率和净灌溉水分生产率的尺度效应(作物、田间、分干、干渠和灌区尺度)。结果表明:①从作物尺度到灌区尺度,损失水量越来越多,使得净入流量水分生产率和净灌溉水分生产率分别减少了9.49%和16.59%;②由于研究区地下水埋深较大,冬小麦生育期内渗漏补给地下水库的重复利用水量很小,而净灌溉水分生产率因为考虑了这一小部分重复利用水量,比传统的灌溉水分生产率有了小幅提升;③在多年时间尺度上,由于渗漏水量能够全部进入地下水库被重复利用,净入流量水分生产率随尺度增大而增大,而不同空间尺度的净灌溉水分生产率也比冬小麦生育期时间尺度上提高37%~65%。  相似文献   
69.
陕西省列入水利部、国家农发办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173个,利用调研和现状分析总结,针对当前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确定项目规模、规范项目申报,鼓励项目捆绑、相互配套,以及提高科技含量、加快现代化灌区建设的思路和建议,顺利完成农发中灌节水配套改造任务.  相似文献   
70.
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东部的景电灌区是黄河景泰川电力提灌二期工程覆盖的重要地区。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区内排水不畅导致该区成为次生盐渍化发生的重点区域。为更好地预测景电灌区的土壤盐渍化问题,服务盐渍化防治和盐渍土改良的国家需求,基于地表实测高光谱反射率和土壤电导率数据,从模型稳定性、噪声问题、共线性问题和准确度4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分布式随机森林(Distributed random forest,DRF)和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3个模型在景电灌区土壤盐分预测方面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实测高光谱反射率数据与土壤电导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高光谱数据为土壤盐分预测研究提供了便利;(2)DNN模型的稳定性高,对噪声和共线性问题的处理能力更强,模拟准确度相对较高,而DRF和GBM模型模拟结果差别较小。DNN模型更适于景电灌区土壤盐分预测研究,这在模型适用性方面为该区域的土壤盐渍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