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3篇
  免费   2130篇
  国内免费   2489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467篇
地质学   10896篇
海洋学   1448篇
综合类   503篇
自然地理   45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325篇
  2021年   408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505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597篇
  2010年   445篇
  2009年   498篇
  2008年   476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473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577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425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397篇
  1996年   418篇
  1995年   369篇
  1994年   328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310篇
  1991年   243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158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5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国常 《贵州地质》2002,19(2):93-98
在岩性及岩相观察基础上以不同类型的米级旋回层序作为分层和描述地层的基本工作单元,把米级旋回层及其有序叠加形式作为识别三级层序的基础,通过野外露头的详细观察、描述认为:在南盘江坳陷晚古生界地层中SB1型层序界面是以区域平行不整合面、古风化壳、古土壤层、下伏地层的强烈白云石化以及沉积物转化面为识别标志;SB2型序界面是以沉积物转化面、地层结构转化面及古土壤层为识别标志:SB3型层序界面是以凝缩段直接覆盖在下伏地层之上为识别标志;SB型层序界面是以上下地层的岩性组合、地层结构转化面及年代地层为识别标志。  相似文献   
992.
贵州泥堡金矿区矿床构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陶平  李沛刚  李克庆 《贵州地质》2002,19(4):221-227
作者在总结了泥堡金矿产出特征和矿田构造特征的基础上,从褶皱、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容矿部位、地层原始层状构造及次生层次构造特征,以及构造期次分析等方面入手,对泥堡金矿区的矿床构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故对黔西南金矿勘查工作及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吐哈盆地地质概况;十红滩铀矿区找矿目的层地质和砂体特征;重点对层间氧化带的纵横展布规律、地球化学分带性及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作了阐述;对十红滩铀矿床南、北矿带的空间分布、形态、规模、物质成分、铀存在形式及南、北矿带差异做了研究。通过分析,最后得出十红滩铀矿床控矿因素是层间氧化带、鼻状隆起(南矿带)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北矿带)、同时说明了局部铀矿化产出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94.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成岩成矿年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墨江金厂是一个类型比较特殊的大型金矿床,与超基性蛇绿岩具有密切成因联系。其成岩成矿时代问题尚有不同认识,通过同位素年龄资料对比,认为金矿成矿母岩-蛇绿岩体是加里东晚期的产物;通过^40Ar-^39Ar法和其他方法的年龄测定以及野外对各类金矿化石英脉的对比研究,认为从海西至喜马拉雅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金矿化。该矿床为多期次、多阶段叠加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95.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成矿的临界-超临界流体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临界-超临界流体对金属矿床,特别是对金矿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对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研究表明,小秦岭-熊耳山地区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及爆破角砾岩型3种主要类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临界-超临界流体,随着成矿作用由深到浅,由高温,高压到低温,低压的演化,临界-超临界流体也逐步演化成中低温非超临界流体,从而使现有的测试结果表明,目前只有少部分为超临界包裹体,大部分为非超临界包裹体。  相似文献   
996.
刘山岩矿床矿石的稀土元素和硫、铅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研究了刘山岩铜锌矿床矿石的稀土元素和硫,铅同位素,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石的REE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多数具Eu正异常和Ce负异常,硫同位素组成平均3.32‰,主要来源为火山岩中的硫与海水硫混合产物,铅同位素组成变化不大,属正常铅的混合,矿山铅模式年龄为613-334Ma,可能包括了同生沉积年龄(613Ma)和热变质事件的平均年龄(377Ma),因此,铅的物质来源也为火山-沉积地层,该矿床属于海底火山-喷气喷流成因,并叠加后期热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97.
王先明  单玄龙 《世界地质》2002,21(3):251-257
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的特征,以岩心资料和大量的测井,录井数字化资料为基础,应用沉积微相制图软件系统实现了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Ⅶ砂组低渗透储层的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本区储层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远砂坝和水下扇等类型,绘制出VII砂组3个小层的平面沉积微相图,沉积微相的研究对本区主力油层及剩余油分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M.A.Obeid  盖西京 《陕西地质》2002,20(2):101-102
埃及东部沙漠地区由多种晚元古代岩石组成.它们以蛇绿岩、变辉长岩、变枕状玄武岩、岛弧变沉积岩与变火山岩组合体以及同构造期花岗岩等形式产出.蛇绿岩呈小规模、沿碳酸盐化剪切带逆冲于变火山岩之上的北北西向拉伸岩片.逆冲的岩石以发育滑石-碳酸盐、菱镁矿囊状体和石英-碳酸盐细脉为特征.埃尔贝达地区被另一条穿过变枕状玄武岩和变火山岩滑动的北西向逆冲断层所切割.石英脉与深成蚀变作用(即硅化和绿泥石化)广泛发育于逆冲构造面,构成了一条多样化的剪切带. 埃尔贝克金矿位于限定在蛇绿岩和变枕状玄武岩中的两条剪切带内(北西-南东向).金矿化主要与该区早期变形事件(D1)相伴.在晚元古代岩石板块消减期间,两期热液流体的注入影响着剪切带.在矿物方面,剪切带含有绿泥石、磁铁矿、赤铁矿、钛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针铁矿、褐铁矿、铜兰、斑铜矿和金.产于逆冲区蛇绿岩内的碳酸盐化剪切带(SiO2<50%),金含量很低(0.24~0.45ppm),而变枕状玄武岩中的硅化剪切带富含SiO2(>80%)且含金达45 ppm.观察到金以与石英连生的细颗粒金(约0.3 mm)、微细粒包裹体金(20~0.5 μm),或以与赤铁矿和孔雀石共生的细小不规则状斑点的形式产出.也发现从蚀变赤铁矿中活化形成的金呈微细粒、不规则状斑点(约10 μm).分析硅化剪切带内的石英脉和赤铁矿中的微粒金,含金量分别为92%和94%.  相似文献   
999.
吉林省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过程中的地下水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吉林省松嫩平原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地下水盐度逐渐增高,土壤盐渍化程度逐渐加重。作者采用3个模型(区域地下水流系统模型,风化-溶滤模型和蒸发-沉积模型)来模拟盐渍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些模型与区内的地下水运移,土壤岩石的风化和沉积地质过程相一致,其中地下水是盐的迁移,聚积和排泄的主要地质载体。  相似文献   
1000.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找矿潜力很大的一种矿床类型。近几年来逐渐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矿床类型加以研究和勘查。本文综合有关研究成果。总结了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该类矿床的成矿作用。提出层控地下热卤水成矿作用。层控有机成矿流体作用和层控深源成矿流体成矿作用是该类矿床的三种主要成矿作用。该类矿床的成因类型总体上可以归属于层控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