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9篇
  免费   1640篇
  国内免费   2235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665篇
地质学   8183篇
海洋学   928篇
天文学   335篇
综合类   436篇
自然地理   846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310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330篇
  1998年   331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317篇
  1994年   258篇
  1993年   202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赣东北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化密集区。自晋宁运动以来该区构造活动复杂而强烈,先后发生过3次重大的全区性地壳开合作用。每一次都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元素组合的含矿层群,并形成南北两大不同特点的成矿系列,即同位异源成矿系列和异位异源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92.
钨矿床研究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钨在地球历史演化中,逐渐向地壳分异宙集。在成矿历史演化中,钨在显生宙成矿具多发性,尤以海西期和燕山期最为重要。尽眢现代同生成矿理论最初开始于对欧洲层状白钨矿床的研究,但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证明绝大多数钨矿床在成因上与花岗质岩体关系密切,甚至包括层控钨矿床的发祥地。本文还明确提出了与I型花岗岩、S型花岗岩、过渡型花岗岩有关的三个钨矿床成矿系统,并对比其基本特点。近些年来,探索钨矿床成矿的构造环境是另一个重要走向。  相似文献   
993.
中国石炭纪生物礁造礁群落演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巩恩普  关广岳 《地质论评》1998,44(2):160-164
中国石炭纪造礁群落是弗拉斯期—法门期生物绝灭事件后新兴起的。该群落在早期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形成、发展、完善和衰落的过程,构成一个群落演化旋回。晚期又开始新一轮的旋回,群落的二分性十分显著。显然,石炭纪造礁群落代表一个不连续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4.
阿拉斯加巴罗AB—67钻孔岩芯的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  张青松 《地理学报》1998,53(6):537-545
巴罗AB-67钻孔岩芯的48个样品被进行了25个项目的粒度分析和44个项目的地球化学分析。本文对这些数据进行了Q型因子分析,并得到了4个主因子。研究表明,这4个因子分别代表了沉积环境的四项指标,它们分别为沉积速率,降水,海平面和温度。从岩芯顶部5个样品与巴罗气象台观测记录研究了古温度和古降水的转换函数,从^210Pb测年和几个环境事件确定了沉积速率的转换函数。  相似文献   
995.
当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下俯冲时,上覆板块的边缘可以以沟-弧-盆体制发育,也可以不发育弧后拉伸盆地,为什么同属上覆板块边缘但可以这二种完全不同的体制演化是现代地球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查阅大量最新文献的基础上认为造成这二种不同演化体制除了与俯冲作用的年代学特征有关外还可能主要与俯冲板片的形貌不同所导致局部地幔对流方式不一有关。由于俯冲的倾角,俯冲达到的最大深度以及俯冲板片在670km上下地幔过渡带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以黔西南和挂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硅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为依据,重点采用硅同位宋结合硅质阴极发光分析,再配合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系列元素、其它稳定同位东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并应用纳米成矿理论,探讨了该类型金矿含矿流体的起源、运移和成矿过程,认为原生含矿硅质流体可能主要直接起源于上地幔分异,其运移成矿过程表现为:沿深大断裂主通道由深至浅快速运移时,沿途进人次级容矿构造并向不同的有利于赋矿的地层渗透交代而成矿,初步揭示了有一定深度和埋廒封闭条件是该类型金矿成矿的有利条件,具有在深部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潜在远景。  相似文献   
997.
云南楚雄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沉积建造及盆地演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贻军  孟祥化 《现代地质》1998,12(4):576-581
根据沉积建造的类型、系列和体态认为楚雄盆地在晚三叠世经历了3个明显的发育阶段:第一阶段为早期聚敛碰撞阶段,发育了黑色页岩建造和碳酸盐复理石建造;第二阶段为构造相对静止期,发育了火山复理石建造和陆源复理石建造;第三阶段为盆地充填阶段,发育了海相磨拉石建造和陆相磨拉石建造。3个阶段中的沉积建造属于次稳定型和非稳定型两大类。  相似文献   
998.
甘肃西和——成县地区区域构造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西汉水群的详细解体,划分,首次在西和-成县地区发现元古代地层单元。在多尺度,多层次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自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999.
成岩动力学分析与深部储层孔隙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香华  周士科 《现代地质》1998,12(1):108-114
国内外深部优质储层的不断发现大大拓宽了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但孔隙流体自然排放的压实理论和有机无机反应的次生孔隙窗机理对深部高孔渗储层并不能作出圆满解释。深部储层孔隙保存状况除与储层物质组成及其内部结构有关外,与各成岩动力学过程间的耦合关系更为密切。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粘土矿物转化、有机质热演化、溶蚀作用、异常流体压力的积累与释放等动力学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组合决定了深部储层孔隙的发育程度及其保存状况。  相似文献   
1000.
盆-山体系流体的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盆—山体系与成矿的关系,指出盆—山体系演化过程中出现的4种流体在势能和重力的作用下,将向盆—山体系中构造活动较强烈的盆地—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汇集,从而造成成矿物质的沉淀堆积,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