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4篇
  免费   2152篇
  国内免费   2177篇
测绘学   408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505篇
地质学   10343篇
海洋学   1459篇
综合类   1347篇
自然地理   614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431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405篇
  2014年   718篇
  2013年   552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576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614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436篇
  2000年   428篇
  1999年   434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362篇
  1996年   365篇
  1995年   311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298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云南铜矿遥感地质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62.
963.
964.
965.
研究区雾迷山组的层状藻叠层白云岩中存在一种属原地风暴成因的砾屑透镜体?砾屑体的底部为略下切的侵蚀面,顶为上凸形?砾屑呈放射状或叠瓦状排列,无磨圆作用?其形成过程是:在风暴初期,风暴浪对海底沉积物冲击?掀起?破碎,而后迅速原地堆积而成?风暴衰减后,正常沉积顺应砾屑体的顶面形态?  相似文献   
966.
内陆封闭湖泊自生沉积作用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自生沉积速率主要受湖水蒸发量和补给水的化学成分控制,并受湖面变化影响。西藏色林错沉积物岩芯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的变化揭示了当地12000年以来的气候和湖面变化,其中12000—10000aB.P.干旱、低湖面,10000—4200aB.P.温湿、湖面上升,4200年以来的干旱、湖面波动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7.
林贞培 《福建地质》1994,13(2):99-105
本文详细研究了福建省早二叠世童子岩期含煤岩系中风暴沉积的分布层位及沉积相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童子岩组风暴沉积的古地理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8.
甘肃的寒武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武系主要分布于北山、祁连山、河西走廊及陕甘宁盆地。根据沉积岩相及动物地理区系分为三大沉积区和7个沉积分区:北山沉积区分为下统双鹰山组、中统大豁落井组、上统西双鹰山组;祁连山沉积区未见下统,中统月牙山群、黑茨沟群和格尔莫沟群,上统香毛山群;华北沉积区下统未分,中统毛庄组、徐庄组和张夏组,上统仅见崮山组。三大沉积区的动物群分别为东南型(除早寒武世外)、过渡型和华北型。寒武系下界相当于滇东的沧浪铺阶之底界,并与震旦系冰碛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寒武纪岩相古地理轮廓受当时的地壳变动和气候条件所控制。早寒武世中晚期开始海侵,在北山沉积区之西部呈海湾,在陕甘宁盆地西缘呈浅海陆棚,省内其余地区(除西秦岭外)呈古陆状态。中寒武世广泛海侵,在祁连山形成海槽,且地壳运动加剧,火山喷发活动频繁。晚寒武世大规模海退,仅在北山局部地区、祁连山西段和陕甘宁盆地有沉积,其余均为古陆状态。  相似文献   
969.
中国南方泥盆纪板内盆地层序地层与控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南方泥盆纪是加里东构造旋回后沉积在前陆盆地基底(华南统一陆块)上的盖层。为一套向上交深的倒置的楔形体,堆积在两侧受挟持的南北向空间内。泥盆系露头层序地层有三个突出的特点:具河流回春的低水位碎屑扇形体做为盆地内早期充填物,代表盆地基底与上覆层之间存在构造变动和海平面相对下降的信息;标志海平面上升到最高点的低速沉积物,以瘤状泥岩、瘤状灰岩和生物层叠加超覆在浅水台地上;高水位沉积体系和海平面相对下降时,台地转为陆上暴露环境,形成南北展市约200km的碳酸盐喀斯特,古溶蚀空间成为有用元素最有利的运移通道和卸截场所。  相似文献   
970.
大陆伸展和引张盆地形成模式及其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林福  刘立 《世界地质》1994,13(3):1-10
大陆伸展和引张盆地形成模式及其沉积特征薛林福,刘立,王东坡(地球科学系)(能源地质系)(能源地质研究所)大陆伸展/引张作用是促使地壳沉降形成盆地的重要途径之一.世界上许多重要盆地系统是由引张作用形成的。随着盆地区联合地震反射资料的增多和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