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2篇
  免费   2004篇
  国内免费   1847篇
测绘学   318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592篇
地质学   8554篇
海洋学   1557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1002篇
自然地理   58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51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391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276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605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528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419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293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沉积有机质的喇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凯  刘英俊 《沉积学报》1993,11(3):64-71
本文用激光喇曼光谱显微探针研究了选自广西、湖南和New Caldeonin(澳大利亚)的11个有代表性沉积变质岩样品中的沉积有机质。有机质有两个主要喇曼频率振动区域:1600cm-1峰和1350cm-1峰。文中对这两个特征喇曼谱峰的归属进行了说明,讨论了不同类型沉积有机质特征喇曼谱峰的差异和不同变质演化阶段有机质产生的喇曼光谱系统性变化规律,指出激光喇曼光谱显微探针技术是一种研究沉积有机质特征十分便利、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2.
论华南含铀沉积建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华南含铀沉积建造的形成和分类,阐述该区内铀成矿前地质分布和铀成矿背景,提出在华南存在三类含铀沉积建造,即震旦-寒武纪地槽型陆源碎屑-火山沉积含铀建造(I)、上古生界地台型陆源碎属沉积含铀建造(Ⅱ)和中、新生界地台型陆源碎屑-火山沉积含铀建造(Ⅲ),它们制约了华南绝大部分铀矿床的空间分布。最后,本文概括了华南含铀沉积建造的主要特征及与区内各类铀矿床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93.
多旋翼无人机磁通门航磁系统以其安全、稳定、高效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中大比例尺矿产资源探测领域,但由于磁通门传感器存在三轴不严格正交,灵敏度、零偏不一致造成的转向差,且系统作业中存在固定场干扰、感应干扰和涡流干扰,需要进行流程繁琐的标定和补偿测试.本文根据实测数据分析出航磁系统机电干扰主要来自机载设备高频干扰,针对机电干扰高频特性设计相应低通滤波器进行误差处理,并基于Tolles-Lawson模型建立仪器转向误差和飞行平台机动误差补偿模型,根据两者结构相似的特点,建立综合补偿模型,该模型简单,实用性强,可通过野外一次补偿测试求取补偿参数进而对工区航磁数据进行补偿处理.最后,将综合补偿研究应用到辽宁省兴城市夹山地区航磁数据,综合补偿后的处理有效去除了航磁数据中的条带状干扰异常,并与地面磁测数据异常形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研究方法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4.
过对鲁西东部中下寒武统研究表明:利用δ13C和δ18O以及Sr,Ni,V,Ba,B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不仅可以判断沉积古气候、古盐度、古水温、氧化-还原条件,而且还能提供海平面变化旋回及暴露-间断面确立的依据。研究证明此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5.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geological history during the Paleozoic time. depoaitional esvironment, the evolution of organisms, the content of organic substanc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oil-generatlng strata, various indicators concerning oil generation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in terms of Organic substance composition, the alkane and isopronoid in saturated hydrocarbon, characteristic functional group of the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its structure,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free radical concentration in asphaltene as well as carbon isotop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1) During the Later Paleozoic, the mud stone of the two oil-generating depressions of the Ponhsi Group o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basi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reservoir and the black mud stone and limestone were secondary in importance. (2) Both the Ordovicoan Machiakou limestone and the shale of grapholithic facies are main oil (gas) generating strata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basin. The Changhsia Group of the middle Cambrian system may also be oil-generatlng but is of little consequence. (3) Oil and gas formation in the Upper and. Lower Paleozoic groups represent two. different evolutionary stages. In the Upper Paleozoic group the petroleum formed is a kind of light oil, and large quantities of natural gas had been formed from the coal-bearing Taiyuan and Shansi Groups as a result of metamorphism. In response to the a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es over the prolonged geological period, oil sad gas formation in the lower Paleozoie group corresponds to a more advanced evolutionary stage, during which the generation of natural gas is the dominant process in comparation with oil condensation. Therefore the lower Paleozoic group is believed to be more promising for gas prospecting.  相似文献   
996.
从岩石组合特征分析库-满坳拉谷的发育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地幔柱的作用,新元古代晚期至古生代早期在塔里木板块东北部曾发育一个坳拉谷,称之为库—满坳拉谷。在库鲁克塔格和满加尔凹陷地区,从早震旦世到奥陶纪发育中酸性和基性双峰火山岩建造、深水碳酸盐岩和复理石沉积体系,具坳拉谷盆地沉积特征;志留系—石炭系具有坳陷盆地沉积特征;上石炭统—二叠系缺失;中生代发育陆相沉积体系,标志着强烈造山运动盆地隆起消亡。这些地层层序构成了典型的坳拉谷盆地沉积体系,完整地记录了库—满坳拉谷从产生至消亡的构造发育史。  相似文献   
997.
我国古地理学的形成、发展、问题和共识   总被引:23,自引:17,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增昭 《古地理学报》2003,5(2):129-141
古地理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特征的科学,有重要的地学理论意义和生产实践意义,还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古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古地理学来源于地层学、地史学、大地构造学、古生物学、沉积岩石学、自然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历史地理学等,因此就相应地产生和形成了地层古地理学(或地史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生物古地理学、岩相古地理学(或沉积古地理学)、自然地理古地理学、第四纪古地理学、人类历史古地理学等分支学科。有许多类型的古地理图,如构造古地理图、生物古地理图、岩相古地理图、示意的或定性的古地理图、定量的古地理图、不同比例尺的古地理图、当今界限的古地理图、非当今界限的古地理图等。古地理图是古地理研究的集中表现,是古地理学的生长点。我国的古地理学有4个主要的发展趋势,即从单一到综合,从定性到定量,从手工作图到计算机作图,从理论到应用。《古地理学报》的创刊和开始进入我国科技期刊的先进行列是我国古地理学发展历史中的一件大事。2002年12月香山科学会议第197次学术讨论会围绕“多信息的古地理重建”这个主题,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争鸣,对我国古地理学的发展前景达到了共识,即根据多学科的、多层圈的、多时代的、第一手为主的和定量为主的信息资料,编制从长城纪到第四纪以及人类历史时期的、各种比例尺兼有的、既有地学理论意义又能为生产实践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维护和改善服务的、综合各古地理学分支学科之长的古地理图,是时候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促使这一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而奋斗。  相似文献   
998.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层沉积学初探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含水层沉积学”是沉积学、水文地质学、油气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相互交叉综合的产物,是以沉积学、水文地质学理论为基础,以沉积含水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查明地下水赋存和循环条件、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地下水水质成因与分布以及地下水富集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最终服务于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的一门边缘分支学科。含水层沉积学及水文地质综合研究表明,受到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明显控制,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赋存、循环、富集条件以及地下水水质分布总体具有北好南差、盆地南部具有下好上差的宏观规律。  相似文献   
999.
广西高龙鸡公岩金矿床是广西地矿局在"八五"期间勘查并开发的第一个中型微细粒型金矿.矿体产于中三叠统百逢组地层第三段(T2b3)硅化砂泥岩中,直接受二叠系碳酸盐隆起边缘古侵蚀间沉积断面控制,应属于层控微细粒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00.
扇形沉积体是我国内陆及沿海地区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的重要油气勘探目标,对其平面分布形态和内部结构参数特征的定量表征是油气勘探部门极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分形几何理论在沉积学领域应用的日趋广泛,使人们可从新的角度来考虑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扇形沉积体的生长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且具有分形特征。分维数的大小反映了沉积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分维数的变化幅度预示着构造和沉积背景的某些信息。将分形和混沌理论相结合,也许是实施扇形沉积体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和模拟的重要途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