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0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539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1940篇
海洋学   11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71.
安徽北淮阳沙坪沟钼矿区水系沉积物粒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安徽省北淮阳沙坪沟超大型钼矿区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粒级试验,基于沙坪沟钼矿区分散流长度试验研究,对不同粒级(截取粒级和细粒级)水系沉积物粒级占比、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含量衰减特征。通过总结不同粒级水系沉积物的构成特征,认为在北淮阳地区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适宜采用截取粒级的采样方法,为该地区开展1∶50 000化探普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2.
钱罡  魏玉秋  孙军 《海洋科学》2017,41(2):44-52
2015年春季, 在桑沟湾海域(122.48°E~122.64°E, 37.04°N~37.14°N) 21个站位进行了水文、生物和化学的综合调查, 应用Uterm?hl方法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优势物种以及群落多样性等相关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36属70种, 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 也有少数的蓝藻和金藻出现, 浮游植物生态类型主要为温带近岸型。硅藻主要优势种为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 和离心列海链藻(Thalassiosira excentrica); 甲藻主要优势种为双刺原多甲藻(Protoperidinium bipes)。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范围为3×103~417.4×103个/L,平均值为130.76×103个/L。相比历史资料, 桑沟湾浮游植物物种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主要由硅藻分布所决定, 呈现中部较低, 逐渐向西部与东部增加的趋势; 其垂直分布呈现随水深的增加, 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浮游植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86~2.305, 平均值为1.25; 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区间范围为0.172~0.849, 平均值为0.462。由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高值区与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低值区相对应, 从而说明优势种的出现会降低浮游植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73.
东昆仑造山带早中生代幔源岩浆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亚磊 《地质与勘探》2017,53(5):855-866
东昆仑造山带早中生代幔源岩浆底侵不仅为花岗岩类的广泛发育提供了能量和物质基础,也为厘定区域构造环境提供了新的约束。本文对区域上发育的小尖山岩体、拉陵高里沟脑2、3号岩体开展了精确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并与区域上镁铁质岩体做了对比。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小尖山岩体磁黄铁矿化辉长岩锆石~(206)Pb/~(238)U-~(207)Pb/~(235)U谐和年龄为247.1±1.1Ma,与前人获得的中细粒辉长岩年龄相差20Ma,暗示该岩体为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拉陵高里沟脑2号和3号岩体辉长岩锆石~(206)Pb/~(238)U-~(207)Pb/~(235)U谐和年龄分别为(244.9±1.6)Ma和(238.4±4.1)Ma,二者年龄在测试误差范围内一致,为同期岩浆作用的产物。结合区域上已知镁铁质岩体的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早中生代幔源岩浆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环境,活动时限为251~221Ma。该期幔源岩浆与地壳物质发生了广泛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是今后该区铜镍矿勘查的重要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974.
南秦岭铧厂沟金矿床位于勉略缝合带以南的逆冲推覆带内,矿体呈透镜体或脉状产于新元古界蚀变细碧岩及泥盆系灰岩中,受控于近EW向叠瓦状逆冲断层及韧脆性剪切带。为了准确厘定其成矿时代,对矿区蚀变细碧岩型矿石和含矿石英脉中的铬云母进行了年龄测定。2件铬云母样品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209.4±2.3 Ma和211.5±2.5 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211.4±3.6 Ma和215.3±3.9 Ma,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因此,铧厂沟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212~209 Ma。结合铧厂沟金矿床的大地构造位置、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推测铧厂沟金矿床形成于扬子板块与秦岭微板块的碰撞过程,其成矿年龄代表了两板块发生碰撞的下限。  相似文献   
975.
青海南山构造带是衔接宗务隆构造带、南祁连构造带和西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结合带。沟后岩浆杂岩体位于青海南山构造带东段,主要由辉长岩、辉长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组成。本文对沟后岩浆杂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辉长岩、辉长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暗色微粒包体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48.8±2.6 Ma、243.2±2.1 Ma、243.1±0.9 Ma、244.0±2.1 Ma和249±3 Ma。辉长岩富铁、镁,贫碱;辉长闪长岩高铝、富钙和钠,二者均为钙碱性岩类。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为准铝-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暗色微粒包体属钙碱性-碱性岩系列。不同岩石类型均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K)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P、Ba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具有轻重稀土分异的右倾特征,具弱-中等负Eu异常。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沟后岩浆杂岩体具壳幔岩浆混合特征,暗示其可能形成于由俯冲流体交代地幔楔部分熔融的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下的构造环境。辉长岩为幔源岩浆经分离结晶的产物,辉长闪长岩为幔源岩浆经分异演化并混染少量壳源岩浆的产物;中基性岩浆与壳源中酸性岩浆发生混合并经历一定的分异演化过程形成了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沟后岩浆杂岩体可能代表了研究区早三叠世晚期-中三叠世早期宗务隆洋向南消减作用相关的构造岩浆事件。  相似文献   
976.
初晓强  张海涛  谢忠 《江苏地质》2017,41(2):257-262
苏子沟地区位于辽吉裂谷带内,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备找矿潜力。基于该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分析数据,采用多重分形法对区内Au、Pb元素地球化学异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Au、Pb元素异常下限均远大于该区岩石化学丰度值,高变异系数表明元素具有较强的富集趋势。经异常查证,分形法圈定的异常符合实际情况,并显示出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趋势。通过对元素异常的圈定,初步判断区内存在金、铅矿体的可能性较大,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77.
宽沟地区奥陶纪祁漫塔格群火山岩的SiO2含量在46.74%~53.35%之间,Na2O+K2O为3.71%~7.63%,K2O/Na2O为0.07~4.16,属于过铝质的低钾钙碱性-碱性系列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REE为96.19×10-6~119.37×10-6,LREE/HREE为2.97~6.07,δEu为0.70~0.86,(La/Yb)N为2.23~7.2,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为右倾的弱铕正异常的轻稀土富集型平滑曲线.微量元素研究结果:La/Nb比值在1.57~3.08之间,Zr/Hf比值为35.28~48.23,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表现出类似于岛弧环境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区火山岩具有洋岛玄武岩的特征,岩浆源于较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于与大洋俯冲有关的洋内岛弧环境中.  相似文献   
978.
李西得  刘军港  易超 《地质通报》2017,36(4):511-519
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纳岭沟铀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砂岩型铀矿床。与国内外典型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明显不同,纳岭沟铀矿床不仅矿体呈板状、似层状产出,受单层灰绿色古氧化砂体与下伏灰色砂体的交界面控制,且远离顶底板,部分含矿岩石在宏观上表现为红色含炭屑矿石,微观上出现铀石-赤铁矿(针铁矿)-黄铁矿等特殊矿物共生组合。在综合岩矿鉴定、电子探针分析、酸解烃分析等成果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流体障铀成矿理论的实验和数学模拟结果认为,纳岭沟铀矿床是含氧含铀水与深部还原性流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且矿体形成过程中含氧含铀水和深部还原性流体的界面变化是红色蚀变矿石形成的关键原因,而持续强的含氧含铀水和较弱的深部还原性流体作用是形成板状矿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9.
篦子沟铜矿位于山西中条山胡-篦型铜矿田,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中条群篦子沟组和余元下组中,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成矿作用。为限定篦子沟铜矿后期热液脉状矿化的形成时代,对篦子沟铜矿区方解石-石英脉中与黄铜矿共生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 539±26)~(1 616±26)Ma,加权平均年龄为(1 577±31)Ma(MSWD=5.5),等时线年龄为(1 522±180)Ma(MSWD=9.6),表明热液脉状矿化形成于中元古代长城纪晚期。据此篦子沟铜矿的热液脉状矿化可分为3个成矿期次,分别为古元古代晚期发生的微细脉浸染状矿化期、脉状矿化期和中元古代早期热液脉状辉钼矿矿化期。此次事件可能为中元古代伸展-裂解事件岩浆侵位产生的热液对原来的篦子沟铜矿进行再次的矿化、富集。结合已有资料,证明篦子沟以及中条山地区在中元古代早期存在热液矿化事件。  相似文献   
980.
“喂,辛所长吗?我是刘宝军呀,昨晚下了一夜雨,岭东组后山上出现了滑坡迹象,很危险,山下住着十几口人呢,我先组织群众撤离,请赶快派人到现场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