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17篇
地质学   539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 Previous works on microscopy of anthracite. The existing method of coal petrography seems to be well adaptableonly to bituminous or lignitic coals; in the case of anthracite,because of itsextreme opacity to light and resistency to most chemical solvent  相似文献   
992.
高亚峰 《海洋信息》2005,(1):16-18,6
河北省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为滨海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源条件,极大的带动了滨海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河北省滨海旅游资源进行综合了解和科学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仅就河北省滨海旅游资源概况及滨海旅游发展方向进行了浅探。  相似文献   
993.
河北张北——尚义地震震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地震》1998,(2):3-7,17
介绍了1998年1月10日1时52分发生在河北省张北县和尚义县交界地区Ms6.2地震的地质、地貌特征,宏观烈度的特点,分析了这次地震的震害特征。  相似文献   
994.
河北省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分析河北省沙尘暴的气候特征,并探讨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坝上地区是河北省沙尘暴的多发区,干旱多大风的春季是发生沙尘暴天气最多的季节。最后提出了以植树种草为核心内容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5.
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文以河北坝上生态调查为基础,选取气候、水文、地貌、植被等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坝上地区生态环境已受到严重破坏,虽然经过多年治理,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大部分地区仍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干旱少雨是坝上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96.
滦平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高精度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确切描述扇三角洲各相带空间分布形态与规模, 以便与地下相同类型的沉积体进行比较, 采用精细露头层序地层学的方法, 重点对滦平盆地晚期阶段发育的扇三角洲序列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划分.在幕式构造作用下, 滦平盆地经历了5期火山喷发和构造沉降演化阶段.在分析目前高精度层序划分意见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初始水泛面作为划分四级层序界面的观点, 建立了若干界面识别标志; 提出了划分五级层序的基本原则.按照上述观点, 对滦平盆地所研究层段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划分, 共划分了2个层序、15个四级层序和40多个五级层序.剖析了滦平扇三角洲沉积构成, 认为它是属同生断裂构造控制的近源陡坡粗粒浅水为主的扇三角洲体系, 发育了3种沉积组合, 共17种成因相.概括了盆地构造活动性对扇三角洲发育的3种控制模式, 即构造平静期干旱气候发育了缓坡浅水型扇三角洲; 沉降作用为主的构造活动期发育陡坡半深水-浅水型扇三角洲; 盆缘抬升为主的构造活动期则发育陡坡粗粒扇三角洲.研究结论对于中国东部类似盆地的沉积体系类比以及能源勘探开发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华北地台的寒武系苗岭统,大致包括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和崮山组,这些组分别组成相应的三级沉积层序,在它们的顶部集中发育着鲕粒滩相灰岩而构成强迫型海退沉积,成为时间特化的相,代表着鲕粒主导的特别的寒武纪碳酸盐岩台地类型,表现在浅海陆架中大面积分布鲕粒滩,而且在这样的鲕粒滩中生长和发育着微生物碳酸盐岩主导的生物丘;河北省秦皇岛市驻操营剖面的张夏组上部鲕粒滩相灰岩中的生物丘正是上述现象最为典型的代表。虽然类似的现象曾经被描述为"藻坪"沉积,或者笼统地归为"微生物礁",但是,河北省秦皇岛市驻操营剖面的张夏组上部鲕粒滩相灰岩中的生物丘,以下现象不但将其特征化而且代表着壮观的沉积学现象:(1)在强迫型海退体系域的下部与鲕粒滩相灰岩交互产出的主要是柱状叠层石生物丘;(2)在张夏组顶部则以集中产出的均一石和树形石生物丘为特征;(3)下部的柱状叠层石生物丘中主要包括石松藻(Lithocodium)-孢网菌(Bacinella)状组构的钙化蓝细菌;(4)在上部集中产出的均一石与树形石生物丘,则发育着丝状钙化蓝细菌、基座菌(Hedstroemia)和附枝菌(Epiphyton)之类的多样化的钙化蓝细菌。由于石松藻(Lithocodium)-孢网菌(Bacinella)状组构的钙化蓝细菌是一种灭绝了的浅海生命形式,而且是不知道分类位置归属的生命形式,尤其是石松藻(Lithocodium)状组构近年来在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中多被解释为"硅质海绵骨针的网状物"或"非骨针角质海绵骨骼纤维",再考虑到均一石自从命名以来很少描述在古老的地层记录之中,因此,驻操营剖面张夏组上部多样化微生物碳酸盐岩所主导的生物丘,以及生物丘中特别而且多样的钙化蓝细菌化石构成,为了解蓝细菌主导的光合作用微生物席复杂的钙化作用形成微生物碳酸盐岩提供了较为典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998.
渤海湾全新世海侵是第四纪晚期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事件,以往研究表明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海侵已经深入到文安县。本次研究在文安县西北30km的雄县15BZ02剖面第8层底部灰褐色粉砂中发现大量缢蛏新种,壳体呈斜交或垂直层面产出,反映了潮间带中下部的内湾、河口环境。同时,在该层段发现了海相介形虫Tanella opima。由此推断,渤海湾西岸海侵于全新世中期(6970~6670cal a BP)达到最大范围,海水曾经到达雄县北。  相似文献   
999.
《河北地质》2019,(4):4-4
中美澳科学家研究团队完成了河北承德地区恐龙足迹研究,绝大部分足迹分布在承德避暑山庄。研究团队重点考察了产出铺路石板的麻地沟足迹点,该足迹点海拔约800米。经过详细考察,承德地区发现多种类型的恐龙足迹:恐爪龙类足迹、实雷龙足迹、跷脚龙足迹、韩国鸟足迹等。承德地区丰富的足迹记录表明,华北的恐龙演化记录基本上是连续的,从燕辽生物群开始,到土城子足迹动物群,再到热河生物群。在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地面上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侏罗纪恐龙足迹,对研究恐龙的演化和地球气候变化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魏明瑞 《第四纪研究》2004,24(3):368-368
利用哺乳动物骨骼或牙齿釉质中的磷酸盐的氧稳定同位素来定量研究陆地古气候,作为一种新的方法,最近越来越得到重视。只要哺乳动物骨骼或牙齿化石的δ18Opo4能代表这些动物生活时期的原始数值,我们就可以利用现生哺乳动物的经验方程来计算地质历史时期的年平均温度。研究表明,骨骼的高孔隙度使化石受到成岩作用的严重影响,而牙齿釉质由于有机质含量少、密度高、晶体尺寸大等原因,能够有效地抵抗成岩作用而保存原始的氧同位素信号[1]。所以利用化石釉质磷酸盐测定氧同位素并进一步计算古年平均温度的方法是相当可靠的。Luz等证明了现代北美鹿类动物骨骼磷酸盐的氧同位素(δ18Opo4)与年平均温度之间呈正相关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