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5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150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901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85篇
自然地理   4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内乡县午阳山矿区石墨矿属于蛇尾-小岔沟与元古宙变质海相碳酸盐岩、含炭碎屑岩有关的石墨矿床成矿亚系列,属于沉积变成矿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和石槽沟组,石墨矿体分布于雁岭沟组二段内部,矿区内褶皱构造发育并影响区内主要矿体分布。  相似文献   
992.
皇城山银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热液期和表生氧化期。热液期经历了三个成矿阶段:黄铁矿-硅化阶段、多金属硫化物-硅化阶段和角砾岩化阶段。主成矿阶段为多金属硫化物-硅化阶段,热液作用表现为早期石英在碱性热液作用下溶解和金属硫化物沉淀,随后的温度降低和循环地下水的加入最终SiO2因过饱和而沉淀。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为低温、低盐度的酸性环境;矿化程度与火山岩的酸性程度成正比。矿床具以强硅化带为中心向外依次发育高级泥化带(高岭石+石英)和泥化带(蒙脱石+石英)的蚀变分带,与矿化有关的为中期硅化,银及多金属硫化物矿化限于强硅化蚀变带内。从矿石矿物的组合、标型、组构及矿床蚀变分带特征判断,皇城山银矿床具有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中的高硫型矿床典型特征,属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93.
义寺山金矿床位于小秦岭金矿田东端,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赋矿围岩为太古界太华群的中深变质岩系。金矿体与韧-脆性构造带关系密切。矿体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膨大收缩、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现象普遍。主要围岩蚀变为硅化、钾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化。金与多金属硫化物(尤其是黄铜矿和黄铁矿)及石英脉关系密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矿(化)体与原生晕异常叠合较好,对找矿有重要意义。硫化物石英脉、蚀变韧-脆性剪切带和围岩蚀变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4.
《今日国土》2014,(1):13-18
梁园区是最早参与创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的单位,为了进一步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在此实验探索基础上,梁园区还加入了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两个实验区共建工作互相融合,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95.
《今日国土》2014,(1):51-53,50
商城县是首批入选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的单位之一。实验区共建工程促进了今天的商城生态文明高度定位,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蒸蒸目上,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城乡环境整治凸显成效,农村文明新风气象蔚然。美丽乡村芳容初绽,幸福商城日出东山。在这里,宜居、宜业、宜游的多彩美丽乡村,正像一幅幅清丽脱俗的山水画卷,精妙绝伦地镶嵌在大别山麓、江淮水畔。商城的实验,给全国县域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提供一个示范样本。  相似文献   
996.
河南省中二叠世山西期古地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中二叠统山西组发育了一套以陆源碎屑含煤岩系为特色的滨海相、三角洲相沉积,是河南省晚古生代的重要含煤地层。基于地层厚度、砂泥比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分析以及指相化石和沉积组合类型的分布特征,可以确定出4种沉积相:潟湖(海湾)相、潮坪相、障壁岛相和三角洲相;划分出3种岩相区:三角洲泥岩及砂岩相区,海湾(潟湖)—潮坪粉砂岩及泥岩相区和障壁岛—潮坪—潟湖(海湾)砂岩及泥岩相区。当时的沉积古地理特征表现为:豫西南为伏牛古陆,豫西为中条古陆,总体地势呈北西高,南东低,中部有一水下隆起区;海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退去;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侧的中条古陆;最大厚度沉积区位于东北部及东部。  相似文献   
997.
基于乡镇尺度的河南省人口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以乡镇层面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人口分布基本上可划分为山区低密度、平原中密度和城市高密度三种类型;变异函数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四个方向上趋向相近,距离超过80 km后,各向异性增强;变异函数的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插值结果直观地表现了人口疏密的梯度变化;洛阳至淮滨一线为全省较明显的人口分界线;山区和平原两种地形条件是影响该省人口空间格局的基本因素;在平原地区,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又成为影响城镇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应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推进城乡人口的再分布。  相似文献   
998.
以河南省为例,从社会剥夺视角系统检测了传统农区粮食连增背景下县域社会不平等空间模式、地域差异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河南省县域社会不平等强度整体较高,社会发展水平呈西高东低格局,总体上形成核心—边缘半环形空间结构。河南省县域社会不平等地域差异特征显著,中原城市群社会发展水平最高,但县区间差距最大;豫东地区县域社会发展呈较低水平空间均衡,粮食主产县区的“粮财倒挂”和“粮食与民生倒挂”现象并存;农村县域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滞后于城市辖区,但其县区间差距更大,约为城市辖区的2倍。河南省县域社会不平等空间格局受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空间战略及历史发展路径依赖等因素共同影响,有着显著社会经济综合转型的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9.
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合峪花岗岩基西北部,对其赋矿母岩--花岗斑岩及其围岩--合峪花岗 岩基第三单元侵入体进行锆石LA-ICP-MS U-Pb 定年,获得年龄分别为(135.2±2.4)Ma 和(138.2±2.3)Ma,均为早白垩 世中期岩浆作用的产物,表明鱼池岭钼矿床的形成时代约为135 Ma。鱼池岭含矿花岗斑岩及其围岩花岗岩锆石Lu-Hf同位 素示踪结果显示,这二类岩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前者176Hf/177Hf比值变化范围在0.281364~0.282420,εHf(t)=-9.6 ~-46.9, 而后者则在0.281774~0.282337 之间分布,εHf(t)=-12.5~-32.8,表明它们在结晶过程中经历了较为显著的岩浆混合作用, 其成熟度较高的端元很可能是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太华群基底,而成熟度较低的端元则为燕山期上涌并底侵于地壳底部的 幔源物质或是之前遭受幔源物质改造的下地壳组分。鱼池岭斑岩型钼矿床在中生代古太平洋构造域全面叠置、破坏并改造 古特提斯构造体系的背景下形成,强烈的地壳减薄作用诱发了基性玄武质岩浆底侵或内侵,使得该地区具高钼地球化学背 景的古老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并不同程度混染有少量幔源组分或新生地壳物质。这样一个富钼的岩浆体系经高程度分 异演化后上升至较浅层次侵位,形成花岗斑岩体。由于围岩为花岗岩,斑岩体的外接触带裂隙较少,因而自身发生不同程 度钼矿化,表现出全岩矿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近日,从国土资源部传来喜讯,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申报的“气体矿产勘查”甲级资质喜获批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