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491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基于GIS的水质数值模拟——以上海市苏州河为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蔚纯  张超 《地理学报》1998,53(B12):67-75
水质模型一旦应用于某一实际水体就必然与区域水环境相联系,因此对包括污染源在内的各种水环境系统要素进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海污染最为严重的水体苏州河为例,在大量实地调查获得的苏州河污染源资辩,水文水质同步监测数据,区域人口数据的基础上,开发并建立了苏州河水环境信息系统,并以此为技术支持.运用水质数值模拟及其与GIS相结合的技术,研究了苏州河水体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证实在苏州河市区段存在着一条明显的污染带,并论述了这条污染带在苏州河涨落潮的不同流场作用下,在河道内不断往复运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42.
通过大比例尺研究发现,科拉北部的水已酸化,其表现为许多湖水的pH值下降。生态危险是化学侵以及一些元素,如Al,Mn,Zn,Ni,Cd等,转化成毒性最大的离子形式。为了揭示河水中化学元素转化的所有离子形式,采用了物理-化学模拟实验方法。.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3.
降雨入渗补给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永义 《地下水》1998,20(2):74-75
本文依据我站地中蒸渗计和气象站的实测资料,重点从岩性、潜水埋深、降雨情况等方面对潜水的降雨入渗补给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进而对确定入渗补给量和入渗补给系数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4.
本文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广西柳州西部水源地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该水源地是由复杂的岩溶含水层构成。文中正确地建立了非均质承压-无压流的数值模型;首次提出对非完整河渗透阻力的处理方法。利用模型求得各区的含水层导水系数(T),重力给水度(μd),弹性给水度(μe),降雨入渗系数(α),稻田入渗系数(Sd),以及池塘入渗系数(ST)等水文地质参数。采用不同的开采方案,预测了地下水位自1987-2000年的变化趋势,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5.
在分析鄂西恩施地区降雨特征的基础上,选取6组典型降雨条件,设计并进行了室内人工降雨土柱非饱和入渗试验。通过实测土体体积含水率,揭示了鄂西恩施地区非饱和土降雨入渗规律,获得了降雨入渗影响区体积含水率变化规律、入渗前锋运移规律以及降雨强度和历时对入渗的影响规律。通过GeoStudio软件对室内降雨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同,进一步验证了降雨入渗规律。同时依据实测结果,分析了数值模拟的不足之处,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非饱和土降雨入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土壤入渗特性的空间变异性及土壤转换函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在杨陵一级阶地上进行的入渗试验为基础,利用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方法,研究分析了土壤入渗特性在多尺度上的空间变异性及与土壤物理特性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土壤入渗特性的土壤转换函数。研究表明:土壤入渗特性具有多重分形特征,观测尺度上,稳定入渗率、前30 min累积入渗量的空间变异都主要由粗粉粒和粘粒含量的空间变异造成。在多尺度上,稳定入渗率的空间变异受土壤容重、粗粉粒和粘粒含量的空间分布影响显著,前30 min累积入渗量的空间变异受粗粉粒和粘粒含量的空间分布影响显著,与观测尺度上的影响因素相同。基于联合多重分形分析建立的稳定入渗率的土壤转换函数的计算误差较小,前30 min累积入渗量的土壤转换函数的计算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47.
紫色土典型三角形层状剖面入渗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特制的土壤水分入渗试验装置,分别设置上粗下细和上细下粗两种典型不同质地紫色土三角形层状剖面,探讨典型不规则层次结构的土壤入渗特性。结果显示,同一三角形层状剖面入渗,粗质土半剖面的垂直湿润锋随时间推进速度快于细质土。对于粗质土,上细下粗剖面设置下其半剖面的垂直湿润锋随时间推进速度快于上粗下细,但对于细质土,两种层状剖面设置下其垂直湿润锋随时间推进速度差异不明显。无论上粗下细,还是上细下粗,两种层状剖面对斜面湿润锋变化曲线影响不大。两种层状剖面入渗,湿润锋、入渗速率与时间均呈极显著幂函数关系。建立的紫色土典型三角形层状剖面入渗模型,经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且可与经验模型相互转换,模型参数也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48.
基于点入渗参数计算土质渠床自由渗漏损失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非饱和土质渠床有压单点入渗试验,对自由渗漏情况下土壤有压入渗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建立了渠床土壤有压点入渗经验模型,研究了土壤入渗模型参数与水深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点入渗参数与水深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沿断面积分计算渠道输水渗漏量的模型。该计算模型通过入渗模型参数全面反映了渠道土质、干容重、含水量和水深对渗漏量的影响。计算实例表明:与考斯加科夫公式计算结果相比较,该计算结果可更真实地反映渠道渗漏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并具有更高的精度,证明利用点入渗参数计算渠道输水渗漏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9.
含砾石土壤降雨入渗过程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多重相互作用连续体(MINC)组件,对含砾石土壤降雨入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期深入理解含砾石土壤中的水土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砾石的存在能够导致土壤水分饱和度增加,使得土壤总入渗量以及降雨入渗深度降低.含砾石土壤中存在一个陡的湿润锋面,在湿润锋面上土壤水分饱和度急剧下降.MINC组件可以很好地模拟含砾石土壤降雨入渗过程,其对含砾石土壤湿润锋和土壤含水率变化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降雨期间土壤水分饱和度沿土壤剖面的变化可用来解释含砾石土壤降雨入渗深度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0.
降雨人渗补给规律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峰 《地下水》2010,32(2):30-31
浅层地下水资源计算中,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是最基本的参数,而求解参数关键是确定降雨入渗补给量。从其土壤水下渗机理,包气带蓄水库容,降雨入渗补给系数方面分析研究,最后得出:包气带可容纳库容是降雨入渗补给量的极限值;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因不同岩性、土壤前期含水量、降雨量等因素而变化;降雨入渗补给规律存在一个地下水最佳埋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