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75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米仓山区盖层褶皱构造变形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构造研究,首次提出米仓山区构造模式是在印支期到喜马拉雅期秦岭造山、四川成盆的山-盆耦合作用动力学和区内岩石力学性质差异分层结构的地质背景下,经历主波长-接触应变褶皱之后,通过断展褶皱作用以先成褶皱包络面和盖层底部角度不整合面为褶皱变形面形成的一个巨型不协调背斜构造。充实并运用主波长理论公式估算了褶皱作用期间的有关参数。建立了区域构造两类四型五阶段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92.
浙江治岭头金银矿床的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治岭头金银矿床产于中下元古界陈蔡群变质岩内.断裂控矿.成矿物质来源于特定岩性段,经地下热水循环富集,沿断裂充填沉淀,于燕山中晚期形成工业矿床.本矿床是一个地下热水成矿的典型,成因归属笔者厘定的热水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3.
江汉平原渍害田机理与地下排水治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江汉平原渍害田的类型、数量、危害及渍害田等级。形成江汉平原渍害田的因子除地表水汇合、土壤粘重透水性差和人类的不适当垦殖、灌水和耕作方法等外,特定水文地质条件使地下水浸渍土壤也是形成渍害的直接主导因子,由此认为地下排水技术降低下水位是改造渍害田的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94.
在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于杂多群中首次发现类化石2属13种(含未定种、比较种)。生物群以个体较小的Eostaffella属为主,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与华南、藏东、塔里木盆地、西秦岭、俄罗斯等地同期生物群可很好地对比,属于低纬度暖水型特提斯生物群。  相似文献   
95.
在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一带1:2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于杂多群中首次发现筵类化石2属13种(含未定种、比较种).生物群以个体较小的Eostaffella属为主,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与华南、藏东、塔里木盆地、西秦岭、俄罗斯等地同期生物群可很好地对比,属于低纬度暖水型特提斯生物群.  相似文献   
96.
农田水盐调控现实与面临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田土壤盐碱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之一,为创建适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农田水盐调控方法,在总结农田盐分来源及其累积动力特征的基础上,从土壤盐分影响土壤供养能力和作物生产能力两大方面,分析土壤盐分对土壤-作物系统功能的影响途径,明确农田水盐高效调控方向。根据不同时代的治盐理念,将水盐调控发展历程分成4个阶段,以抑制盐碱胁迫对土壤和作物的危害为切入点,解析水利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的作用特点和调控目标及适用范围。根据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与提质增效需求,凝练盐碱胁迫农田控害增效水盐调控理念,提出水盐调控策略,即调控根际水盐传输动力特征,重构农田水盐分布空间格局,提升农业改土促生措施功效;指出农田控害增效水盐调控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创新水盐调控理论有待深入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以期为盐碱胁迫农田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7.
利用2004~2005年Hi-CLIMB计划架设在藏南日喀则附近由28台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组成的二维台阵的地震记录,应用双差层析定位方法(TomoDD)对454个区域地震进行了精确重定位,共确定了340个地震的精确位置.发现区域震源深度呈明显的双层分布,其中有21 个地震的深度在50~80 km之间,与该地区的莫霍面深度相近.通过不同深度震源的理论地震图与实际地震图对比的方法,发现震源位置位于莫霍面上下地震图的震相存在明显差异,从而给出了存在地幔地震的直接观测证据.这一发现,对长期争论的地幔地震是否存在及大陆岩石圈流变结构的“三明治”模型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8.
介绍胡陵静教授运用治血四法论治膀胱癌血尿的经验。胡教授认为膀胱癌血尿主要病机可概括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不摄血、血溢脉外,湿、热、瘀、虚是其病理因素,临证借鉴清代唐容川《血证论》中治血四法的学术思想,临床主张辨因止血,急则治其标;消瘀止血,血止不留瘀;宁血调气,从脏腑论治;培补脾肾,邪祛后扶正。临床创制经验方滋阴止血汤,随证加减,屡获佳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9.
介绍李燕宁教授从神辨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李教授认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位在心,“心神不安”为本病病理因素之一。临床分期辨治,初期热扰心神,注重清心安神,喜用黄连、连翘、栀子、灯心草、百合;中期瘀阻心络,注重化瘀安神,惯用丹参、郁金;后期热毒耗伤气阴,注重养心安神,常用人参、酸枣仁、龙骨、柏子仁。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0.
中医“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预防医学的中心思想,对指导当今社会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中风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治未病”思想入手,论述了“治未病”理论在中风病防治中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