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绳祖  张宗淳 《地震地质》2003,25(2):227-236
根据岩石圈塑性流动网络与塑性流动波 (网络波 )的观点 ,在采用和改进以往对于亚洲中东部其它地区网络波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地震活动沿塑性流动网带的迁移、速度场及边界起波期等研究 ,绘制了中国东南地区网络波走时等值线图和波峰带分布图 ,初步展示了网络波控制下的地震能量背景 ,为进一步的研究及该地区地震能量背景的物理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南海海区沉积物余磁化强度与古气候旋回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13.
Th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wave cres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rest length, crest height, joint crest height and length are analyzed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3-D random waves. The effects of directional functions and wave crest defining methods on crest characteristics are also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ave crests are no longer uniform and continuous in directional wave field; the distribution of crest length is obviously influenced by the directional function; the statistics of crest characteristics obtained by the two different methods are almost the same.  相似文献   
14.
伊犁地块可按昭苏-特克斯、婆罗科努南坡-尼勒克、婆罗科努北坡及博尔塔拉-伊林哈比尔尕等断裂,划分为三个构造单元,由南西向北东展布有:伊宁波疏带、婆罗科努波密带和温泉-赛里木波疏带,其构造演化过程是,温泉斯-赛里木、伊犁地块在元古代时期,镶嵌在塔里木地块的西北缘,后来,经历了寒武一中奥陶世早期边缘海盆演化.中奥陶世晚期,温泉-赛里木与伊犁地块裂陷.志留纪末,两地块镶嵌拼贴.晚古生代是断陷-拗陷活动时期.中石炭世是准噶尔地块西南缘伊林哈比尔尕波峰带与温泉-赛里木及婆罗科努构造带镶嵌的主要时期.研究区还划分出三个成矿区带.  相似文献   
15.
16.
许富祥 《海洋预报》2001,18(2):78-82
第二讲海浪要素及其特征 1 海浪要素不管海浪是风浪、涌浪、近岸浪或者是混合浪,它们在海上出现时,波高总是有高有低,波长和周期有长有短,因而在实际分析海浪状况时,主要由海浪要素描述.图1表示在一固定点利用海浪自记仪记录到的波面.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波面相对静止水面的铅直位移.  相似文献   
17.
大陆板内塑性流动波与地震迁移(一)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绳祖  张宗淳 《地震地质》1994,16(4):289-297
大陆岩石圈下层的网络状塑性流动,通过能量的远距离传递,控制着板内地震的空间分布,而脉动式塑性流动波的传播决定了地震的迁移。根据地震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以喜马拉雅碰撞带为驱动边界的中东亚网络系统主要存在着两种塑性流动波,波速的沿网带分量分别约为1~7km/a和12~45km/a,边界起波的时间间隔平均为93.7a和10.8a,分别称之为“百年波”和“十年波”。塑性流动波的波峰带为地震的发生提供必要的能量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三维随机海浪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获得了波峰的空间分布。为了验证由不同的波峰定义方法得到的波峰长度和波峰方向角等特征量的准确性,对直接利用波峰边界上距离最远的两点之间距离定义波峰长度和利用椭圆拟合波峰和以椭圆的要素定义波峰长度2种不同方法得到的波峰长度统计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由2种方法定义得到的波峰特征量的值基本一致,尤其是波峰长度个数的统计值极为接近,由2种方法得到的统计值精确度相当。这表明,不同定义方法对边界不规则波峰长度统计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孙涛  王英波  孙洪涛 《海岸工程》2022,41(3):250-257
底部透空不透水建筑物是近海工程中的一种新型结构,与传统水工建筑物相比,其能灵活适应基床不发生变形、阻止波浪进入后方造成破坏。本文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在波浪水槽中进行试验,测试了底部透空不透水直立建筑物不规则波作用,得到了不同水深、相同波浪要素时,该型直立建筑物迎浪面和底面的水平总力最大时各测点正向波压力和负向波压力数据。对比分析了不同水深下底部透空不透水直立建筑物的水平总力及垂直力,总结了波峰和波谷作用下波浪力沿建筑物表面的分布规律,可为海岸工程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