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1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世荣 《海洋预报》1989,6(4):21-27
本文利用1949~1986年的台风资料,统计了西北太平洋上台风逐日生成的气候概率。指出这些概率在一年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可以划分为9个自然季节。对逐日概率的年变程进行的波谱分析表明,在一年中台风生成的逐日气候概率,主要由两部分波组成,反映季节变化的波和中短期天气过程波。季节变化波最突出,分布比较规则,由1~3个波合成已模拟得相当好。4~20波,经检验其振幅很小,被舍弃。波数小于21的波,有些振幅虽大,但周期较短,在20天以内,属天气过程波。  相似文献   
82.
宋志军  刘黎明 《地理研究》2012,31(8):1399-1410
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自然属性为基础分析了北京具有不同经济属性的5类耕地的空间结构。波谱分析显示,不同类型耕地的空间分布具有不同的周期,它们共同形成了距天安门约23~44km(近郊平原)、44~66km(远郊平原)、66~126km(山区)的耕地宏观空间结构。通过计算各类耕地的空间维数和Hurst指数,认为景观农田区、美化农田区、近郊山区22~47km圈层的耕地不具备分形特征;规模农田区、景观廊道带、中远郊山区48~126km圈层的耕地由于受城市发展、自然条件、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总体上,北京不同类型的耕地处于一种离散、连续和具有共度性、没有公度性的融合状态。  相似文献   
83.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们简要概述了紫外波段的天文卫星。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介绍可见光波段的空间天文设备。可见光波段也就是人眼看到的电磁波谱范围,由于地球大气在这一波段的透明度很高。所以从天文学诞生开始,人类都是通过眼睛、或是地面上的可见光天文设备直接进行星空观测的,这也是可见光波段天文卫p星的发展滞后于其他波段卫星的原因。人类在可见光波段的第一个天文卫星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才上天,这就是欧洲的“依巴谷”卫星。  相似文献   
84.
本文应用500hPa波谱资料分析了8次连阴雨过程.分析表明,中纬度(50°N)的波谱特征主要表现在超长波1~3波的相互转换,转换时位相(脊)主要在西欧和乌拉尔山.连阴雨主要在超长波l波的控制下发生.连阴雨期间优势波常向长波转换.阴雨结束时在超长波优势控制下位相西退,长波优势下则相反。低纬度(20°N)主要的特征是2波优势,当2被减弱时位相西遇阴雨结束。阴雨前5~6波有增值现象。  相似文献   
85.
多宝山地区岩石反射波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岩石反射波谱研究表明,海西期岩浆岩反射率(ρ)最高,古生代地层次之,火山熔岩最小,岩浆岩中ρ值大则蚀变作用强,ρ值变化大则蚀变类型多,0.70μm谱是岩浆岩蚀变作用显著与否的标志,岩石经热流体后期改造作用后产生强的1.40、1.90和2.20μm特征谱。火山熔岩ρ值与SiO_2含量呈正相关,其铜含量高、蚀变作用强则ρ值变化大,ρ值在NIR区差异最大并形成三个优选窗口。古生代地层ρ值与碳含量、特征谱数呈负相关,Ca含量、基团与特征谱数、强度呈正相关。据岩石波谱数据及其计算值,文章演绎出地面波谱叠合法并综合其他方法确定了区内TM图像处理的最佳波段组合。  相似文献   
86.
Bamm.  BH 杨德明 《世界地质》1994,13(2):138-146,150
在怀俄明州Bighorn盆地中的5个地区进行了地植物反射率研究,波谱测试用的是SE—590手提式波谱仪,采集可见光及近红外区的数据(0.45~1.1μm)。这项调查结果表明,绿峰(0.56μm)和红谷(0.67μm)位置的大幅度蓝移(向较短波长移动)是蒿类植物中由烃引起的病变的最可靠标志。只有在蒿长在大量地表看得见或近地下烃类的地区,这种蓝移才能检测到。研究发现波谱反射率强度数据与地在或地下烃类的出现无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野外波谱测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物的光谱特征研究是现代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野外地物波谱测量对航天航空传感器定标、遥感数据解译、遥感应用潜力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采集准确的地物波谱需要熟悉光照条件、大气特性和稳定性、仪器视场角、观测和光线照射的几何角度、仪器扫描速度以及目标的时空变化等各种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该文从实践角度探讨了地物波谱测量的原理以及各种外界因素对地物光谱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在ERDAS软件支持下,对ETM遥感影像数据的TM1-TM5,TM7与其全色波段TM8进行融合,采用主成分、乘积法、Brovey转换三种融合方法,重采样方法分别为邻域法、立方卷积法及双线性内插法。采用相同的训练样本区及最大似然法分类方法,对融合产生的9幅影像及未融合影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通过对分类影像的Producers Accuracy,Users Accuracy,Kappa三者的精度数据和地物波谱信息的对比分析,在总体上,上述的影像融合方法对提高土地覆盖分类的精度不明显,但就某些地物类型来说,还是值得采用的;三种融合方法和三种重采样方式它们之问相比较而言,乘积法融合法和立方卷积重采样法相对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89.
张碧帆 《现代测绘》2005,28(3):35-36,41
遥感技术是二十世纪快速兴起的一门技术学科.目前在城市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城市典型地物(水体、植被、道路以及工矿建筑等)的波谱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0.
以不同分类法探讨SPOT与IKONOS两种卫星影像之分类准确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探测可应用于大尺度环境之研究、规划及经营管理,故为探讨自然资源动态变迁之良好工具,惟现行影像来源与分类方法众多,研究者如何视其需要选择最佳组合,实有探讨之必要。本研究以SPOT及IKONOS两种不同空间解析力之卫星影像为材料,配合不同分类方法探讨台湾地区垦丁公园不同植群社会之空间分布信息,其结果均证实可行。而由研究过程发现,不同影像使用不同分类方法,其分类准确度有所差异,其中IKONOS影像因具有较高之空间解析力,有时反而容易造成影像分类的误授、漏授;而绿色植生部分尚无法由卫星影像之波谱值完全区隔,因此分类之精度仍有待精进。就影像分类而言,良好的训练样区配合正确的分类方法,可迅速获得一定准确度以上之分类结果,惟有时限于分类别的影像波谱值过于接近及各种地形效应、辐射效应之影响,会造成影像分类结果有误授、漏授及破碎化之情形产生,若能有效克服此一问题,则影像分类之成果将可提高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