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5篇
  免费   1762篇
  国内免费   986篇
测绘学   339篇
大气科学   468篇
地球物理   1968篇
地质学   3262篇
海洋学   462篇
天文学   133篇
综合类   417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6篇
  1965年   11篇
  1961年   5篇
  1960年   6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属于日本海主要的形态构造单元有 3个深水凹陷 (日本、对马和大和 )和分隔它们的隆起(大和、朝鲜等 )。从 1 985年开始 ,海参崴太平洋海洋学研究所的地球物理学家БЯКарΠ、СНМедведев和ВГПрокудин在此海域采用带有海底地震站的反射波进行了研究。获得的大量信息可以确定 ,在对马和大和凹陷中 ,地壳的厚度大约为 1 4km ,而在日本凹陷的东部则为约 8 5km。专家们在有关这些地区海底地壳的性质上意见有分歧 ,一种认为是变厚的洋壳 ;另一种认为是拉长了的陆壳。在对马凹陷的西部和西南部进行了类似的地震研究工作。这…  相似文献   
22.
线性海浪谱理论认为:风浪是由多数频率和振幅不等、位相紊乱的简单波动线性叠加的结果。按照此种理论,风浪波分量的相速度应遵从线性波动弥散关系c=g/n(n为圆频率,g为重力加速度)。这种理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风浪的情况?  相似文献   
23.
我们将浓度和压力作为一个函数得到冰和含气体水合物的地震波速度。同以往以简单的慢度和平均模量及双相模型为基础的理论不同,我们使用了Biot类型的三相理论,这一理论考虑了二种固体(颗粒和冰或笼形物)和一种液体(水)的存在,以及一个含气和水的多孔隙基质。对于固体的Berea砂岩,低于0℃时的纵波理论估计值过低,在含有冰-颗粒相互作用和颗粒胶结时与实验数据产生了好的吻合。严格地讲,水的比例与温度紧密相关。假定已知孔隙的平均半径和标准偏差,那么在一给定温度下的波速拟合就能对整个温度范围的速度进行预测。通过一个粘弹性的单相结构模型来计算反射系数。本文的分析是针对游离气带的顶部(位于含气体水合物的沉积层下)和底部(上履于饱含水的沉积层)进行的。如果似海底反射仅仅是由于胶结气体水合物与含游离气沉积层的分界面造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在一定的气体饱和度下,很难估算低浓度情况下气体水合物数量。然而,水合物的高、低浓度还是可以区分的,因为它们分别呈现正和负的异常;(2)游离气和饱和度可以从反射振幅中而不是从异常类型中获取;(3)P波转化为S波的反射系数是指示高含量的气体水合物和游离气一个较好指示。另一方面,对于未胶结的沉积物,振幅随偏移距变化曲线总是为正。  相似文献   
24.
虚拟速度-临界角谱是地震折射波虚拟射线理论的应用之一。根据共始点或共折射点记录的相似性,利用第一虚拟时距曲线方程,对时距曲线进行扫描计算,可以制作共始点谱和共折射点谱。文中,通过实际介质模型的计算机试算结果,对该方法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25.
珠江口盆地海底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俊仁 《热带海洋》1991,10(2):49-56
  相似文献   
26.
文章描述了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归纳出影响滩涂开发速度的几个重要因素:领导重视不够;开发管理体制混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投入减少,等等。并提出加速滩涂开发的几条措施,以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7.
南中国海定常环流的一种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南海是我国沿海最大最深的海域,中外学者曾作过一些研究。徐锡祯等用动力计算方法研究了南海的水平环流,首次给出了整个南海海域四个季度各层次的平均密度流图(如图2A、2B均引其动力计算结果)。该文给出的500米层(即中层)的环流与表层基本一致,并说明了南海环流有着较大的深度,至少在800米层的深度上,环流运动依然清晰可见。其动力计算的速度零面选为1200分巴。  相似文献   
28.
归一化层速度是对任意深度处的层速度进行归一化处理的一种速度形式,归一化处理的目的是把任意深度处的层速度转换为与深度无关的格式,归一化后层速度的横向变化主要取决于地层岩性,孔隙度等物性的变化,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方便地利用已知钻井资料对其进行标定,比较简单地进行地层岩性,孔隙度等特性的预测。实际应用表明,其预测结果与钻井揭示吻合较好,预测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9.
东海速率结构剖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0.
利用多普勒雷达加密资料对发生在闽南的一次台风尾流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暴雨过程由两阶段暴雨组成 :第一阶段暴雨是由海上形成的中尺度气旋造成的 ;第二阶段暴雨是由切变线上的强辐合及切变线上形成的边界层中尺度气旋造成的。暴雨雨带的形成主要与“逆风区”、气流辐合、边界层急流、切变、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