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510篇
测绘学   11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1611篇
海洋学   184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勘探前景良好,目前已在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获得良好页岩气显示和工业气流。与海相页岩相比,陆相页岩具有相变快、岩相组合类型多(夹层发育)、有机质丰度低和源储配置关系复杂等特点。运用“源储耦合”研究思路,利用宏观-微观结合的储层表征技术对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页岩的烃源特征、储集特征及其耦合关系开展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岩相组合特征。大安寨段为一套以暗色页岩与介壳灰岩不等厚互层为主的浅湖-半深湖沉积,主要发育4种岩相与3种厚度组合,主要包括高碳黏土质页岩夹薄层(<1 m)介壳灰岩、中碳黏土质/含粉砂质页岩夹薄-中层(<3 m)介壳灰岩、低-中碳粉砂质页岩夹中-厚层介壳灰岩及少量粉细砂岩;其中页岩为源岩和主要储层,介壳灰岩为次要储层和隔夹层,致密砂岩物性较差,主要为隔夹层。(2)烃源与储集特征。川东北地区页岩厚度介于30~40 m,TOC含量普遍介于1.0%~2.0%;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页岩储集空间包括有机孔、无机孔与宏-微观裂缝,页岩中黏土矿物粒缘孔和晶间孔最为发育,有机孔次之,微裂缝发育程度与连通性较好;介壳灰岩夹层以粒间孔、粒内孔、微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3)揭示了大安寨段页岩层系的源储耦合机理。宏观上,TOC含量和孔隙度均随灰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页岩的源储耦合条件优于夹层,以黏土质页岩为最优;微观上,页岩内部存在有机质与有机孔的源储一体耦合、原始有机质与无机孔和微裂缝之间为纳米至微米级距离的迁移耦合,页岩与夹层间为毫米至厘米级距离的迁移耦合,夹层内部则有赖于相邻页岩中有机质与夹层中无机孔和微裂缝的厘米至米级距离的运移耦合。(4)分别针对页岩层和夹层源储耦合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源储耦合评价参数,对研究区2口典型钻井开展评价并优选了水平井靶窗。  相似文献   
102.
In this paper, the test results of mineral component and swelling behavior of the shale at An Zhou Coal Mine, D.P.R.Korea are introduc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ale has properties of high unit weight, low porosity and high content of hydrophilic clay mineral. With such properties, it will have large swell and high swelling force to the support of the project. Therefore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effective measure to prevent unstabl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may be reducing disturbance and changes of water content.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achievement in cooperation research between the colleagues of our institute and Institute of Rock Mechanics Academia Korea.  相似文献   
103.
许东俊  耿乃光 《地震学报》1989,11(4):424-430
为了研究岩石与断层泥的摩擦特性,在远安断裂带附近的灰岩体中开挖试洞、制作试体,进行大尺度试件的现场实验研究.实验用直剪法进行.试体的尺度为506030cm3.试体与岩体间的摩擦面积为3000cm2.摩擦面分为天然断层面、软弱夹层面和节理裂隙面三种.测得的摩擦系数平均值是:(1)天然断层面————0.48;(2)软弱夹层面————0.41;(3)节理裂隙面————0.84.与室内小试件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现场断层泥的摩擦系数与室内实验结果相近.现场岩石的摩擦系数与室内粗糙岩石的实验结果相近.由于摩擦面积的增大,摩擦面上各点介质屈服的时间有明显的差别.部分摩擦面上介质的较早屈服可作为预报整体失稳的前兆.   相似文献   
104.
浅谈阿舍勒黄铁矿型多金属矿的垂直分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舍勒黄铁型多金属矿床位于阿尔泰地槽褶皱系的中泥盆统安山质—英安质火山—沉积岩中.矿体充填在火山管道内或火山口近侧,主矿体隐伏地下.矿化元素有铁、铜、铅、锌、金、银、硫、钡等,伴生有锗、镓、铟、硒、镉、铋等.矿体上部形态复杂并有分枝,向深部连成一体,是一个向北东侧伏的筒状体.矿体自上而下具垂宜分带,依次为:重晶石—硅化带;黄铁矿—多金属带;黄铁矿—铜、锌带等…  相似文献   
105.
106.
本文报道了利用K-Ar法、TL法和FT法,分别测定断层泥中1Md伊利石(<1μ粒级组份)、石英(2-10μ粒级组份)和磷灰石单矿物的年龄结果;给出了沂沭断裂带三次强烈活动的年龄区间及强度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首先提出了利用这三种测年手段,测定断层泥中三种不同物质的年龄,进而研究断层活动(强度和时间)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7.
马胜利  马瑾 《地震学报》1988,10(1):90-97
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了含石英和方解石断层泥标本的摩擦实验。结果表明,石英断层带的摩擦强度对压力的响应直到400℃都很明显,对温度的响应在高温(高于400℃)时才明显;方解石断层带的摩擦强度对温度很敏感,对围压的响应只在低温(200℃)时才明显;随温度升高,石英和方解石断层带均由粘滑转变为稳滑,但前者的转换界限在400℃到500℃之间,而后者在200℃到300℃之间。显微观察表明,上述差异归因于其具体变形机制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华南下古生界缺氧事件与黑色页岩及有关矿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