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莉玲 《海洋信息》1997,(12):17-17
近些年来,厄尔尼诺暖洋流引起了世界范围科学家们的关注。这是因为它导致了严重的气候问题和经济问题。1972年,厄尔尼诺对南美沿岸天气型式的影响引起鳀鱼的密度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区域渔业和世界商品市场。1994年,热带太平洋天气形式的变化影响了咖啡的生长期,导致咖啡价格明显上涨。 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新近发布的一个报告对“热带大洋和全球大气项目”(TOGA)10年来在世界范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予以评价,对  相似文献   
92.
海流运动因切割地磁场会生成微弱的电流,从而在海洋及其周围空间中激发感生电场.本文基于海流感应电磁场微分方程及其边界条件,推导了水平地层正弦洋流感应电场表达式.建立海水层、海底沉积层以及地壳绝缘层构成的地电模型,模拟计算正弦洋流感应电场及感应电流密度,分析海水层和海底沉积层中感应电流分布特征,并讨论了影响洋流感应电场的因...  相似文献   
93.
北赤道暖流     
《地球》2012,(7):85-85
北赤道暖流,在赤道北侧,由于该暖流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而形成的自东向西推进的洋流,因而属于风海流.与由于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南赤道暖流合称“信风流”。其基本特点是从东向西流动,横贯大洋.水温高,盐度低。  相似文献   
94.
孙宇 《地理教学》1999,(5):19-20
洋流的分布”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知识的连贯性,这部分知识涉及到前面学到的近地面风带的分布状况,季风的知识,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等内容,学生对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认知脱节,都将构成学习本节知识的障碍。二是知识的抽象性,因为洋流现象在学生头脑中缺乏直观感受,他们便凭惜日常经验想象海水的运动(洋流流向)应该同河水径直向前的运动具有相似性,怎么会形成“闭合曲线”呢?  相似文献   
95.
高中地理教材第二章中提到的关于形成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没讲到洋流。虽然在第三章中讲到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但笔者认为,为了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应在讲授形成气候的因素时,加上洋流。为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洋流也是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可从读图入手,讲授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The vertical resolution of LICOM1.0 (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 version 1.0) is adjusted by increasing the level amount within the upper 150 m while keeping the total of levels. It is found that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cold tongue is sensitive to the adjustment.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of the original level scheme, the adjusting yields a more realistic strucature of cold tongue extending from the coast of Peru to the equator, as well as a temperature minimum at Costa Rica coast, north of the cold tongue. In the original scheme experiment, the sharp heating by net surface heat flux at the beginning of spin-up leads to a great warming in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The weak vertical advection due to a too thick mixed layer in the coarse vertical structure also accounts for the warm bias. The fact that mos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f the upper 50 m temperature appear at the region of the thinnest mixed layer indicates the necessity of fine vertical resolution for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However, the westward extension of equatorial cold tongue, a defect in the original scheme, gets even more serious in the adjusting scheme due to the intensified vertical velocity and hence vertical advection in the central-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Ocean.  相似文献   
97.
随着海洋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获取的海洋数据也快速增长,由于海洋流场是整个海洋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输送的主要渠道,基于这些观测数据进行海洋流场迁移变化规律分析及可视化表达研究,对所有涉海领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海洋时空大数据集合的多源性和异构性等原因,至今尚未有令人满意的海洋流场数据集成共享和动态可视化分析工具,从而导致这些异源异构数据难以实现统一标准下的集成组织与语义共享。为了实现海洋流场语义层次上的统一描述,本文在分析了海洋流场多维特征、拓扑特征、模糊特征等基础上,基于本体论的语义构建思想,提出并构建了基于四元组O=(C,P,R,I)的本体组织基础结构,其中C表示概念集合、P表示属性集合、R表示概念间的关系集合、I表示实例集合,通过对概念、属性、关系结构的进一步定义,共同组合构成了海洋流场整体本体结构。为了给出清晰的本体语义建模过程,以海流现象局部本体构建为例,在对成因性、空间性、时间性、运动性等本体属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海流概念、本体属性、语义关系的描述和定义,从而为海洋流场组织提供一个规范性框架。进而借助OWL语言本体建模的优势,以地转流为例进行了其形式化表达和本体类构建。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本体的海洋流场语义分析方法能有效地解决传统海洋现象描述中的异构问题,可为海洋信息共享与集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基于不同长度基线干涉测量技术提出了一种宽刈幅海洋测高技术。该方法采用两颗小卫星干涉测量,单颗卫星上配置雷达高度计载荷实现系统的宽刈幅测量;双星采用编队飞行控制,实现不同长度基线相结合对观测目标的协同测量,使其共同配合工作。在高精度海面高程测量的同时兼顾陆地测量,实现对全球目标的快速三维成像覆盖测量的同时,使其实现对中尺度涡、海洋洋流等中尺度海洋现象以及海洋风场、海冰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
100.
胡海侠  吴祺 《地理教学》2011,(13):17-20
洋流的成因和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是历来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洋流的成因并非孤立的,而是多种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风带密切相关,其流向受地转偏向力、海陆分布及季风的影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高级地理思维水平,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