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8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485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5篇
  1976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吕金波  李伟 《城市地质》2000,12(4):24-27
在全国岩溶洞穴中,石花洞层数最多(8层)、石盾最多(约200个)、石笋的叠置关系最明显、月奶发育最好。首次发现碳酸钙微层理和膜足硬肢马陆穴居动物,首次在碳酸钙中使用ESR和210Pb测年法,首次进行氡浓度研究,首次从地质学、气象学和环境学进行多角度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72.
洞穴沉积物的环境记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贵高原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其气候变迁与青藏高原这一特殊的高海拔,低续度的隆升地块有重要关系,洞穴化学沉积物是响应环境的地质记录档案,通过对它蕴藏的古气候信息的解译,可以反演过去的气候变化,本文侧重介绍了沿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研究近年来取得的最新成晨及其研究现状,并利用其在古代环境研究中的优点,来讨论青藏高原的抬 对西南地欧环境变化产生的屏蔽效应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3.
流入型洞穴——山东沂源九天洞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学稳  韩道山 《中国岩溶》2007,26(3):189-195
九天洞是一个典型的直接由外源水补给形成的流入型洞穴。洞内大片分布的石花起源于四大古水池沉积物的存在。九天洞发育于第四纪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经历过成洞期、残余水流(古水池)活动期(中更新世中、晚期)石花发育期(晚更新世以来)和主要滴石、流石(含浅水池)沉积期(晚更新世晚期至今)等发育阶段。今日的九天洞又是一个残余洞穴,已被完全蚀去的近流入口段的洞穴长度不小于200m,约占洞穴全长的37%。九天洞及其洞穴群的景观资源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我国北方喀斯特洞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4.
一个典型岩溶金矿床——吉林省荒沟山金矿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于1991年首次提出荒沟山金矿床为典型岩溶矿床。该矿床产于下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与花山组片岩接触带大理岩一侧。矿体呈穹状,管状,漏斗状等形态。矿石由岩溶洞穴沉积物构成,具有洞穴堆积构造,角砾状构造、栉壳状构造,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为大气水,硫碳同位素说明成矿物质来自围岩。上述矿床地质特征较充分说明该矿床是典型岩溶矿床。岩溶成矿新认识的提出为老岭地区找矿拓宽了思路,有  相似文献   
175.
李刚  俞锦标  朱诚  吴承照 《中国岩溶》2001,20(4):253-258
连城赖源洞穴系统发育于分布面积不及2km2、厚度不足100m 的二叠系下统夹有燧石层的栖霞组灰岩中,洞穴形态不同于单一通道、树枝状通道、侧羽状通道形态特征,也与迷宫状洞穴系统以及成层状洞穴系统存在差异,是介于迷宫状和楼层状之间的类迷宫状洞穴系统。研究表明,该洞穴系统是一种处于有序动态变化的三维空间地域系统,既有空间展布形态和边界形态,又会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演化。洞穴系统水动力具有溶蚀作用、混合溶蚀作用、侵蚀作用的特征。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经历了数次间歇性抬升,赖源洞穴最终发育为类迷宫状洞穴系统。该洞穴景观独特,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6.
报道了法国阿尔卑斯-罗讷( Rhone-Alps )地区3个岩溶洞穴苔藓植物群落研究结果。记载典型洞穴苔藓群落11个,苔藓植物种类8科12属15种(含变种); 区系地理成分含北温带分布(46. 66%)、温带欧洲分布(6. 67% )、欧洲-亚洲分布(6. 67%)、欧洲-北美分布(13. 33%)和世界广泛分布(26. 67%) 5种成分; 生活型含高丛集型(20%)、矮丛集型(33. 33%)、交织型(40%)和平铺型(6. 67%) 4种类型。根据岩溶沉积环境特征,划分洞穴苔藓群落为钟乳石苔藓群落、洞壁钙华苔藓群落、洞底泉华苔藓群落和石灰土苔藓群落等4种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177.
洞穴碳酸盐有机质荧光发光特征研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洞穴碳酸盐是洞穴滴水沉淀的结果,其有机质的荧光性质响应于外界气候与生态环境的高频率、周期性变化,是高分辨率反映气候- 环境变化的有效手段。本文详细分析了洞穴碳酸盐荧光物质的组成、来源及影响其荧光光谱的因素,并总结了其分析方法; 回顾了国内外在洞穴碳酸盐荧光发光性的古气候- 环境研究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认为洞穴碳酸盐发光微层及其光谱特征形成机制的现代过程、微层层内物质组成,以及土壤、植被、气候三者响应关系是值得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洞穴化学沉积物在重建古环境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古环境信息载体。我国学者从事洞穴沉积物古环境重建工作已有20多年,已取得大量的石笋记录数据。本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收集中国南方、北方已有的石笋记录数据,并分析汇总成库,可以较方便地满足国内外从事洞穴石笋古环境重建研究者进行数据查询分析,以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9.
云南寻甸地区最近八千年气候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寻甸白石岩仙人洞1号石笋进行高精度TIM S-U系测年和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了寻甸地区中全新世8. 0ka 以来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序列。石笋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云南寻甸地区自8. 0kaB. P.以来的气候演化可以分为三个气候期: (1) 8000~6000aB. P.为温暖湿润期,夏季风强盛,气温较高,降水丰沛,石笋的氧碳同位素偏负; ( 2) 6000~5200 a B. P.为季风气候衰退期,在这期间气温和降水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气候由温湿变为冷干,石笋氧碳同位素持续偏正; ( 3) 5200~2100aB. P.凉干气候期,这一时期气候基本稳定,东亚季风对气候影响较大,但气温和降水都低于第一个气候稳定期。   相似文献   
180.
桂林市芦笛岩、大岩洞穴环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对桂林市西郊的芦笛岩和大岩洞穴环境长期观测的结果表明,作为游览洞穴的芦笛岩与洞外空气交换频繁,洞穴CO2 的含量较低,温、湿度变化频繁而且幅度大。游览活动导致洞内CO2 含量显著增加,但是回落十分迅速,不会引起洞内温度、CO2 的累积效应。作为非游览洞穴的大岩与外界交换弱且缓慢,保持着相对恒定的原始环境,有较好的洞穴气候分带,空气温度、湿度比较稳定, CO2 的含量呈规律性季节变化;最近20多年来,洞内气温、湿度有明显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