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85篇
地质学   930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2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利用2002~2017年MODIS数据,结合3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扎日南木错2002~2017年湖面变化以及气象要素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近15年来扎日南木错湖泊水域面积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扎日南木错的西部和北部湖面扩张的比较明显,尤其是北部有个小岛,可以看到从小岛形成到消失过程。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和蒸发量呈下降趋势,湖泊水域面积变化与气温呈正相关,蒸发量和降水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2.
曹明达  周忠发  张结  殷超  潘艳喜  闫利会  陈全 《地理学报》2016,71(11):2010-2019
通过对贵州绥阳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组中发育洞穴之阴河洞地下河河床基岩面上49个壶穴进行详细测量和统计学定量分析,对其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布进行描述,并探讨其形成演化过程和影响因素。主要结论为:阴河洞壶穴的整体形态以极浅的倒“Ω”型和“锅”型壶穴为主,并且壶穴发育相对较年轻;壶穴长短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平均口径与深度的相关性较差,说明壶穴在发育的过程在洪水期以口径增大为主,枯水期以溶蚀深度加深为主,且表现为地下河河床下切的形式之一;从发育阶段看,阴河洞壶穴的形成演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其形成主要受水动力条件、构造条件、推移质、基岩性质和溶蚀作用等因素耦合的作用;洞穴壶穴主要是流水的侵—溶蚀作用形成的,并非冰川作用的结果,与“冰臼”的发育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3.
旅游地与主要游客市场的空间结构(距离关系)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游客年内分布、日变化等时间结构。旅游地旅游资源及旅游环境季节性特征也是游客年内分布的决定因子。  相似文献   
164.
浙江桐庐瑶琳洞洞穴气候特征及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瑶琳洞洞穴气候考察资料的分析,初步揭示了该洞开洞前后洞内气温、湿度和气流(风)等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由于洞穴的开发,其内部条件的改变和人为作用对洞穴气候的变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5.
织金洞扫尾豪猪粪堆积层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文孝  李坡 《中国岩溶》1994,13(3):256-260
通过对贵州织金洞扫尾豪猪粪堆积层孢粉组合分析研究及 ̄(14)C年龄测定,明显地反映出织金洞地区近6710±130a来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均属北亚热带的植被面貌及气候特征。划分出的四个孢粉带所反映的植被演替过程为:松占优势,混有桦、栎常绿阔叶的针叶林→松占优势,含五加,栋和山核桃的针叶阔叶混交林→松占优势,栋、五加和桦增多的针叶阔叶混交林→松为主,混有胡桃、五加和榆落叶阔叶的针叶林;相应的气候变化是:温和偏湿→温暖偏干→温暖湿润→温凉干燥。   相似文献   
166.
贵州绥阳双河洞系的发育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陈建庚  张英骏 《中国岩溶》1994,13(3):247-255
绥阳双河洞是发育在早古生代白云岩体内的多层多支,并彼此有水力联系的复杂洞群,根据贵州洞穴协会实测,洞长达35.2km。文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主要洞道的分布与特征,研究了洞穴发育与硫酸盐岩及含SO地下水的密切关系,并探讨了石膏源及洞穴发育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7.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空间分布复杂、非均质性强,建立准确可靠的三维地质模型,是该类油藏高效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总结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建模技术方法的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提出了“分区分带”和“岩溶相控”等储集体建模方法,以基于变差函数的两点统计学为主要模拟算法;第2阶段提出了溶洞内部结构建模方法,划分了溶洞类型,总结出不同类型溶洞组合方式,通过成因约束构建不同的岩溶相控模式,建模算法以基于目标与多点地质统计学为主;第3阶段进一步细化储集体成因,针对地下暗河等特定成因的溶洞储集体,通过野外露头与溶洞数据构建训练图像,将先验地质成因模式和后验地震响应相整合,构建综合约束概率体,建立的模型更加精细,能表征出暗河储集体的内部结构要素。对未来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建模的技术发展进行展望,指出断控岩溶储层建模方法亟需进一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地质建模方法是未来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68.
杨汉奎  田维新 《中国岩溶》1998,17(3):260-268
碳酸盐岩洞穴化与洞石堆积是同一个系统相反的两种表象。其机理很简单,即系统序参量活度积。但过程复杂,受制于造洞环境的多样性与多变性。形态的同步异相集、世代叠加集,具分形特征。动力的多样性与涨落对全球变化响应而具混沌有序。洞石堆积的非线性特征,为认识和研究洞穴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9.
水沟洞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滑坡灾害是影响公路建设的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之一。本文依据310国道水沟洞滑坡勘查资料,较全面地介绍了水沟洞滑坡特征,并着重从工程地质分析法及力学计算法综合评价了该滑坡的稳定性。并指出滑坡区属抗震危险地段,公路最好绕避。  相似文献   
170.
依据国家气象局微机编制报表质量考核办法,对我省1992~1997年台站简表审核错情,进行统计分析。对今后台站减少错情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