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4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214篇
大气科学   423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1287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37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4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51.
对汉江上游流域进行了深入的地层学及地貌学调查,在郧县河段河流一级阶地上覆黄土-古土壤沉积剖面中发现了典型的古洪水沉积层。对其进行了系统采样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古洪水沉积层的粒度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变化。水平方向上,相同层位的粒度自然分布曲线、概率累积曲线和平均粒径基本相同;垂直方向上,从上向下粒度自然分布曲线、概率累积曲线和平均粒径明显不同,粒径逐渐变细。水平方向上的粒度特征说明,古洪水同层位的样品可以相互替代;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与前人在泾河以及渭河流域等地研究发现的古洪水沉积层呈从下向上逐渐变细的沉积模式不同,说明古洪水沉积层的沉积模式并非只有一种,而是存在多种沉积模式,这种变化可能与洪水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52.
安娜 《气象知识》2012,(5):15-17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世界各地频频有水患发生。以前大多发生在乡村或山区,现在,不少大城市尼其是沿海城市也开始遭受洪水围困。一些气象学家表示,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包括暴雨、台风在内的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多。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一些沿海城市将被上涨的海平面淹没,一些城市则遭遇经常性的暴雨和洪水袭击。  相似文献   
953.
三维地形场景并行渲染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维地形场景并行渲染过程涉及的地形数据分页及分块和基于缓存的并行数据调度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了三维地形场景并行渲染相关算法及基于分布式和微机多线程的实现方式,并对目前并行渲染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54.
洞庭湖萎缩对湖内洪水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理解湖泊萎缩对湖内洪水过程的影响,在假定洞庭湖将继续萎缩的前提下,通过建立荆江-洞庭湖水动力模型,定量分析洞庭湖萎缩对湖内洪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湖内水位及洪峰流量随湖泊面积的萎缩而增加,洪峰水位到达时刻随着湖泊萎缩而提前。若遇1996年型洪水,洞庭湖面积若从目前的2 670 km2减小至1 380 km2时,西洞庭湖及南洞庭湖内最高水位将抬高2.0 m左右,东洞庭湖水位将抬升0.4 m左右,城陵矶站点洪峰水位到达时刻将提前约11 h,洪峰流量增加约4 800 m3/s。因此,若洞庭湖湖泊面积在目前基础上(面积2 670 km2)继续萎缩,湖区特别是西洞庭湖及南洞庭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洪水灾害。虽然湖泊萎缩对西洞庭湖与南洞庭湖内水面坡降影响较小,但东洞庭湖内水位同时受湖泊萎缩及长江来流的影响,水面坡降发生较大变化,在距离蔡家洲80~110 km(鹿角站附近)河段水面坡降出现大幅增大。  相似文献   
955.
冰湖溃决洪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简称GLOF)灾害是冰川区最常见、危害最大的灾害类型之一,历来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冰川退缩加剧,其下游冰湖扩张快速,湖面升高,溃决风险提高。青藏高原尤其是东南部地区孕育着大量的冰湖,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冰湖溃决洪水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本文获取了青藏高原东南部雅弄冰川和来古冰湖1986年、1990年、1994年、1997年、2000年、2003年、2005年、2011年、2013年和2017年共10期湖面面积,并结合实地测量的冰湖水深资料,计算了冰湖对应年份的储水量,建立冰湖面积与储水量变化序列;结合野外调查从冰湖面积与水量变化趋势和突发事件两方面探讨冰湖溃决可能性;利用BREACH模型和SMPDBK模型估算和模拟来古冰湖溃决洪水,做灾害预警分析。结果表明,1986~2017年冰湖上湖变化不大,而来谷下湖处于持续扩张中,面积由1986年的1.151±0.070 km^2扩张至2017年的3.148±0.097 km^2,水量由0.645×10^8 m^3增加至2.143×10^8 m^3,雅弄冰川在1986~2013年持续后退,在2013~2017年突然前进;经讨论其溃决风险得出冰川滑动入湖导致湖水瞬时涌出从而造成溃坝的可能性较高;利用BREACH模型及SMPDBK模型对来古冰湖溃决洪水模拟结果表明,当来古下湖湖水受冰体挤压抬升发生溃决时,溃决洪水将严重威胁然乌镇及其上游居民的生命和财物安全。  相似文献   
956.
本文以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对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陕甘地区堰塞湖信息进行了初步梳理。共发现30处堰塞湖,其中陕西9处,甘肃21处。从堰塞湖成因看,主要是地震、强降雨、河流侧蚀等诱发崩塌、滑坡,继而形成堰塞湖。这一时段内,陕甘地区的堰塞湖次生洪水灾害,大多数是堰塞湖形成时对上游的回水淹没,少数是溃坝洪水灾害。公元1411年—公元1911年期间,陕甘黄土高原地区每次Ms 7级以上地震大都诱发了堰塞湖,有的堰塞湖还造成严重的次生洪水灾害。  相似文献   
957.
何超 《地下水》2019,(3):151-152
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与天山西南支脉高山区结合部的克孜河,为噶尔河流域第一大河。通过对克孜河流域概况、气候、降水、径流、洪水、冰川及泥沙等方面水文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得出:克孜河流域降水年内不均匀,径流分配极不均匀,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51×10^8 m^3,变差系数0.17,主要用于灌溉。洪水成因复杂,主要有冰雪融水型、暴雨型、混合型和泥石流溃坝型,洪水危害大,需要加强防洪措施。  相似文献   
958.
面向通信行业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通信行业的特点,提炼出通信行业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殊需求,形成了符合通信设备上应用软件不同需求的一个支撑平台,为上层的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开发提供一种统一接口,也为嵌入式软件提供了一种新的开发模式和实现思想.  相似文献   
959.
史中兴  梁兆健  王应平 《地下水》2022,(1):158-159,247
在进行灌溉用水供应与需求矛盾的解决、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提升以及配水规划的合理性提升等方面,有效促进梯级泵站工程运行效率和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选择甘肃景电灌溉区域梯级泵站调水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对机电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全面评价,依据检测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检查和维修方案,对检查维修的周期、方法和内容进行明确,并且对设备剩...  相似文献   
960.
雅砻江下游某支沟属沟谷型泥石流沟,爆发频率一般为7~10年,2008年7月1日凌晨,流域内一场小于前几年最大日降雨量的集中强降雨,却引发了泥石流。通过调查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该沟流域汇水面积较大,沟道纵坡较陡,加之2007年以来大量公路弃渣直接堆于沟内造成堵沟,在遭遇强降雨引发的洪水作用下,弃渣堆石坝被冲垮,诱发次生洪水。计算表明,溃决洪峰流量达到流域10年一遇的暴雨水平,从而激发下游束窄沟道堆积物产生泥石流,加之下游厂区沟道束窄,在弯道处泥石流超高冲入车间,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