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4篇
  免费   1876篇
  国内免费   1264篇
测绘学   652篇
大气科学   1057篇
地球物理   4315篇
地质学   3921篇
海洋学   883篇
天文学   571篇
综合类   1590篇
自然地理   1335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859篇
  2013年   666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611篇
  2010年   625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715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585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566篇
  2002年   537篇
  2001年   563篇
  2000年   396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11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思普地区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樊耀新 《地震研究》1998,21(1):65-70
红河断裂是云南主要的区域大断裂,区内现代构造运动强烈,但其南段长期无中强地震发生,而离它仅100km的滇西南思普地区地震活动却异常强烈,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滇西南地区地壳构造和地震活动特点,用人工地震测探等方面的实际资料进一步证实了思普地区存在地较大规模的北东向断层,并提出北东向断层的思普地区地震活动中起重要控制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2.
吴小平  黄雍 《地震研究》1998,21(1):88-93
本用最大似然法对云南省几个不同地区大震发生前后时期的b值进行了扫描,并用数盒子法和相关函数法计算了相应时期内地震震中分布的容量D0,信息维D1和关联维D2的随时间变化,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不同地区b值与各阶段分维值的关系,发现各阶分维与b值均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此结果与AKi从理论上推出的D=2b基本一致,本从分维与b值的物理实质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93.
腾冲火山区水平形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采用精密大地测量的方法,对腾冲火山区域的水平形变情况进行了探索。通过两期相距38年的实测数据,对火山“休眠期”中岩浆活动与地壳局部变形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提供了部分计算结果。作者认为,采用精密大地测量的方法对火山区域地壳变形进行研究是可行的;火山区域水平形变与构造形变的区别是存在的;腾冲火山区内近几十年内岩浆的动也是明显的,但目前总体为间歇性收缩期;从水平形变测量的结果来看,显示了南面活跃的迹象;且认为可能是岩浆囊的存在才会引起此大范围的地壳活动。  相似文献   
994.
石绍符 《地震研究》1998,21(3):227-235
本在原有单项预报指标的基础上,研究西地区(N23°48′-26°20′;E97°00′-99°30′)M≥5.0级的地震。  相似文献   
995.
陈培善 《地震学报》1998,20(4):444-445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  相似文献   
996.
陈培善 《地震学报》1998,20(6):663-664
  相似文献   
997.
1927年古浪8级大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康明 《地震地质》1998,20(1):20-26
野外考察结果表明,1927年古浪8级大地震造成了6段不同规模、不同方向、不同力学成因、不同等级的地表破裂,构成了呈面状分布的复杂地震破裂带,与我国西部地区由走滑断层运动形成的破裂带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其中的4段破裂与极震区及余震分布的位置相重合,主体散布在冬青顶北麓一带,沿皇城-双塔活动断裂的东段和武威-天祝活动断裂北段分布,是1927年古浪地震的主破裂带。其余两段分别分布在Ⅸ度区内的皇城-双塔断裂中段和西山堡-滴水崖断裂带上,是高烈度区内的次级破裂。4段主破裂是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产物,具有统一变形机制。其中冬青顶张性破裂带是发育在山前下方寨-严家新庄逆断层上盘的次级张性破裂,而主破裂是由逆断层运动在寺儿沟滩等处的山前洪积台地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998.
震群活动和地震预报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震群和大地震的关系、用前兆震群预报未来地震的发生,是世界范围内比较活跃的课题之一。文章例举了震群的一些指标以说明前兆性震群的预报意义,并从大范围的众多震群活动阐述大震前震群活动的一些特征。根据震群的分布可确定未来大震的发生地点,并解释不同类型震群的力学成因。  相似文献   
999.
山西静乐井水位高值异常及其与华北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英  张淑亮 《地震》1998,18(2):201-205
静乐井是山西省地下水观测网中的一口地震观测井。从1983 ̄1996年的14a观测中,水位动态变化出现过3个高值时段,水位的高值虽有降雨渗入的影响,但主要可能是反映区域应力场加强的变化过程,因此3个水位高值时段与华北地区中强地震的活跃时期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00.
新的野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六盘山东麓断裂是一条第四纪以来的活动逆断裂构造带。根据断裂走向、活动时代及活动性质的变化,可把该断裂带分为北、中、南3段。北段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中、南段以倾向逆冲运动为特征。活动时代北新南老,水平位错北强南弱。晚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特征的这种变化与西华山 六盘山条形地块东向滑移受阻及断裂走向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